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心靈 謝邀。多圖慎入~ 這個錘子的事……說來話長。 大家先來說下,你們印象中,中國古代的錘子是長什麽樣的?是不是這樣? 或者這樣: 總之,基本上這個錘子肯定比拳頭大,一般比人頭大,是不是? 然後,我的回答可能對大家的打擊比較大——古代的錘其實很小,非常小,小到你會覺得好Q好萌。 為了讓大家知道真實的錘子長什麽樣……我可是真人出鏡了……給大家上個我手裏的清早八瓣蓮花熟銅錘,中國古代真正的錘子大小,其實是這樣的: 這是尺寸非常標準的古代戰錘,而且這種銅錘是屬於份量比較重的,鐵錘要輕些,沒有銅錘重。 哈哈哈哈,我得意地笑——你們想像一下,隋唐四猛八大錘和李元霸掄的是這種錘子,以及大鬧朱仙鎮的嶽雲和八大錘也是掄的這種錘子,有沒有腳得反差好大?三觀有木有破碎?HIA HIA HIA~~~ 中國古代的錘子使用起源很早,應該自有兵器起,就有了這種武器。而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錘子的使用非常普遍,無論是軍陣還是儀仗,都大量出現。這和遊牧民族南下中原有比較大的關系。 錘子這個東西有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制造方便,不需要太高的技術。什麽熱處理鋼材啊的之類問題,完全不考慮,生冷不忌,只要造出夠份量的金屬疙瘩可以砸人,就OK了。 所以遊牧民族非常喜歡這東西,甚至是一種生活用具,譬如分布非常廣使用時間非常長的一種東西叫布魯頭,就是遊牧民族生活中必備用品,幾乎家家都有,這玩意就是流星錘,用來打擊和驅趕猛獸,實際主要是對付狼的,以保護放牧的牛羊。 布魯頭長這樣: 藏族也有類似的武器,長這樣: 這種東西藏族朋友叫它洛果,一般也叫「狗棒」,很形象的稱呼吧。 錘子早期,多是木柄的,自隋唐宋遼起,出現了大量金屬桿的錘子。然後在文獻記載裏,從唐開始也出現了專門的有關錘子的記載。這是博物館藏的遼金錘: 唐【太白陰經】裏記載唐軍除標準刀槍武器外,還會攜帶一些斧鉞啄錘之類的重兵器。而遼、元兩朝的記載中,錘子甚至是作為一種體現職位高低的標配武器出現,按職位的高低,來分別攜帶玉、水晶、瑪瑙和金屬質地的錘等等。這些記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照書打字上來很累…… 上一些隋唐——宋元時期有關錘子的圖吧。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墓室畫像中表現的絕大部份錘,或者叫金瓜、骨朵等等的,幾乎都是儀仗器。真正的是實戰錘,通常尺寸不會超過兩尺,因為再長就不好用了。原因一是禮制問題,墓室裏多是描繪儀仗隊伍的。二是儀仗和實戰的差異,這個後邊再說。 蒙元時期,因蒙古西征,受波斯和歐洲武器影響,中原也出現了一些比較西域風格的錘子。周緯先生在【亞洲古兵器圖說】裏考據道,蒙元時期有六葉錘稱為「夏西帕爾」。 文獻記載,蒙古西征時曾命西域工匠制造過一種西域風格的六頁錘,周先生說的「夏西帕爾」,其名字實際來自波斯六葉錘的名字「Shashpar」,「夏西帕爾」乃是音譯。 這種蒙元「夏西帕爾」(Shashpar)六葉錘,我手上正好有一支,它長這樣: 其實它的個頭,非常小……它邊上就是之前那個八瓣蓮花錘,大小幾乎一樣。 到了明清,錘子依然很普遍。 明代的【出警入蹕圖】中的細節圖: 這是比較標準的明代錘: 明萬歷年間,努爾哈赤還專門組建了一支「鐵錘軍」。而在後來乾隆年完成的【皇朝禮器圖式】裏,綠營雙錘依然是一種制式兵器。 當然,這個款式比較簡單,實際清代錘子款式非常多,而且大多和這個長得不一樣。