美國11月非農就業是大超預期,那12月的降息是不是懸了?我們昨天說過,現在美國內部對12月降息已經超越分歧了。鮑威爾等美聯儲高層都認為降息應該謹慎。
可是現在11月就業數據大好,那是不是更加說明鮑威爾說的是對的。那我們就來分析下具體的數據,具體數據顯示,美國11月份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2.7萬人,為4月以來最大增幅,高於市場預期的20萬人,10月數據從1.2萬人上修至3.6萬人。
這個數據不僅超越預期,而且單月超過了20萬,看著確實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可是我們仔細看,美國10月份遭遇了颶風,單月就業只有3.6萬人。因為天災的影響,導致很多企業是推遲招聘。因此就出現11月大振幅增加的情況。事實上並不能說明美國目前經濟已經大振幅反彈。換句話說,這個月的數據並不太具有參考價值。
另外目前美國的失業率是4.2%,這個失業率依然是偏高的。我們一般認為,失業率在3%到4%是最合理的。低於3%則說明勞動力不足,比如說日本跟俄羅斯,目前他們的失業率都是2%多一點,並不是他們經濟強勁,而是勞動力不足。日本是因為人口下滑嚴重,俄羅斯則是因為戰爭抽調大量兵力的緣故。
當失業率超過4%的時候就說明經濟動力還是不足。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的經濟目前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強勁。畢竟美國目前的貸款利率依然在6.5%到9.5%之間,這導致美國實體產業是相當困難。美國的工業PMI已經連續20多個月下滑,2008年次貸危機的時候也才連續十幾個月下滑。同時美國實體產業的利潤目前也只有5%左右,高利率下美國制造業是舉步維艱。
今年以來,我們看到美國的波音、英特爾、福特等實體企業龍頭都出現了大振幅裁員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很難說服自己接受美國經濟強勁的說法。
那既然如此,鮑威爾等大佬為何卻認為降息需要謹慎呢?甚至目前市場押註美國12月繼續降息的概率也只有78%。摩根大通甚至預估這一輪降息周期的最終利率將從2.9%提高到3.5%。
說白了目前美國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們想要降息,因為不降息美國制造業要玩完了。特朗普要推動工業回流,弱勢美元、低利率環境是必備的。可是美國如果大振幅降息,第一個可能會推動通脹的上漲,第二個會給中國創造更大的降息空間。
降息,美國可能死於通脹。不降息,美國將徹底跟制造業說拜拜。關鍵美國還有36萬億美元的美債,如果不降息美債利息就會壓倒美國政府。
美國跟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是高度統一的集權制度,所以的計劃制定之後就可以自上而下推行,集中力量去辦大事。
可是美國是兩黨制,本質上避免一家獨大,可以更加民主。可是實際上,走到現在的美國,卻是在兩黨制中不斷內耗。拜登最近就一直在給特朗普挖坑,顯然很多事情已經違背了美國的利益。
現在在降息、加息這個問題上,很多時候也超過了經濟的範疇,成為了美國政治博弈的工具。美聯儲本來是一個脫離美國政府的機構,就是為了讓美聯儲制定策略時可以免受美國總統的牽制。可是現在特朗普還沒上台,卻已經不斷把手伸向美聯儲,甚至準備架空他們。這就讓美國內部矛盾越演越烈。
過去美國總是用美元潮汐效應給其他人提供兩杯毒酒,如果你跟著加息,那本土經濟會崩,如果你不加息,美元會快速出逃。現在終於也輪到美國自己來面對這個問題了。最大的問題就是,特朗普希望一次性解決所有的問題,他又想壓通脹,又想加我們的關稅,還想降息刺激經濟,顯然這是一個不可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