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戰爭有多燒錢?

2017-12-13心靈

就說說軍閥混戰吧

奉系軍閥剛開張那陣子,窮得摳腳,靠著向日本人借錢過日子,因為借了「北韓銀行」100萬日洋還不了,只好把酒稅、契稅都抵押給本子,換取再借200萬,其實這些錢也不算多,可就這樣奉系還是還不了,1916年只好再找本子講好話,能不能暫緩一年。

總之,張大帥這日子委實憋屈,禁不住媽了個巴子起來:「東北這麽大,老子咋這麽窮呢?」

再這樣下去,日本人不用一槍一彈就能接管他奉張集團,還不要說大帥做的那個「入關夢」

幸福來得總是這麽突然,1917年,一個叫王永江的人入主奉省財政廳長,王永江曾在大連學習日本警務制度,拿著這一套試著管理東北財政,奇跡發生了,「曾不三載,省庫充溢」,「奉省大治」。大帥一下就當上闊佬 ,1918年,革命導師還在苦哈哈的給同誌們畫大餅「麪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他的遠鄰張大帥真的吃上了大肉餅-----奉天省第一次有了盈余:350萬銀元,到1921年,奉省盈余暴漲到1159萬元,還把之前積欠的1400多萬元外債全部還清,另外還庫存奉票8000萬。

1923年,奉省歲收入從1917年的1200萬大洋,增加到4000萬,(【王永江別史】)除去軍事開銷之外,還盈余820萬。到1924年,奉省的盈余達到創紀錄的1640萬(【現代東北史】)。

張作霖手頭一闊可不得了,天天下單。一次從白俄手裏買了22車皮的軍火,光步槍就刷了3萬條,花去40萬。另外還買了800多箱炮彈、炸彈,甚至幾艘軍艦。又向法國一次訂購了105架軍用飛機,還從德國、捷克、挪威到處買買買。光捷克步槍就刷了12萬支,子彈6000萬。

王永江變錢的法子其實也簡單,一方面嚴格考核各部門,厲行開源節流,比如官員不許坐轎車,一律乘人力車。一方面興辦實業,開發東北資源,惠商興礦,1923年王永江還在沈陽投資450萬建立奉天紡紗廠,對抗日資企業,光在1926年就獲純利1665萬大洋。又投資修建奉海鐵路,從1921年到1928年,東北鐵路長度增加20多倍,雖說鐵路的投資和營運成本巨大,但王永江的贏利能力不蓋的,光是1923年鐵路就收入300萬,財源滾滾。

有人回憶,張作霖又媽了個巴子罵開了:老子不是在做夢吧?

可是,就在一片大好之下,王永江卻掛冠而去,回到家鄉金州,不管張大帥,張少帥還是什麽中外親友烏龜王八,也不管他們怎麽死說活勸,橫豎不伺候了。

因為張大帥太能整活了。

平日不打仗,奉省一年的軍費也要占總開支的近66%(1918年)。王永江死整活挪,一年也就搞出1000多萬的盈余,可張大帥又是怎麽造的?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戰,花掉奉洋2000萬。

1926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直接花掉1.5個億,另外收買馮玉祥還花了300多萬。

張大帥以成吉思汗、努爾哈赤自詡,為了讓手下賣命,據說把前線士兵們安排得「飲食豐美」,什麽牛肉、曲奇、汽水啥都有。而對面直軍已經欠餉9個月,「幾至不飽」(【吳佩孚戰史】),就這樣第一次直奉戰爭還沒打得過直軍。

二次直奉大戰,大帥為了贏回來,發行公債5000萬,另外向東百姓強行攤派4800萬,當時東三省一共3000萬人口不到,每人得攤好幾塊大洋。

就這還不夠,大帥辦的兵工廠,一年得扔進去2300萬。

張大帥的個人開銷也是大手大腳,一年「特支」就得1000萬。

還有大帥手下的頭頭腦腦們,特別是楊宇霆,動不動幾十萬、幾百萬的計劃外花錢。而且事先從不跟老王頭打招呼,直接拿著請款條上門,只要老王頭說不,楊宇霆轉頭就找大帥,大帥明知王永江不高興,但他更不願意委屈楊宇霆,次次大手一揮就把字簽了,通知王永江打錢。

