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幾天正在陪同爸媽一起出遊。在酒店裏我爸媽能自己做了的全都自己做了,比如疊被子、擦洗手台,幹濕垃圾分開(所在城市其實沒這個要求).......對此我習慣了,我自己也盡量整理(但是我不疊被子,我覺得被子平鋪著蠻好。)
我爸媽常常說的口頭語就是「別給人家麻煩」。父母輩們就是這樣的行事風格,這個行事風格的背後有他們成長時期的大背景使然,他們對吃沒有什麽要求,認為偶爾去飯店吃一次就是「奢侈」;衣服不破就堅決不換,甚至在現在某寶上造型別致的修補程式之後,衣服不穿到布料散開就堅決繼續穿......因此他們從不認為每年的出行是生活必須的調劑,他們認為是孩子孝順自己的方式。
為啥我說這些呢,因為我覺得我父母輩的人對生活的訴求一直很樸素,本分,不對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有要求,也基本不和旁人家去比較,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和自己年輕的時候相比已經好太多了,很知足,覺得自己很幸福(當然也有和別人一直攀比的父母,但我父母不是)。我爸偶也也會吐槽下社會熱點,喝點小酒的時候點評下離大譜的離奇事件,我和我爸兩人常常聊到「對,對,對,太可惡了,太壞了,來,來我們再喝一個「。 然後我會請我爸給我講講他年輕時候的經歷,我每次都聽的津津有味,連我爸怎麽遇到我媽的故事,我都知道。」
反觀現在很多的比我年輕的年輕人們,出身的時候基本上物質條件就很好,不缺吃穿,大多數普通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讀書要第一「,從童年時期就處於和班級同學「卷」名次的環境,一路「卷」到大學畢業,進入工作單位,理所當然的和同事(尤其是同一批進入單位的人)「卷」,卷升職加薪的速度、卷買房買車的速度,加上大環境裏房價的不斷升高,這樣的長大歷程實際上導致「精神層面的」匱乏,這就比老一輩成長裏的「物質匱乏」相比,更缺乏對快樂的感知,容易抑郁。(當然也有家庭對孩子的培養很科學,父母自己一直處於學習中,學習如何和孩子相處,學會尊重孩子自己的決定等等,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具有充足的安全感,精神層面很豐富,甚少抑郁癥。只是這樣的家庭的比率不多)
同時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即使實際上沒有達到抑郁癥的程度,但是因為感覺有抑郁癥可以給自己「合理化」歸因關於就業不順、學業不順等的經歷,讓周遭的人(包含父母、老師)不敢對自己提要求,而樂於給自己「按一個抑郁癥」的帽子。
以上是我的個人的有限的視覺觀點分享,很樂意看到更多關於此的真誠分享,讓年輕人多一些幸福感是我們應該盡力的事情。同時我覺得更多的年輕人是在積極生活,為自己、為社會在努力學習和工作。真的患上抑郁癥的年輕人還是少數,而且抑郁癥可以治愈,並不可怕。生病了,就積極治療,不要讓病恥感耽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