清代錘子大多長我之前發的那個蓮花錘相貌,有個手柄,有個擋或者龍吞。 說完錘子,還必須說下錘子的的另外一個變種——狼牙棒 ,或者叫鐵蒺藜,或者叫骨朵。有說蒙語裏的錘子發音就是「骨朵」的,我沒考據過,懂蒙語的朋友可以來說說。 其實鐵蒺藜、骨朵、狼牙棒這些,都是同一個東西。就是錘子上長了刺。文獻上比較確切的記載,是出現於宋,宋軍當時曾制造了一種錘,上面裝了「狼牙刺」,名叫「破金鎚」,這明顯是一詞多義,破金國,破金屬,寓意很贊。這種錘子,也就是狼牙棒了。 大家印象裏的狼牙棒是不是長這樣: 以及這樣: 恩,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地會對大家造成10000點以上的傷害——這東西真實的相貌長什麽樣呢?我這也有。 這是個遼金甚至年份更高的鐵蒺藜骨朵,也就是狼牙棒了: 為了讓大家直觀地感受,我又一次放上了那個已經知道比例大小的八瓣蓮花錘做對比,以及一個鐵壺,以及最後真人出鏡(俺這個是打鐵的鐵匠的手……),大家可以知道這東西到底有多大了,遠沒有我一個手掌大 (有朋友提到我的串和珠,說明一下,這都是年份比較大的老文玩,百十來年總是有的,所以你懂的,我總不能砸了吧) …… 還要強調一下,這個鐵蒺藜骨朵狼牙棒,是我見過的裏面 尺寸最大的,份量足足有……一斤多……被驚到沒有…… 實際一般正常尺寸,就是右邊那個小的,那才是正常的狼牙棒大小。 總之,這東西非常小…… 評論裏很多朋友說這個東西太小。 其實只要上過手就知道,這東西再大點就不好用了。 我們來討論一下錘子的實戰。 錘這種兵器,重心非常靠前,和刀劍的配重完全不一樣。同樣分量的錘和刀劍,錘的使用難度要比刀劍大很多很多很多——重要的事說三遍。用過就知道——它重心太前了,這直接導致非常難來回掄,掄出去非常容易,但收回來極難,也就是回手難——其實就是基本收不回來——也所以這種武器都是短柄,一尺多兩尺長到頭了,再長基本就沒法用了。因此錘子大量是近距離貼身肉搏用,正常距離的白刃戰,還是要使用長矛和刀劍。 再也所以,我們才有了這麽一句俗語:一錘子買賣。 為什麽?因為實戰中,用這兵器真的就是一錘子的事,你一錘子掄出去,就不要想著收回來了。這一錘子下去,要麽他死,要麽你亡。 這一錘子買賣的,是生命。 所以嚴格說來,這其實是種純步兵武器,騎兵帶它,基本都是準備在落馬/下馬以後使用的貼身肉搏武器,也就是備用武器。或者幹脆是純步兵用的近戰肉搏武器,即便這樣,它也不是正常作戰距離用的常規兵器——追殺敗軍/偷襲敵人時你騎馬過去從敵人後邊猛擊腦殼這種特殊狀況就不要說了哈…… 親,你想一下, 當你騎著馬,掄著這麽短這麽小的錘子,去和人家的長矛以及戰刀對殺會是什麽結果 …… 有同學說我經常正好有這麽多¥%#·%¥#……於是,喏,我這又正好有口晚明清早的大反刃騎兵職官刀,辣摸我們就來看看正常的戰刀和錘子、狼牙棒的尺寸對比吧……是誰對自己如此殘忍,以至我家喵大人都看不下去準備去幫一爪子了…… 親,你不是喵星人也不是壽星公……沒道理這樣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是不是…… 有關錘子的實戰問題,就先講到這裏了。 然後,有同學提出了椎殺晉鄙的問題,說記載上的那個椎,有40斤重。 我們先來看看文獻是怎麽說的,【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 在我看來,這裏說了三條非常有用的具體資訊,1,屠者朱亥此人是力士。2,朱亥袖四十斤鐵椎。3,晉鄙合符疑之,於是朱亥椎殺晉鄙。 這裏顯然可以得出結論, 朱亥偷襲了晉鄙 。因為這時候晉鄙沒有交出兵權,而且是在他的大營裏,他因為公子單車來替而起了懷疑,決定不交兵權,所以這只能偷襲殺死,不是正面交戰。 