王永江給大帥下了最後通牒:兵工廠裁減一半,大帥的「特支」全部取消。

換了別人敢這樣,大帥早就媽了個巴子扔懟他一臉,但對於王永江,張大帥只好一口一個「兄逮」的哄著,但就是不肯少花一個子兒。

王永江直接給潤了。

王永江為啥敢那麽剛,那麽不留情面,要將大帥的「特支」全部清零呢? 因為張大帥他們實在太能撈了。關內的北京政府,曹錕是眾所周知的第一闊佬,也不過積財5千萬。比起關外這幫土匪,老曹還真是業界良心。張大帥的副手吳俊升,積財1個多億;吉林督軍張作相私財7千萬。楊宇霆積財1千萬,已經算「兩袖清風」了。而張作霖的私財深不見底。1925年日本人曾暗中調查,僅僅以張作霖個人名義存在日本銀行的就有600萬大洋,在關外銀行還存了2千萬。他夫人、子女名義下的存款、商號、房產不在其內。郭松齡造反時,張家就派了27輛汽車滿載財寶運到日本人的商號保存著,為了拉日本人打郭松齡,一次就私贈了500萬大洋。而且大帥財產遠不止這些,他利用自己的權位在東北大做壟斷生意。他擁有東三省第一大連鎖商號,涉及軍糧、典當、油坊,大小幾十處,他私人投資入股的紡紗廠、煤鐵礦、金礦一大堆。特別是二十萬奉軍所需的軍糧、被服、馬具、醫藥、副食品大多向張作霖的商號采購。所以,不論東三省的財政如何虧空,商店紛紛倒閉(1927年頭3個月就倒了上千家),也不論奉票怎麽跌,物價怎麽漲(大米漲了一倍,面粉漲二倍,豬肉漲三倍),都不耽誤張作霖大發其財。據說後來九一八事變,日寇在張氏官邸裏掠到的金銀價值2.5個億。

王永江雖說擅長理財,但畢竟不是印鈔機。而且他又是個情懷人士,廉潔奉公,不治私產,哪怕大帥再怎麽慧眼識珠放手用他,他也無法容忍這麽一個「化公為私」,不顧東北,不顧天下,只管獠牙血口發戰爭財的主公。

其實王永江也有「私活」,他苦心整頓財政,為的就是培植元氣,用一場成功的現代化建設打消日本的野心,而不是把一點家底全浪費在「入關」上。在他看來,就讓關內那幫孫子互相去咬好了,打到最後,東北再出來收拾殘局,到那時,天下自然是東北的。

所以,他早早儲備人才,從省庫拿了300多萬辦東北大學,高薪從國內外挖專家教授,進口一流的教研器材。然而,東三省卻攤上一群視天下為私產的武夫,王永江只好嘆息世間徒有管仲而無齊桓公,憤然辭職。

不光是奉張打仗缺錢,據有中國最富的江浙滬財源的蔣介石也缺錢

一場中原大戰,老蔣開銷了三個億,搞到次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民憤如潮,老蔣卻連軍費都發不出,陳誠在江西打仗,中央軍幾個月都領不到餉。閻老西就更慘了,苦心深耕山西二十余年,可山西不要說比不上老蔣的江浙滬,連張作霖的東北也差得遠。奉天省不過59縣,一年收入3000萬。而山西110多縣,一年收入才1200萬,加上綏遠省的收入一共也才1700萬。而1930年中原大戰,山西一省就花掉1.5個億,比27年的支出增加30多倍,閻老錫差點玩不轉了。

不過閻老西比起玉帥吳佩孚來又強多,幾個軍閥大頭子裏邊,就屬吳子玉最窮。

直系軍閥實際只控制了100個縣,物產貧乏。早在第一次直奉戰爭時,吳佩孚的隊伍就欠餉已經9個月,全靠吳佩孚對外強硬、不借洋債,對內廉潔,不貪錢財的人設撐著。第一次直奉戰爭,直軍雖勝,卻打出了一個1700萬軍費的天坑。

玉帥後來洛陽練兵,只養了5個主力師,一個師每月發「上銀」14萬兩,2個補充師,每師每月只發4萬兩。就這樣也很難維持,他的嫡系勒雲鶚,一個師只有三成人有槍。玉帥只好把自己的「巡閱使」官署開銷減到每月2萬4千兩。北洋政府的頭腦各個有大錢,而北洋政府卻是真窮,黎元洪給曹錕、玉帥當傀儡總統,給他配了3個營的衛隊,但黎元洪自己把衛隊減到100人,因為他怕發不出餉,搞到衛隊成了自己仇人。

趕緊更新,讓各位久等了

話說北有王永江,南有劉航琛

王永江振興東北,而劉航琛則在西南輔佐劉湘成就大業

這地理位置還真是對稱

其實在四川坐頭把交椅的起初還不是劉湘,而是比劉湘小六歲的「幺爸」劉文輝,執掌省主席大印兼24軍軍長,擁兵5個師、27個旅,共13萬人。劉文輝所以兵多將廣,在於他控制了川、康80余縣,地盤遠遠超過只控制川東20余縣的劉湘。

不過劉湘之所以能崛起,還是因為他的地盤。

別看他地盤小,但質素高------以重慶為中心,地接湖北,扼長江咽侯要道,與華中和華東的商業中心往來便利,遠勝內陸的劉文輝。川產煙土、桐油向武漢上海的運銷都要經過重慶,收入最豐,光是川土一年就外銷幾億兩。另外,重慶還是外省煙土轉賣的樞紐,每年有2000萬兩雲、貴煙土經此外銷,給劉湘帶來滾滾稅源。

