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新加坡【海峽時報】:日本相撲走到關鍵十字路口,急需新鮮力量

2024-11-21心靈
新加坡【海峽時報】11月16日文章,原題:日本相撲改革以吸引新鮮血液,改變其醜聞和暴力叢生的形象 起源於神道教儀式、擁有1500年歷史的相撲,是日本最為古老神聖的運動之一,是祈求豐收的表演儀式。但如今,這片沃土卻在逐漸幹涸。
在相撲中,選手可以透過將對手推出名為「土俵」的場地,或使其除雙腳之外的身體觸地贏得比賽。盡管選手的體型很重要,但如果能夠利用好重心和靈活的技術,「四兩撥千斤」的精彩戲碼也可能上演。然而,如今該行業醜聞層出不窮,運動員的數量也在減少。2024年3月,僅有27名相撲手加入職業聯賽,這一數碼是197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日本最大的相撲道場位於東京錦系町,最近,在從另一家身陷醜聞、被迫關閉的道場接納選手後,其相撲手的數量也僅有35名。苛刻的生活規律、殘酷的競技性和較低的收入水平,都是這項運動式微的因素。選手可以隨時選擇退役,卻無法輕易重返賽場。本該吸引愛好者的學校社團也越來越難以吸引社員。
作為一項「刀尖舔血」的運動,相撲運動伴隨著激烈而殘酷的競爭,僅有70名頂尖運動員才能獲得獎金,其他人只能從道場獲得基本薪水。入不敷出,讓很多人最終離開了職業道路,有的做了教練,有的打黑拳,有的則走向了娛樂產業或服務業。訓練環境中的毆打、體罰等行為,讓相撲運動身陷醜聞危機。此外,毒品、假賽、組織犯罪和賭博等諸多負面輿論,讓很多父母不願讓孩子從事這項運動。
新生力量的薄弱和運動本身的殘酷性,讓相撲走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面對這些問題,日本相撲協會開始透過降低選手體重標準、身高和年齡限制,積極吸引新鮮血液。與此同時,接納外國相撲手也是一項有效舉措。專家認為,這樣做可以改善相撲的文化形象,「人們當然都想為自己民族的英雄喝彩。」
來自早稻田大學的名譽教授李·湯普森表示,這項傳統運動正在迎來許多「新面孔」。你可能不會相信,第一位外國相撲手早在1934年就出現了。此外,盡管江戶時代不允許女性觀賽,但現在的相撲協會並未因循守舊,而是允許女性現場觀賽。湯普森稱,相撲協會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如何對這項運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和進行現代化改革。
一直以來,職業相撲的形式從未有過很大改變。「在土俵之上,相撲手們揮灑汗水和男子氣概。」這種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讓協會多次拒絕女性嘉賓對選手進行頒獎。但湯普森認為,這並非有意歧視,而是社會歷史演變的必然階段。「在過去,日本女性從未身居高位,自然就不曾踏上相撲比賽的頒獎台,但早晚會有女首相誕生,難道相撲協會還能不讓她頒獎嗎?」
除了體重和年齡分組,業余賽事還成立了女子組,並取消繁瑣的儀式,專註於競技對抗本身。運動員福利等多項制度的改革,讓相撲邁入了現代化改革的行程。專家表示,透過數據精密分析的運動科學能夠改善運動員的生活模式和營養結構,進而提升其成績並改善這項運動的形象。由於許多相撲手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平均壽命較短,這一任務尤為緊迫。一家相撲道場的道場主西木戶說:「我們的首要使命,就是確保將相撲傳承給下一代,吸引更多愛好者就是第一步。」(作者禾特·西姆,魏牟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