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買手機,有錢選蘋果,沒錢買國產。
然而小雷今年看了挺多場國產旗艦手機/平板釋出會,發現以前是「沒錢」買國產,現在啊,那是「沒錢買」國產。
例如上周紅魔釋出的紅魔電競平板Pro,頂配版價格一下子來到了5599元,和256GB版的iPad Air 2024也沒啥區別,而且普通版正選價也要3999元起步,和以前2000元左右的安卓平板根本就不是一個生態席位的產品。
當然旗艦手機也差不多,姑且不論大廠本身,就連iQOO、Redmi、一加這些小弟的旗艦手機也在悄咪咪地逐年上漲,起售價低於3500元就能自稱性價比,那個兩千多元就能買台子品牌旗艦機的日子已經是距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再查一查自己的銀行賬戶,這薪金的漲速是遠遠跟不上消費電子的升值速度......
此時此刻,我只想發這麽一張表情,來表達心中的痛楚。
不過,就像前幾天國足酣暢淋漓地輸給小日子七個球之後,早已經心死的那批網友們吐槽的「別開心得太早,現在這支國足可能是未來十年內最強的國足」那樣。
現在看來,今年這批旗艦手機,也很有可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最有性價比的旗艦手機。
近日,知名博主@i冰宇宙在微博分享了一則訊息: 高通驍龍8 Gen4芯片的價格將較往年上漲25%-30%,每片8 Gen4芯片的價格就要來到220-240美元,按照現在國內1:7.11的美元匯率來算,單片價格就是人民幣1564.05-1706.23元。
(圖源:微博)
無獨有偶,根據數碼閑聊站的爆料,另一芯片巨頭聯發科即將推出的天璣9400旗艦流動平台也要漲價,雖然發哥的旗艦芯價格應該不會像高通驍龍8 Gen4貴得那麽離譜,但就保守估計來看,天璣9400還是很有機會賣到接近高通上一代旗艦驍龍8 Gen3的價格的。
沒錯,旗艦手機又要漲價了!
制程越新,價格越高
想知道為啥今年的旗艦芯片會漲價,那當然還是得從這兩枚芯片的參數開始說起。
驍龍8Gen 4采用了全新的自研Nuvia CPU架構,台積電N3E工藝,曝光出來的工程機上顯示的參數是2*4.09GHz大核+6*2.78GHz大核,搭載了Adreno 830 GPU。
(圖源:高通)
作為聯發科第一顆3nm手機芯片,天璣9400則正選了Arm Cortex-X925超大核,還整合了全新的Immortalis-G925 GPU,號稱效能和能耗比都較上代有顯著提升。
(圖源:聯發科 )
應該不難發現,兩款處理器采用的均是台積電N3E工藝。
除了這倆,蘋果自研芯片也從去年開始用上了台積電N3E工藝,M3、M3 Pro、M3 Max和A17系列自不必說,今年的A18 Pro芯片預計也會采用台積電第二代3nm工藝(即N3E)制造。
這台積電一琢磨:
「不對啊,這錢不能光你們賺,我也得賺一波才行。」
所以台積電漲價了。
(圖源:科創板日報 )
今年6月,台積電針對旗下3nm、5nm先進制程產品進行了第一次調漲價格,其中,相應的AI產品漲價5%-10%,非AI產品漲價0-5%,先進封裝價格將上漲15-20%,預計到2025年,3nm、5nm兩大先進制程還將繼續漲價。
漲價原因就很隨便了,什麽芯片產能比較緊張,所以需要擴大產線啊,什麽上遊材料成本增加,只是為了維持現有的毛利率啊。
當然,高通和聯發科隨時可以表達不滿,我台積電也不是什麽野蠻人,大家不滿意的大可以去棒子那裏找三星代工嘛。
只是從台積電3nm訂單如今這緊俏的樣子來看,各家廠商似乎都沒有什麽不滿的情緒呢。
除了上遊產業漲價,芯片設計費用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成本。
比如高通驍龍8Gen4,這次就從之前的ARM公版架構換成自研Nuvia CPU架構,並且很激進地把兩個大核心頻率提到4.3GHz,據說整個團隊是從果子挖過來的,那麽組建團隊的費用、研發期間的費用還有收購Nuvia的成本,都不會是一筆小數碼。
(圖源:NUVIA )
至於聯發科這邊,雖然沒有自研CPU,但也跟ARM進行了深度繫結,采用了代號Blackhawk的全新CPU架構,其搭載的Cortex-X925超大核效能提升30%以上,AI效能提升41%。當然ARM方面也是收費不菲,整體較往年價格有了比較明顯的提升。
為了能夠占得先機,和蘋果分庭抗禮,這些費用只能說是必要的成本。
新品盡出,爭奇鬥艷
你可能會問了,既然兩家芯片廠商都漲價了,那麽國產手機廠商有什麽對策嗎?
有啥對策?買唄!
不僅要買,還必須得搶正選,要整得聲勢浩蕩,不然怎麽對得起這步步高漲的芯片價格?
這不,也就這兩天的事情,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盧偉冰已經發文宣布小米即將正選旗艦新平台,還對驍龍8 Gen4的三大賣點,「超高主頻、超強效能、超低功耗」進行了全面預熱,預計小米15系列會和這顆新處理器同步釋出。
(圖源:微博 )
當然,聯發科今年也不示弱,要做到同期甚至比高通更早推出自家的產品。
所以藍廠也不含糊,vivo X200系列手機目前已經入網,預計排期為10月,並且可能早於小米15系列,而OPPO Find X8 系列(不含 Ultra)也已經計劃排產,並同樣會搭載天璣9400處理器。
(圖源:vivo )
再算上隨時可能會突擊的華為Mate 70系列,今年10-11月的手機市場想來肯定是熱鬧非常。
不過,這一波處理器價格上漲,再加上今年年初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元器件的一波漲價,這意味著手機廠商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提高。
反正啊,今年旗艦手機漲價肯定是不可避免了。
話又說回來,其實早在小米春季釋出會上,雷軍就曾說過,「小米14成本壓力非常大,這是最後一次3999了」,當時就暗示了小米15系列漲價的訊息,其他主流廠商也都差不多,不斷上升的堆料成本,確實會給廠商們帶來不小的壓力。
(圖源:小米 )
還好,在國內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背景下,我想廠商應該也不敢大幅提高價格,畢竟誰也不想輕易失去寶貴的市場份額。在我看來,小漲個300元,來到4299元左右,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起步價格。
真要是一口氣漲價500元甚至更多,那大夥就又能看到哈耶克的大手發力了。
當然,除了漲價以外,適當的減配也可以有效控制產品成本。
根據微博爆料博主@數碼閑聊站的訊息,目前可以確定部份驍龍8 Gen 4機型中杯影像縮水,主攝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長焦由潛望砍成直立,由直立砍焦段,不會出現今年這種「三倍光變長焦」只是標配的情況。
(圖源:Redmi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像Redmi K70 Pro這種減無可減的長焦配置,或許在這種情況下還更占優一點。
至於最後消費者願意選擇「降配保持同售價」還是「升配同時價格也適度提升」,小雷只能說敬請期待好吧,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還是要牢牢記住量入為出,不要為了換機而換機,如此方為上策。
9月6日-10日,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2024 盛大開幕。聯想、榮耀、TCL、海信、長虹、江波龍、時空壺、雲鯨、追覓、極米、當貝、倍思、綠聯、Insta360(影石)、大疆、徠芬等中國科技巨頭雲集柏林,即將在世界舞台上釋出新品秀肌肉。雷科技IFA 2024報道團前往現場探展,進行全程追蹤報道,敬請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