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剛剛開通的杭溫高鐵,意義遠大於「1小時直達」

2024-09-09心靈

對於「行路難」,地理環境特殊的溫州一直深有體會。

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溫州沒有直達杭州的鐵路,地處浙江最南面的溫州人,想去浙北的杭州,要麽選擇搭乘汽車,一路顛簸十多個小時;或者選擇走水路,來回則要耗費數日。

如果想坐火車,至少也需花大半天時間,透過深杭線(甬溫鐵路+杭甬鐵路)輾轉。

隨著甬台溫高速、杭甬高鐵、金溫高鐵相繼建成通車,溫州到杭州的時間,逐漸從8小時縮短到2小時左右。

9月6日,杭溫高鐵正式開通營運,溫州終於融入「浙江1小時交通圈」。

截彎取直的杭溫高鐵,不僅是溫州開通的首條350公裏時速高鐵,也讓杭溫兩地之間距離縮短到了1小時。

杭溫高鐵新建正線長度約260公裏,沿途共設桐廬東、浦江、義烏、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溫州北、溫州南等9個車站。

杭溫高鐵路線走向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

杭溫高鐵不僅縮短了溫州人北上經商、杭州人南下旅遊的路程時間,還讓溫州真正與長三角核心區拉近了時空距離。

在一站不停的情況下,從溫州北到桐廬也只需59分鐘。

這意味著,溫州市民乘坐杭溫高鐵抵達杭州西站後,換乘合杭高鐵湖杭段和即將通車滬蘇湖高鐵,一路向東至上海虹橋站,全程只需2.5小時左右。

此外,2026年義烏站升級改造完工後,杭溫高鐵不僅可直達杭州西站,還可由義烏站轉入滬昆高鐵,開進杭州南站和杭州東站。

屆時,乘客可真正在溫州與杭州之間實作自由暢達,也讓支撐浙江經濟的「金三角」變得更加穩固。

浙江省內,杭州、寧波與溫州長期位於全省前三名,被譽為浙江經濟的「黃金三角圈」。

可相比與杭州近在咫尺的寧波,溫州因交通時間相對較長,一直與兩地相對較為「疏遠」。

伴隨杭溫高鐵的通車,溫州不僅與杭州、寧波聯系更為緊密,也成為打造全省高質素發展第三極的點睛之筆。

對於溫州來說,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區域定位一直搖擺不定。

早期,溫州還被 拉入 海峽西岸城市群(今粵閩浙沿海城市群),並沒有獲得發展機會。

海峽西岸城市群示意圖

直到2018年,隨著長三角大規模擴容,溫州也被拉入群內,並接連從杭州招引了數碼經濟、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等新興主導產業。

僅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溫州駐杭州招商引智辦事處已推動65個億元以上專案到溫州落地,包括漢禾硬碳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專案、港流高分子新材料智造基地專案等等。

還有如科大訊飛等知名企業與溫州接觸合作,也都是透過杭州這個「媒人」建立起來的。

今年1月,科大訊飛與溫州簽訂「1+2+N」戰略合作協定,將在溫州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加速中心、人工智能科技展館、大模型產業中心等等,加快提升溫州數碼經濟產業的競爭力。

還有溫州正在建設的「一港五谷」,即中國(溫州)數安港、國際雲軟件谷、中國眼谷、中國基因藥谷、中國(溫州)新光谷 、中國(溫州)智能谷,匯聚了大量長三角地區的科技人才。

中國(溫州)數安港

可以預見,杭溫高鐵的開通,長三角地區的專案、資本、人才等經濟要素向溫州奔「流」不息,加速溫州跨入「萬億城市」行列的步伐。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溫州市GDP累計為4298億元,不僅超過大連,甚至增量都明顯快過候補第一名的唐山。

而溫州常住人口976.1萬人,距離千萬,也只有一步之遙。

這也意味著,按照目前發展勢頭,溫州很有可能在2025年晉升為全國第27個萬億城市,同時成為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杭溫高速鐵路既是中國第二條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鐵路線,也是國內首條「雙示範」(國務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國家發改委社會資本投資示範)高鐵。

作為 「中國民營經濟主要發源地之一」的溫州,很多歷史創新都不約而同地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

2015年,隨著【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實施意見】出台,社會資本被允許參與鐵路所有權和經營權。

【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實施意見】節選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首批8個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範專案,浙江有2個專案上榜,分別為杭紹台城際鐵路和杭州至溫州鐵路。

六年後的2022年1月,作為中國首條民資控股高鐵,杭紹台城際鐵路開通。其營運主體杭紹台鐵路有限公司,由復星集團牽頭的浙商民營聯合體占股51%。

今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提出,要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專案建設長效機制。

