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歲末年初,有關中國最新型戰機(外界普遍猜測是六代機)的訊息引人關註,但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確認。不過,香港【南華早報】1月1日指出,相比於日本、菲律賓和南韓等鄰國的反應似乎相對溫和,這一訊息卻在印度國內引起熱議,並引發了一場如何在「戰略差距」日益擴大的警告聲中加以應對的辯論。
在一眾印度媒體中,來自【今日印度】(India Today)的媒體人認為,在中印邊界問題仍存在且高度緊張之際,中國試飛新戰機標誌著一個「巨大的技術飛躍」,並加大了印度實作軍事現代化的壓力。而其他印媒則借此再度翻炒所謂「中國威脅論」。
【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就聲稱,中國試飛的新戰機可能意味著空中優勢的重大轉變,對全球軍事大國構成「潛在威脅」,尤其是在「印太地區」。【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更是直接認為這是對美國現有空中優勢構成的「重大挑戰」,甚至炒作渲染「可能使美國及其盟友的資產面臨風險」。
影片截圖
在中國試飛新戰機之後,【今日印度】的高級編輯普拉迪普·薩加爾(Pradip R. Sagar)這樣表示:「由於(中印兩國邊界)實際控制線沿線的緊張局勢已經很高,這架飛機可能會擴大兩國之間的戰略差距。」
【經濟時報】則在12月27日的報道中認為,中國試飛的新戰機可能成為改變全球權力格局的「超級武器」。「隨著(中國)與美國在台海和南海等問題上的緊張局勢升級,殲-36(印媒所猜測的這架飛機名稱)既是中國實力不斷增長的象征,也是擴大其軍事影響力的實用資產。」
【南華早報】指出,印度當前正致力於開發其自己的第五代戰鬥機,而盡管其他國家也在研究,但目前已知的訊息中,只有美國測試了六代機原型機。
借由中國試飛新戰機這一事件,不僅【經濟時報】在其報道中炒作渲染所謂「中國軍事野心」,【印度時報】也在12月28日的一篇報道中聲稱,六代機可能會打破戰略平衡,而中國的技術進步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技術優勢構成了挑戰。
2024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誌誕辰131周年紀念日。這天下午,數段據稱是「中國下一代戰機首飛」的影片畫面瞬間引爆網絡——在殲20雙座型戰機的伴飛下,一架造型科幻、全翼身融合、無尾三角布局的飛機在成都上空呼嘯而過,在湛藍天空的映襯下,顯得分外醒目。同日,還有另一架據稱在沈陽飛行的新機畫面在網絡上流傳,該機體型相對較小。
這一系列影片片段瞬間引爆網絡,同時引起國內以及多國媒體的高度關註。12月26日晚間,【國防時報】社媒賬號一度曬出了銀杏葉,並配文:銀杏黃了,它真的好像一片葉子。此舉被認為是隱晦地預設了網民的猜測。不過,【國防時報】微博和抖音賬戶上已無法搜尋到相關內容。
【南華早報】12月27日援引多名專家分析稱,這兩架飛機(一架大型,一架中型)很可能是「中國首款第六代戰鬥機」,都具有全形度隱身能力,且動力系統「世界一流」。有專家註意到,飛機采用了三發設計,「史無前例,表明中國已經擺脫了傳統的美國模式」。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據稱在成都和沈陽飛行的兩款新型飛機 影片截圖
「今日俄羅斯」(RT)則進一步補充介紹稱,其中較大的飛機是一種大致呈菱形、無尾翼的三發飛機,配備有復雜的偏航控制系統和分裂式方向舵。這架飛機由一架大型的第五代殲-20戰鬥機護航,看起來體型明顯更大且更厚,這可能是由於其內部隔間寬敞,可以裝載武器。該飛機可能填補戰鬥轟炸機領域的空白,類似於俄羅斯的蘇-34或美國的F-15E所扮演的角色。
而較小的飛機則采用箭翼形機身,配備兩台發動機。這架飛機同樣沒有尾翼,控制似乎由看似全可動垂直尾翼的裝置提供,可能是一種更輕型的空中優勢戰鬥機。一些專家認為,這兩架新飛機實際上可能是成都和沈陽在同一專案下制造的競爭原型機。
【南華早報】註意到,美國目前也在推進開發第六代戰機的「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專案,中美的六代機工程突顯了這兩個全球軍事大國的激烈競爭。報道提到,雖然美國將2022年公開的「突襲者」B-21稱作「世界上第一架第六代戰鬥機」,但這架飛機是一架戰略轟炸機,而不是戰鬥機。
與此同時,雖然尚無官方訊息確認該機就是六代機原型機,但這股沖擊波已迅速傳遞到了海外並蔓延開來,一眾網民和外媒對其造型、效能乃至對中美競爭造成的影響議論紛紛。
「這是解放軍今年以來最引人矚目的驚喜之一。」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形容,中國選擇在一個重要的日子裏公布了新型飛機,而且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先進的有人駕駛戰鬥機」。文章還認為,中國同步推進兩型飛機的研制旨在避免風險,一旦其中一款飛機研制受阻,另一型號就將成為備份方案。
「中國突然出現的新型重型隱身戰機帶來了震撼!」美國「戰區」(the War Zone)網站很快捕捉到了中國新型飛機的動向,發表了長篇文章且多次作出補充更新。
「中國已經為贏得21世紀的空中力量比拼做出了認真的努力。中國的空中力量,將很快以下一代戰鬥機為基礎,這顯然將成為說服對手(will clearly be used as a foundation for convincing its opponents,觀察者網註:即中國網友調侃的所謂‘以德服人’)的基礎。」俄羅斯軍事專家、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退役上校米哈伊爾·霍達廖諾克(Mikhail Khodarenok)告訴RT。
不過,霍達廖諾克同時也提醒,「不要僅憑戰機的外觀就立刻下結論」,現在判斷新飛機是否屬於「第六代」還為時過早。他指出:「現代飛機的效能不是由機身甚至機載器材(無論是雷達還是航空電子器材)決定的,而是由將各種武器納入單一網絡的綜合通訊系統決定的。」
2024年12月27日上午,中國自主研制建造的076型兩棲攻擊艦首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上海舉行。英國【金融時報】則指出,連同12月26日的新戰機試飛,中方一周之內釋出的一系列重大軍事成果,突顯出中國在新型軍事裝備生產方面的動作之迅速,而與此同時,產能瓶頸已開始制約美國的軍事武器庫擴張。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