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怎麽解讀「一個人越炫耀什麽,內心就越缺少什麽」這句話?

2018-09-19心靈

愛不足則多情,精不足則多食,信不足則多言,威不足則多怒。

你可能不知道,在你身邊有一種人,他只會做兩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敗了,他笑話你。

一個人越缺少什麽,就會越炫耀什麽。

一個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往往內心越富足的人,越是低調。

時間在走,年齡在長,懂得多了,看透的多了,快樂的也越來越少了。

我們都不得不承認,時間改變了很多。

01

一個人越缺少什麽,就會越呈現什麽。

每個人都有內心殘缺的一面,一個人呈現出來的東西,往往是因為她內心最缺少的東西。

舉幾個例子:

愛不足則多情: 當一個人非常缺愛的時候,或者學不會正確愛自己的時候,就會往外面去尋找愛,總想找一個人全心全意愛自己,於是很容易「多情」。這不叫愛,這叫心理補償,這是很多悲劇的根源。

精不足則多食: 當一個人精氣不足的時候,就特別需要從五谷雜糧、食物中尋找「精氣」,因為食物蘊含天然的精華,所以他們要不斷地吃才行,因此減肥的最好方式,是讓自己精氣充足。

信不足則多言: 當一個人自信心不足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解釋和證明,反復地自圓其說,顯得很啰嗦,這其實是一個人不自信的表現。

威不足則多怒: 當一個人威信不足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發怒,這是為了彌補自己的威嚴,動不動就發脾氣,反而會顯示一個人內心的脆弱。所謂「不怒自威」,真正的威信,是不動聲色就能震撼住別人。

識不足則多慮: 當一個人見識不足的時候,就會過度擔心很多事情,誠惶誠恐,一直在內耗。很多人想的太多,但書讀的太少。焦慮,就是自己見識的淺薄造成的。

02

存在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存在即合理。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是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復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

人們越是呈現的,往往是人內心的渴望、理想與目標,是懷揣已久而沒兌現的一種心裏期待。

但這很可能成為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比如表演人格,或叫自負、賣弄等。

心理學認為,人自出生到16歲是個性形成的關鍵期,在個性成長中,包括形成有種種防禦機制,以用於應對自我(自尊、自戀)需求的挫敗,其中有一種防禦機制叫投射性認同,簡單理解就是,一個人對外界事物、對人的看法,是以自我內心所經驗所認定的而給出。

投射性認同,有成熟和不成熟之分。

不成熟的,如分裂樣的投射認同:自己感覺好的留下自樂,自己感覺不好的,投射給他人,認為是他人的不好所致。

「一個人越缺少什麽,就會越呈現什麽」,這也是一種投射性認同的心理現象,不過他投射認同的物件,是自己。

我們把炫耀視為一種表現,把被炫耀的視為某成就的擁有。

那麽,越炫耀的他,有兩個自己,一個是根本就沒有某成就的他(缺乏),一個是極想擁有的他(幻象)。

他長期極度認同自己那個幻象,和極度否認自己的缺乏。

現實中他向別人展示的,主要是那個被自己認同的幻象。

當然,這一深層動機可能有二:

一是自卑,害怕被人瞧不起;二是渴望了不起,或叫自我理想。

這些動機以勢不可擋的力量驅策一個人,為掩藏自卑或躲避傷害,會拼勁表現自己,愛炫耀則成為很光彩的表現之一。

說到底,炫耀是一種虛榮的投射,為了贏取被認同而有的浮誇表現。

03

因此,如何能瞬間看透一個人?

只要看它呈現出來什麽,就說明他這方面肯定是不夠的。

比如一個人一直強調自己很自信,說明他還不夠自信,恰恰相反,說明他內心還不夠自信,所以他要不斷的證明和解釋自己。

再舉個例子:很多人喜歡動不動就談「利他」,事實證明要離這種人遠一點。

因為只有當一個人實作了自我圓滿,完全做到了愛自己,愛滿則溢,然後才能真正地對別人好,才能做到「利他」,才能學會愛別人,愛世界。

而絕大部份人都是不夠成熟的,也就是內心是匱乏的,褶皺的,這種人怎麽可能為他人著想呢?怎麽可能有慈悲心?

他們口口聲聲地「利他」,只是為了求關註,求贊同,求表揚,為了彌補內心缺失的存在感。

即便這些人也願意去付出,但是由於內心的匱乏,每付出一分甚至都想要十倍的回報,你的回報稍微遲緩一點他們馬上就委屈了,憤怒了……說你不懂感恩,偷偷罵你不識擡舉。

因此,很多人剛開始的時候,口口聲聲說愛你,但是到了一定階段往往會要求你做這做那,或者明令禁止你不能去做什麽,生怕你不受他控制,這就是內心匱乏的表現。

內心圓滿的人,不會動不動就把這兩個字放在嘴上,因為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了,認為自己做的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也就不再去強調了。

因此,一個人嘴上越在強調什麽,內心就越缺乏什麽。看一個人是什麽人,就看他始終在強調和炫耀什麽就可以了,用這個辦法去判斷一個人,屢試不爽。

04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修的圓滿,這就是本自具足,內心圓滿無缺,這時才能去愛別人。

一個真正成熟圓滿的人,內心就不再不匱乏,可以自得其樂,也就不會刻意表現某種特征了。

這就是儒家講的中庸,道家講的無為,佛家講的無我。

人一旦修行圓滿了,基本上只跟自己對話了,因為他發現人生最美麗的相遇,是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這時世界不再有「別人」,所以才會全然的關註自己、關心自己。

於是你跟自己和解了,因為這種「中和反應」,所以你變的非常平糊,沒有了情緒、驕傲、嫉妒、評判、委屈。

此時的你,不再需要被理解,被欣賞,因為你已經完全理解了自己。

你可以一個人去旅行,一個人發呆,讀一本書,喝一杯茶,看一部電影,這都是在品味自己。

此時的你,已經完全置身於世外,但又可以隨時融入其中,隨時抽離,隨時顯現。

出現的時候如如不動,離開的時候輕松自如,如來亦如去。

此時的你,你可以隨時處在熱戀的狀態,能跟任何美好的事物談戀愛,有時候是一個靈魂有趣的靈魂,有時是一片美景,有時是一頓美食,有時哪怕只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

這種感覺很美好,生活的每一刻都是怦然心動的。

此時的你,別人是無法評判的,也是別人無法攻擊到的,因為此時的你大象無形,無跡可尋,無懈可擊。

自愛才能愛人,自利才能利他,自渡才能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