隨著杭溫高鐵通車,「民資入鐵」再次在浙江上演。

杭溫高鐵專案分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為義烏至溫州段,由溫州民營企業百盛聯合集團以51%占比出資控股建設,其余股份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團、沿線地方政府分別出資;二期為杭州至義烏段,由浙江省全資建設。

「民資入鐵」的具體合作采用了 「建設—擁有—營運—移交」(BOOT)模式運作,合作期為34年,包括建設期4年、營運期30年。

營運期間,政府將讓渡全部收益,營運期滿後,專案再移交給政府。這樣,民營企業就有了較長經營周期來回收投資。營運期間,政府還將與社會資本方風險共擔,護航民企行穩致遠。

在浙江,不只是鐵路領域,從杭州灣跨海大橋到杭甬高速復線,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到各類交通專案和基礎工程的建設中。

杭州灣跨海大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浙江民營資本主動入局,既是民營資本的一次生動實踐,也是基於對國家經濟改革的信心。

畢竟,投資講究的是回報率,虧錢的買賣沒人願意幹。

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基建,體現出浙江民營經濟背後的強大發展韌性,更源自浙江人口增量帶來的底氣。

近年來,全國各省人口增長都在逐步放緩和減少,唯獨浙江不僅人口增量穩居全國第一,還是主要省份中唯一各地市常住人口都持續正增長的。

人口的不斷湧入,也使得浙江城市經濟發展更為亮眼,無論是縣域經濟還是鄉鎮經濟,都在國內首屈一指。

不過,浙江省內城市資源與產業的均衡發展,依然離不開鐵路建設。

杭溫高鐵的開通,不僅對溫州影響深遠,也把沿途的義烏、金華東陽、磐安、浦江等縣市帶入了全新的高鐵時代。

杭溫高鐵開通後,溫州自然是最主要的獲益城市。

但沿途的城市,也同樣沾了光。

比如世界聞名的「小商品之都」——義烏。

義烏是浙江的縣級市,人口僅190萬左右,但義烏鐵路新客站節假日高峰時期日客流量卻接近10萬人次,是全國最繁忙的縣級鐵路客運站。

要知道,這座城市雖然不大,卻依靠小商品批發,與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吸引1.5萬名外商常駐,各類外資主體達8000多家。

2023年,全市出口額突破5000億元,快遞業務量超過105億件……

其中,僅義烏國際商貿城日均客流量就達20萬人次,市場年成交額超過2300億元。

義烏國際商貿城

正是如此巨大的客流量,即便滬昆鐵路、滬昆高鐵、金甬鐵路等多條鐵路由此經過,但義烏站依然不能滿足客流所需。

杭溫高鐵開通後,未來可讓義烏站轉入滬昆高鐵,直達浙江省內第一大站——杭州東站。

如此一來,義烏不僅成為比肩杭州的重要的交通樞紐,也讓城市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此外,杭溫高鐵還串聯起了杭州、金義(金華義烏)、溫州三大都市圈,讓「軌域上的長三角」真正進入「1小時交通圈」,推動相關產業城市的優勢互補。

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示意圖

從溫州鞋業、金華電氣等傳統產業,到杭州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杭溫高鐵的開通,增進了城市之間的產業合作與強鏈延鏈。

這三大都市圈,也是浙江重要的經濟重鎮和人口密集區域,以鐵路為紐帶,這些大型城市群之間的交流也將更為緊密。

或許,隨著人口的不斷流動和產業的協同發展,還將催生出新的「超級城市」。

除了密切城市經濟合作,杭溫高鐵也便利了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帶動文化及旅遊產業的飛速發展。

比如上海劇組過去到橫店拍戲,由於沒有直達高鐵,高速開車需要5小時。

而杭溫高鐵開通後,從杭州西站到橫店站只要1小時。算起來,上海坐高鐵到橫店將不到2小時。

劇組去拍戲便利了,上海及周邊城市居民去橫店影視城遊玩,也同樣節省了時間。

此外,杭溫高鐵還串聯起了溫州雁蕩山、楠溪江,台州的神仙居、仙華山、花溪風景區,杭州的桐廬瑤琳仙境等知名景點。

雁蕩山風光

如果遊客從杭州出發,上午就能出現在橫店影視城,下午可到奇峰峻嶺神仙居打卡,晚上再夜宿楠溪江畔。

一場「一眼千年」的文化之行只需乘坐一趟高鐵,就能飽覽體驗個夠。

顯然,杭溫高鐵開通營運後,也將是繼杭黃高鐵之後,浙江省內又一條黃金旅遊路線。

可以說,杭溫高鐵帶來的已不只是兩地通勤時間的「1小時」,而是更多令人興奮的想象空間與發展機遇。

駛往未來的汽笛已拉響,民營資本積極搭台唱戲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