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 霜
年初,歐洲不少大學陸續放出2025年的博士崗位,一些中國留學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相關資訊。其中,有關瑞士的留學內容顯得有些特殊。去年10月,世界頂尖學府之一——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出台新安全篩查規定,收緊在特定科技領域碩士、博士課程的招生標準。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稱,這一變化將影響來自伊朗、阿富汗和俄羅斯等受國際制裁國家的申請人,「不過,受影響最大的將是中國留學生」。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主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環球時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場安全篩查至少從2022年就開始醞釀,由該校近年來新成立的出口管制辦公室牽頭推進。在國內社交媒體上,這一訊息引發留學生群體不滿和不解,有人感嘆「中立國不再教育中立」,有人表示目前這只是瑞士個別學校「步美國政府的後塵」,他們希望其他學校不要效仿和進一步收窄國際學術交流空間。
嚴格程度「史無前例」
一名不願具名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械工程中國博士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去年10月24日,學校在網站上釋出了安全篩查相關檔。【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需要篩查的將是申請與軍民兩用技術相關學科領域的學生,包括但不限於套用化學、套用物理、生物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技術等。
檔列出4項篩查標準:之前在「有安全風險的機構」受過教育,比如軍事相關或受制裁的大學;來自受到制裁或適用兩用物品出口管制規定的國家;受到「受制裁國家」獎學金、交流計劃或其他可疑資金來源的資助;申請的套用研究學科領域或學位課程受到官方監管,適用於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或者研究課題屬於關鍵領域類別,又或需要用到關鍵技術。「如果滿足多個此類標準,學校建議拒絕申請。」檔寫道。
至於受制裁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一份附加檔中將17所中國大學列入。該校出口管制辦公室還額外編制了一份禁運和風險國家名單,稱來自名單上國家的學生將接受篩查,中國被列入其中。
香港【南華早報】援引曾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任職的科學家的話說,這種對國際學生的篩選嚴格程度前所未見。不過,目前僅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出台了安全篩查政策。北京筱奇歐亞教育創始人劉筱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其他瑞士公立大學和私立學院目前依然歡迎中國學生的申請,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
兩年前就開始醞釀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最新安全篩查並非毫無征兆。一名在該校攻讀電腦領域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表示,去年,他就從實驗室處得知有「國防七子」背景的中國學生因為安全審查而被學校拒絕的情況。前文所述機械工程專業的中國學生還向【環球時報】記者展示了一篇【新蘇黎世報】2022年的報道,其中已透露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安全篩查計劃。
報道稱,有瑞士大學正在設定「檢查站」,配合情報部門,拒絕與中國科學家合作。這背後是出於對中國獲取西方知識技術的擔憂。報道中專門提到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時「最新成立的出口管制辦公室」,而這一機構恰恰是最新安全篩查公告中明確提及的主要參與方。
2024年10月,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更進一步,將「出口管制」列為篩查原因。校方表示,學院開發的適用於軍事用途的技術(包括知識)受法定出口管制和制裁條款約束,「必須將濫用風險降至最低」。這讓中國學生難以信服,上述電腦專業的中國學生表示:「整個政策以出口管制為出發點,很荒謬。」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有瑞士大學以出口管制為理由對研究合作進行安全篩查,背後邏輯還是有部份瑞士人認為教育是需要樹立所謂「安全意識」的領域。他認為,瑞士要對教育研究交流進行限制,沒有可以依據的法律名目,因此將出口管制從商品、技術擴大到知識層面,以此避免直接指向更廣泛的安全問題。
目前還不明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出口管制辦公室將如何執行最新安全篩查。上述機械工程專業學生表示,校方在一場內部說明會上表示將對所有申請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我認為碩士和博士申請都是非常專業的事情,光憑出口管制辦公室和招生辦公室的能力,很難做到。」
安全篩查更像手段和借口
在安全篩查公告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特別提到篩查標準「以瑞士、歐盟、美國和英國的制裁名單為依據」。然而,瑞士既不是歐盟成員國,也不是美國盟國,且到目前為止自稱政策中立。
實際上,公告中的標準早在上述【新蘇黎世報】2022年的報道中就曾被提及。報道稱,瑞士大學越來越多地參考美國和歐盟法律,以免違反西方制裁規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院長辦公室負責國際事務的主管哈格斯特羅姆解釋稱:「我們的大多數教授都來自國外……出於義務考慮,我們必須確保他們不違反原國籍國家的法律。」
報道還提到,根據美國法律規定,一旦美國的產品被用於研究,「該國的出口管制規定就適用於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哈格斯特羅姆稱:「這種風險阻止了許多人與中國合作夥伴進行研究。」
2024年12月13日,瑞士聯邦政府還在網站刊登一份公告,聯邦委員會將繼續制定「國際統一的」兩用產品管制清單。聯邦委員會指示聯邦經濟、教育和研究部在2025年年底前制定一份兩用物品清單,將其添加到【貨物管制法】現有清單中,「確保出口管制繼續在國際上協調一致」,且「最新技術和未來技術的發展」都能受到國家出口管制的約束。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聯邦經濟、教育和研究部管理著由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等機構組成的「聯邦理工學院聯盟」。
由此可見,「中立國」在政策上越來越向其所謂的「國際」看齊。有不少人擔心,在當今世界局勢下,留給瑞士的「中立空間」會不會越來越窄?尤其是從2022年俄烏沖突開始後,瑞士的許多政策已不再從「中立」出發。此外,從橫向參考,與瑞士有密切經濟聯系的歐盟近年來不斷出台各種法律法規,把安全塑造成統轄所有領域的基本原則,2024年年初還提出關於加強研究安全的建議。崔洪建表示:「歐盟一旦開始實踐,將影響瑞士的政策。」他認為,瑞士高校的安全篩查更像技術手段和技術借口,最終依據的不太可能是審查物件的具體資訊,更可能是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系走勢。
中國留學生群體努力發聲
多數接受采訪的中國留學生都認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最新篩查規則有很強的針對性。正如彭博社援引該學校的統計數碼報道稱,從2018年到2023年,該校招收的中國學生人數翻倍,達到1300名。受訪中國留學生、助教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2023、2024屆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有所減少。
安全篩查的訊息也傳到其他中國學生耳中。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陳昱(化名)表示:「一些擔心明年去不了目標大學的公派留學生,便申請了其他學校,其中有不少改派到了紐西蘭。」一名在德國攻讀碩士學位的中國學生剛剛申請完博士專案,就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安全篩查,她表示:「雖然我的專業並不在限制範圍內,但這也是一種趨勢和訊號。」
接受采訪的中國留學生正在努力發聲,蘇黎世中國學聯等學生組織也與校方進行了溝通。「因為反響太過強烈,校方的態度有所軟化,說標準僅供參考,並非硬性。」一名中國留學生表示,「目前對在讀學生來說影響不大。」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理工科類學校,也是非常國際化的地方,在博士階段,瑞士人甚至是少數。平時生活中,學生們對政治其實並不怎麽關心,我認為學習氛圍並沒有受到國際時局的影響,學校內部也存在很多不同意見。」機械工程專業的中國學生表示。
眾所周知,教育合作是中瑞關系的重要組成部份。一些在瑞留學生說,瑞士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視與中國的合作。比如,聖加侖大學2023年舉辦中瑞自貿協定簽署10周年評估報告釋出會,蘇黎世大學還有「中國日」活動,這些活動都加深了瑞士青年對中國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