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intp擅長解構,不過在【心理類別】原著裏榮格用了「還原」一詞對應「建構」。而「還原」才是對應ti作用的詞語。
今天我又仔細看了一下詞條定義,發現還原其實包含了兩種方式。其中一種對應了「解構」的意義,代表著對意義的消解,而另一種正好就是重組。
還原意指「返回」,我用這個術語表示這樣一種心理解釋的方法,還原的方法是將無意識的產品回溯到其元素,無論它們是對實際發生的事件的回憶,還是一些基本的心理過程。還原的方法是向後(我猜想這是轉譯問題,應該是「向前」)定向的,與建構的方法恰成對照,無論在純粹歷史的意義上還是在比喻的意義上,都在於將復雜的、已經分化的因素回溯到某種更普遍和更基本的東西上去。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方法都是還原的,因為在他們兩者中都存在一種對願望或追求的基本過程的還原,最終,這些願望和追求都具有嬰兒期的或生理性質的特征。還原法對無意識產品的真正含義有著拆解的作用,因為它不是追溯到其歷史的前在物,從而使其意義蕩然無存,就是根據其從此所生的同樣的基本過程將它們重新組合起來。簡單理解一下這段話,還原是將以分化的現象回溯到更基本的東西上去。而分化的內容其實來自無意識,所以還原的東西是無意識的產物。
內傾型的思維在發展那些越來越接近原初意象的具有永恒有效性的觀念上,是積極的和綜合的。當ti只追溯時,我開頭講了——最終帶來的將是「意義的消解」,因為最終只能追溯到「歷史的前在物」,這也是ti主容易陷入虛無的原因。
但ti也是一種創造理論的功能,而這應該是ti主真正的欲力方向,只有順應這種欲力,ti主才最可能獲得社會意義上的成功。(也許有人會對這個解釋不滿,但這確實是主導功能的意義)此時,ti才是積極和綜合的。
ti想要創造接近「原初意向」的具有永恒有效性的觀念。我稍微做一些參照,但是不準備展開講了。
當意象具有一種古代的特征時,我稱之為原初的(primordial)。當意象與熟悉的神話主題存在驚人的一致性時,我說它具有遠古的特征。它所表現的材料主要來自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是榮格重要的理論,可以說是銘刻於人類基因而不斷傳承下去的東西。
以上是純粹的理論解釋,下面我準備寫的簡單一點。根據這些理論基礎來說,ti主需要去具備重組的能力,只解構會帶來虛無,而另一方面榮格認為與客觀經驗充分聯系才會使得ti的理論具有現實的有效性,否則那些理論只會更接近「神話的」而失去效用。
ti可以將現象分解成基本元素,再將其中相同或者相近的部份重組,這樣就可以在不同的事物中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脈絡,從而發展出一種理論,相當於對現象的「提純」,這才是ti真正的意義。
當然,這種理論並不是拿給外人用的,而是建立ti主內部秩序的規則。事實上,從我個人傾向來說,如果沒有感興趣的聽眾,我並不想把ti的產物拿出來講,因為從外部來看的話,ti的產物可能會缺乏論證基礎,或是無法證實的。但這些東西就是ti主拿來自己用的,說服外人並沒有特別的意義,甚至不具備ti主人格特點的人拿來也沒用。
更多的時候ti的理論只能引來無聊的爭端,辯經顯然是更接近te的東西,我不是太熱衷參與,大部份時候我只是借用te的東西來解釋給他人聽而已。ti內部是不需要解釋的,ti是一張次元網,每一個節點都是相通的,當一個新結論產生,又不與ti裏每一個節點發生沖突——當然也不能與現實發生沖突,我會直接把它當做是真的。
總體上來講,我認為網印對ti的誤解還是頗深的。ti應該是收斂的而不是發散的,因為理論化或者概念化本來就是一個消除差異的過程,它就是簡化的,在解釋清楚機制後也不需要更多的現象去輔助說明。缺乏機制和解釋而以大量描述呈現的,我一般認為是感知的產物。而對理論特別較真的,我不知道是哪一類,但是作為ti主,如果是真正的交流,比起咬文嚼字和抓漏洞,我更關心的是對方的觀點和想法是什麽。這才是有效交流,而無效交流……咱圖的啥呢?
最後講一下有關閱讀,我認為根據ti的需要,intp的閱讀並不會無休止發散,而是會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在核心問題的可能性沒有窮盡之前,intp的興趣就不會停止,而可能性窮盡之後,這種發散就終止了,此時intp可能會失去興趣而轉移註意力。
這大概符合了ne的感知特色,但又不會被ne所挾持而不停的去尋找新的可能性,此時ne對ti僅僅起輔助效果,這意味著最後所有被感知到的東西會收斂為一個或者幾個結論,即ti主所創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