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難聽的叫固執,說好聽的這不是為了堅持己見嗎?
當多數人的信念和態度行為之間存在不一致時,這群人就會感到不適,為了減輕這種不適,人們會變得更加固執,以維護他們的觀點和信念。
當兵的時候,曾經聽老兵講過一個這樣的故事,進山掃黑,當地的村民會給山上的人報信。山被剿平了之後,回來審問這些村民。村民說那些都是自己他們給我們好處,我們要幫著他向著他。老兵們苦口婆心的給他們普及法律。換來的依然是白眼兒,謾罵甚至毆打。
教育不好了,最後沒辦法摟草打兔子。在他們的認知當中,山上的那些人給他們好處,自己幫助他們提供情報,這是一種等價交換。這就是固執。
人們傾向於尋找和關註那些支持自己的人而忽略了那些與現實相悖的資訊,這就是導致人們變得固執的原因。
人們的信念和價值觀通常與自我認知緊密相連,想要改變一個人的觀點,會被視同威脅,恐嚇,從而導致基本的固執。
而且人們的行為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堅持自己的觀點,以獲得認同和支持,也會對某些觀點產生強烈的情感投入,使得他們難以接受與之相反的資訊,在這種情況下固執是一種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免受情感上的傷害。
至於帶來的後果,只能不見棺材不落淚。
人們會習慣而堅持自己的觀點,當一個觀點已經深入人心的時候,想改變已經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人們通常會堅持自己熟悉的觀點,而不是嘗試接受新的觀點。
然而這種根深蒂固的固執,造成了很多人行為認知的偏差。比如說falun功,那可真是害慘了好多人。直到現在,一些叔叔阿姨還在為他們的堅持而奮鬥著,即使看不到任何希望。依然樂此不疲的樓道裏貼著小廣告,散發著傳單。
而有些事情一旦確定了認知,就不會改變。比如說chuanxiao,那些從窩點解救出來的人,他們非常能夠輕易的相信學到的那些「知識」,而面對苦口婆心的解救,卻視若無睹。
為了渺茫的希望,四處奔波著。
人們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變的固執,堅持自己的觀點,可以讓自己感受到更有控制感和穩定感。
想改變一個固執的人非常難。如果不難的話就不是固執了。一旦發現這種人能離多遠離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