既然偷襲,這個「袖四十斤鐵椎」的袖,就是藏在身上的意思了,最合理的就是裝袖子裏,人家都說了「袖」。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四十斤鐵椎有多大呢? 且不論今古度量衡差異(魏衡好像是一斤為315克,40斤大約是現在的25斤),我先貼個 三十多斤 的打鐵用的鐵砧子吧,大家看看有多大: 有報紙圖書對比,有直觀概念了吧?這個也就三十來斤…… 請看當代八磅鐵戰錘實戰紀錄,這才八磅錘,朱大俠用的那個至少有三個多這麽大: 親,鐵砧子這貨就算減1/3體積,你倒是藏在身上給我看看……我看你怎麽藏……古人袖子大是吧……你披個床單在身上再塞給我看看……我就不信你能塞進去…… 總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太史公誠為良史,但中國古代文人對數碼真的是非常之沒有概念,文學修辭經常極其不合時宜地亂出現,這事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 四十斤鐵椎藏袖子裏或者身上,這種話我們當故事聽聽就好…… 倒是張公子的博浪一椎,我會相信有這麽大,因為車都被椎碎了,那流星錘肯定不小,絕對是定做的高級貨…… 恩,最後陳詞吧: 錘子的實用情況,在古代非常普遍,一直貫穿整個冷兵器史,而且一度有專門使用錘子的軍種。 遊牧民族尤其熱衷這類兵器,因為它有兩大優點,一是它是放牧的時候不可缺少的生活實用品,二是這東西制造難度幾乎沒有,有鐵匠就可以制造,完全不需要技術,但殺傷巨大,深受科技程度落後於中原的各地區和民族的喜愛。 金庸先生小說【射雕英雄傳】裏說金兵愛用狼牙棒,這是真的,而且有非常真實的歷史原因。 其實錘子這東西,真說起來,可以專門寫一部專著,這裏談到的以及展示的,只是浮光掠影,是非常膚淺的皮毛。 完畢。
謝邀。多圖慎入~ 這個錘子的事……說來話長。 大家先來說下,你們印象中,中國古代的錘子是長什麽樣的?是不是這樣? 或者這樣: 總之,基本上這個錘子肯定比拳頭大,一般比人頭大,是不是? 然後,我的回答可能對大家的打擊比較大——古代的錘其實很小,非常小,小到你會覺得好Q好萌。 為了讓大家知道真實的錘子長什麽樣……我可是真人出鏡了……給大家上個我手裏的清早八瓣蓮花熟銅錘,中國古代真正的錘子大小,其實是這樣的: 這是尺寸非常標準的古代戰錘,而且這種銅錘是屬於份量比較重的,鐵錘要輕些,沒有銅錘重。 哈哈哈哈,我得意地笑——你們想像一下,隋唐四猛八大錘和李元霸掄的是這種錘子,以及大鬧朱仙鎮的嶽雲和八大錘也是掄的這種錘子,有沒有腳得反差好大?三觀有木有破碎?HIA HIA HIA~~~ 中國古代的錘子使用起源很早,應該自有兵器起,就有了這種武器。而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錘子的使用非常普遍,無論是軍陣還是儀仗,都大量出現。這和遊牧民族南下中原有比較大的關系。 錘子這個東西有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制造方便,不需要太高的技術。什麽熱處理鋼材啊的之類問題,完全不考慮,生冷不忌,只要造出夠份量的金屬疙瘩可以砸人,就OK了。 所以遊牧民族非常喜歡這東西,甚至是一種生活用具,譬如分布非常廣使用時間非常長的一種東西叫布魯頭,就是遊牧民族生活中必備用品,幾乎家家都有,這玩意就是流星錘,用來打擊和驅趕猛獸,實際主要是對付狼的,以保護放牧的牛羊。 布魯頭長這樣: 藏族也有類似的武器,長這樣: 這種東西藏族朋友叫它洛果,一般也叫「狗棒」,很形象的稱呼吧。 錘子早期,多是木柄的,自隋唐宋遼起,出現了大量金屬桿的錘子。