豐厚的經濟收入,使劉湘養得起6個師、21個旅;一年開銷得起三、四千萬大洋,從外國洋行購入重機槍,一次往往幾百挺、幾千挺的買。劉湘養兵10萬人,卻裝備12萬支步槍,和令人咋舌的1萬多挺機槍,簡直是「機槍大王」。可見他的奇葩之處,部隊土豪卻又缺乏正規化,不按現代部隊的科學編制來,有錢就任性,如此人槍比例,怕也是全中國五花八門的軍隊裏的獨一份。

當時的重慶比起土裏土氣、明顯落伍的成都來,堪稱西南四省的頭號大都市、批發中心,且以洋派和摩登聞名:「罐頭食品、番餐之味,五方來會」,「城追西俗,極染世風」,在外地人眼裏「把成都和重慶比,恍惚等於把蘇州和上海比」(黃炎培【蜀道】);

只是,劉湘占著這麽好的地利,日子卻並不寬裕,甚至還叫起窮來。原來,劉湘和他的手下,有一個算一個,打仗還馬虎,經濟理財卻都菜得爆炸。

比如劉湘的大將王陵基,在重慶分管【大中華日報】和銅元局兩項差事,結果都虧得不行。王陵基怕挨劉湘的罵,打聽到有個酒商的兒子叫劉航琛很有經濟頭腦,而且因為劉家有不許當官的祖訓,卻讓劉航琛受盡了官場的氣,有意投靠軍隊,便把劉航琛叫了來,讓他分管這兩樁生意,要求不高:「莫再來找老子要錢!」

這劉航琛還真神了,【大中華日報】在他手裏沒幾天就扭虧為盈,還幫王陵基還清了所有欠賬,還給報社員工們補發了薪金,讓大夥歡歡喜喜過了中秋節。而銅元局最是難搞,王陵基已經折了劉大帥45萬兩銀子進去,局裏眼看連薪金都發不出,甚至沒錢采購原料。劉航琛接手後,決定毀掉原先的「大二百」面值的銅元的模具,改生產「小二百」元面值的銅元,將銅幣的質素下降一半,但鑄幣量提高一倍,還為局裏跑來了融資,解決了幣材來源問題,幾個月下來,銅元局就扭虧為盈,凈賺了54萬兩白銀。

劉航琛的能耐很快「上達天聽」,引起了劉湘的註意。

劉湘這個人吧,打仗其實一般般,而且一雙眼睛據說總是恍恍惚惚,像是半醒半睡的樣子,所以被部下私下裏譏為「劉瞎子」。但劉湘待人卻不瞎,很有容人之量,對老婆唯唯諾諾,對部下不苛查,不嚴厲,「糊塗」、「遲鈍」;表面若愚,肚裏卻頗有識人之明。比如他以甘績鏞管理民政和教育,頗稱一時之選。如今聽到劉航琛的事跡,立即請來深談,而且第二天就請劉航琛出任財政部長,給予前所未有的大權,大有韓信拜將之風,頓時劉湘所部「一軍皆驚」。

據說劉湘只給劉航琛說了幾個字:請助他統一四川!

劉航琛倒是滿口好說好說,但只有一個條件:既然讓我管錢,大帥不能學張作霖的壞樣子,動不動就伸手要錢,一切都按規矩來,不許打亂我的預算計劃!

劉湘想都沒想,直接批了「照辦」。

劉航琛為啥敢接這個「帥印」呢?他早就算過一筆賬,劉湘養著35個收稅機關,6000多稅吏,每人貪汙不說多了,就算100元吧,一年就有720萬大洋沒了!而且稅吏這麽多,劉湘的地盤卻只有20來個縣,等於說平均一個縣就有300多稅吏像蒼蠅似的對老百姓嗡嗡嗡,如此擾民,對經濟的困擾和拖累是難以計算的。

劉航琛一上台,就大刀闊斧,將35個稅局全部砍掉,只設一個稅捐總局。同時提高行政效率,以最低的征收成本去征稅,效率提升了,即使稅收泛圍有所增加,稅率有所提高,但因為少了擾民和敲詐,民間反響反倒比過去好。劉湘卻慘了,因為裁掉的那些稅官們,哪個不是「皇親國戚」?這群蒼蠅圍著劉大帥,展開了一輪又一輪「轟炸」,劉大帥的耳膜都要炸塌了,但正襟危坐的劉大帥反而笑了:

劉航琛任職第一個月,不光將赤字一掃而光,還盈余140萬大洋。劉航琛簽了一張大額銀票派人送到劉湘帥府。

第二個月,又告盈余270萬大洋。

劉大帥知道,他這回是挖到寶了

待續。。。。。。。。。。。寫了這麽久,一點打賞也沒得,唉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