然後在文獻記載裏,從唐開始也出現了專門的有關錘子的記載。這是博物館藏的遼金錘: 唐【太白陰經】裏記載唐軍除標準刀槍武器外,還會攜帶一些斧鉞啄錘之類的重兵器。而遼、元兩朝的記載中,錘子甚至是作為一種體現職位高低的標配武器出現,按職位的高低,來分別攜帶玉、水晶、瑪瑙和金屬質地的錘等等。這些記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照書打字上來很累…… 上一些隋唐——宋元時期有關錘子的圖吧。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墓室畫像中表現的絕大部份錘,或者叫金瓜、骨朵等等的,幾乎都是儀仗器。真正的是實戰錘,通常尺寸不會超過兩尺,因為再長就不好用了。原因一是禮制問題,墓室裏多是描繪儀仗隊伍的。二是儀仗和實戰的差異,這個後邊再說。 蒙元時期,因蒙古西征,受波斯和歐洲武器影響,中原也出現了一些比較西域風格的錘子。周緯先生在【亞洲古兵器圖說】裏考據道,蒙元時期有六葉錘稱為「夏西帕爾」。 文獻記載,蒙古西征時曾命西域工匠制造過一種西域風格的六頁錘,周先生說的「夏西帕爾」,其名字實際來自波斯六葉錘的名字「Shashpar」,「夏西帕爾」乃是音譯。 這種蒙元「夏西帕爾」(Shashpar)六葉錘,我手上正好有一支,它長這樣: 其實它的個頭,非常小……它邊上就是之前那個八瓣蓮花錘,大小幾乎一樣。 到了明清,錘子依然很普遍。 明代的【出警入蹕圖】中的細節圖: 這是比較標準的明代錘: 明萬歷年間,努爾哈赤還專門組建了一支「鐵錘軍」。而在後來乾隆年完成的【皇朝禮器圖式】裏,綠營雙錘依然是一種制式兵器。 當然,這個款式比較簡單,實際清代錘子款式非常多,而且大多和這個長得不一樣。清代錘子大多長我之前發的那個蓮花錘相貌,有個手柄,有個擋或者龍吞。 說完錘子,還必須說下錘子的的另外一個變種——狼牙棒 ,或者叫鐵蒺藜,或者叫骨朵。有說蒙語裏的錘子發音就是「骨朵」的,我沒考據過,懂蒙語的朋友可以來說說。 其實鐵蒺藜、骨朵、狼牙棒這些,都是同一個東西。就是錘子上長了刺。文獻上比較確切的記載,是出現於宋,宋軍當時曾制造了一種錘,上面裝了「狼牙刺」,名叫「破金鎚」,這明顯是一詞多義,破金國,破金屬,寓意很贊。這種錘子,也就是狼牙棒了。 大家印象裏的狼牙棒是不是長這樣: 以及這樣: 恩,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地會對大家造成10000點以上的傷害——這東西真實的相貌長什麽樣呢?我這也有。 這是個遼金甚至年份更高的鐵蒺藜骨朵,也就是狼牙棒了: 為了讓大家直觀地感受,我又一次放上了那個已經知道比例大小的八瓣蓮花錘做對比,以及一個鐵壺,以及最後真人出鏡(俺這個是打鐵的鐵匠的手……),大家可以知道這東西到底有多大了,遠沒有我一個手掌大 (有朋友提到我的串和珠,說明一下,這都是年份比較大的老文玩,百十來年總是有的,所以你懂的,我總不能砸了吧) …… 還要強調一下,這個鐵蒺藜骨朵狼牙棒,是我見過的裏面 尺寸最大的,份量足足有……一斤多……被驚到沒有…… 實際一般正常尺寸,就是右邊那個小的,那才是正常的狼牙棒大小。 總之,這東西非常小…… 評論裏很多朋友說這個東西太小。 其實只要上過手就知道,這東西再大點就不好用了。 我們來討論一下錘子的實戰。 錘這種兵器,重心非常靠前,和刀劍的配重完全不一樣。同樣分量的錘和刀劍,錘的使用難度要比刀劍大很多很多很多——重要的事說三遍。用過就知道——它重心太前了,這直接導致非常難來回掄,掄出去非常容易,但收回來極難,也就是回手難——其實就是基本收不回來——也所以這種武器都是短柄,一尺多兩尺長到頭了,再長基本就沒法用了。因此錘子大量是近距離貼身肉搏用,正常距離的白刃戰,還是要使用長矛和刀劍。 再也所以,我們才有了這麽一句俗語:一錘子買賣。 為什麽?因為實戰中,用這兵器真的就是一錘子的事,你一錘子掄出去,就不要想著收回來了。這一錘子下去,要麽他死,要麽你亡。 這一錘子買賣的,是生命。 所以嚴格說來,這其實是種純步兵武器,騎兵帶它,基本都是準備在落馬/下馬以後使用的貼身肉搏武器,也就是備用武器。或者幹脆是純步兵用的近戰肉搏武器,即便這樣,它也不是正常作戰距離用的常規兵器——追殺敗軍/偷襲敵人時你騎馬過去從敵人後邊猛擊腦殼這種特殊狀況就不要說了哈…… 親,你想一下, 當你騎著馬,掄著這麽短這麽小的錘子,去和人家的長矛以及戰刀對殺會是什麽結果 …… 有同學說我經常正好有這麽多¥%#·%¥#……於是,喏,我這又正好有口晚明清早的大反刃騎兵職官刀,辣摸我們就來看看正常的戰刀和錘子、狼牙棒的尺寸對比吧……是誰對自己如此殘忍,以至我家喵大人都看不下去準備去幫一爪子了…… 親,你不是喵星人也不是壽星公……沒道理這樣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是不是…… 有關錘子的實戰問題,就先講到這裏了。 然後,有同學提出了椎殺晉鄙的問題,說記載上的那個椎,有40斤重。 我們先來看看文獻是怎麽說的,【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 在我看來,這裏說了三條非常有用的具體資訊,1,屠者朱亥此人是力士。2,朱亥袖四十斤鐵椎。3,晉鄙合符疑之,於是朱亥椎殺晉鄙。 這裏顯然可以得出結論, 朱亥偷襲了晉鄙 。因為這時候晉鄙沒有交出兵權,而且是在他的大營裏,他因為公子單車來替而起了懷疑,決定不交兵權,所以這只能偷襲殺死,不是正面交戰。 既然偷襲,這個「袖四十斤鐵椎」的袖,就是藏在身上的意思了,最合理的就是裝袖子裏,人家都說了「袖」。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四十斤鐵椎有多大呢? 且不論今古度量衡差異(魏衡好像是一斤為315克,40斤大約是現在的25斤),我先貼個 三十多斤 的打鐵用的鐵砧子吧,大家看看有多大: 有報紙圖書對比,有直觀概念了吧?這個也就三十來斤…… 請看當代八磅鐵戰錘實戰紀錄,這才八磅錘,朱大俠用的那個至少有三個多這麽大: 親,鐵砧子這貨就算減1/3體積,你倒是藏在身上給我看看……我看你怎麽藏……古人袖子大是吧……你披個床單在身上再塞給我看看……我就不信你能塞進去…… 總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太史公誠為良史,但中國古代文人對數碼真的是非常之沒有概念,文學修辭經常極其不合時宜地亂出現,這事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 四十斤鐵椎藏袖子裏或者身上,這種話我們當故事聽聽就好…… 倒是張公子的博浪一椎,我會相信有這麽大,因為車都被椎碎了,那流星錘肯定不小,絕對是定做的高級貨…… 恩,最後陳詞吧: 錘子的實用情況,在古代非常普遍,一直貫穿整個冷兵器史,而且一度有專門使用錘子的軍種。 遊牧民族尤其熱衷這類兵器,因為它有兩大優點,一是它是放牧的時候不可缺少的生活實用品,二是這東西制造難度幾乎沒有,有鐵匠就可以制造,完全不需要技術,但殺傷巨大,深受科技程度落後於中原的各地區和民族的喜愛。 金庸先生小說【射雕英雄傳】裏說金兵愛用狼牙棒,這是真的,而且有非常真實的歷史原因。 其實錘子這東西,真說起來,可以專門寫一部專著,這裏談到的以及展示的,只是浮光掠影,是非常膚淺的皮毛。 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