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馬拉松報名費悄悄漲,如今跑步比打車貴?

2024-12-27心靈
本文轉自【潮新聞】;
上周末,東楚汕頭馬拉松、黃埔馬拉松、宜賓長江馬拉松和東莞馬拉松等賽事剛剛落下帷幕。
緊接著,12月29日,三亞馬拉松、橫琴馬拉松、重慶榮昌馬拉松、上合昆明馬拉松……又有多場馬拉松賽即將鳴槍開跑。
對於馬拉松愛好者而言,年末的賽事根本跑不過來,12月,全國馬拉松賽事數量達數十場之多。盡管賽事密集,但熱門馬拉松的中簽率依然很低。 同時,不少報名者也註意到了一個趨勢:馬拉松賽事報名費正在普遍上漲,讓他們開始重新評估參加馬拉松賽事的成本效益。
賽事不斷增加
報名費悄悄上漲?
今年,全國有多少場馬拉松賽事的報名費上漲?
據時代財經前不久的統計,2024年包括長沙馬拉松、哈爾濱馬拉松、長春馬拉松、寶雞馬拉松、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黃埔馬拉松等在內的國內多個賽事,專案報名費都有所上調,漲幅從6%到100%不等。
其中,哈爾濱馬拉松全馬專案報名費從2023年的150元/人上漲至2024年的200元/人,漲幅達到33%;
寶雞馬拉松半馬專案報名費從100元/人上漲至150元/人,漲幅高達50%;
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普通個人名額的報名費從2023年的150元/人上漲至198元/人,漲幅為32%;
順德半程馬拉松報名費從去年的130元/人上漲至198元/人……
實際上,馬拉松報名費用的上漲並非今年才開始的現象。而馬拉松報名費漲價的預測,七八年前就在跑圈引發過熱議。
一直被跑友譽為「最良心」的上海馬拉松,在保持了10年的報名費後,於2023年宣布全程馬拉松的報名費從100元上漲至150元,讓部份跑友感嘆「是否變了心」。
與前幾年相比,2024年的報名費用上漲振幅和涉及的賽事範圍似乎更廣泛。例如,首次舉辦的2024青島黃金海岸精英賽,15公裏專案的報名費為288元/人,有網友戲稱,這場馬拉松的單價為19.2元/公裏,比打車還要貴。
面對馬拉松漲價引發的爭議,一些業內人士試圖解釋漲價背後的邏輯。
「不是主辦方賺了,是參賽者賺了。」廣東新中體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強在參與南沙馬拉松啟動會後,針對200元報名費引發的跑友投訴,在抖音上釋出了一段影片,詳細解釋了成本問題:「報名費漲到200塊,還有錢賺嗎?肯定沒有。任何一個辦得像樣點的馬拉松,在每一個跑者身上花的成本是300元至500元, 這還不包括政府提供的資源。」
但從影片下的留言看 ,網友們對此似乎並不買賬,有人質疑:「如果真是虧本生意,為何還有那麽多人願意承辦?」
據中國田徑協會釋出的【2023中國路跑賽事藍皮書】,2023年全年共舉辦699場路跑賽事,馬拉松賽事數量(包含半馬)就占了九成,總參賽人次超過600萬。
雖然2024年的賽事總數尚未統計,但資深跑友預測,賽事數量將比去年增長12%至13%,其中第一次舉辦馬拉松賽事的城市至少有15個。預計到2025年,馬拉松賽事數量還將繼續攀升,各地賽事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在這種背景下,報名費和賽事的性價比可能成為跑者決定是否參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是跑不起
而是看性價比
報名費上漲與辦賽成本提高不無關系。 面對大眾跑步熱潮迎來了全新的爆發期,為滿足更多人的參賽願望,不少賽事將規模不斷擴大。
比如,2024年長沙馬拉松賽事規模再創新高,參賽總人數規模增加至30000人,同年太原馬拉松賽總規模從3.5萬人增加至4萬人,即便這樣仍「一票難求」。規模增加帶來的是,從保障到物料等眾多參賽成本直線上升。
在馬拉松報名費用上漲的問題上,資深跑友和普通跑者的關註點也有所不同。
對價格波動,普通跑者顯得更加敏感。
一位愛好跑步的00後女生表示,自己一直想參加幾場馬拉松,感受一下馬拉松的氛圍,但就像買演唱會票一樣,對於這種體驗式的馬拉松,她會選擇那些價格相對便宜、重在參與的比賽。所以報名費過高的馬拉松,對她來說,可能就不會成為首選,「我會根據自己的預算和賽事的吸重力來做出選擇,以確保既能參與到馬拉松的盛會中,又不會給自己帶來經濟負擔。」
相比之下,資深跑友更關心的是中簽率和跑馬體驗感。
12月24日淩晨5時,杭州西溪濕地北門路邊,被霜覆蓋的小草泛著一片銀白。王華山和蔣村跑團的跑友們已經在這裏集結,開啟一周三次的訓練。
有11年跑齡的王華山在2024年完成了6場全程馬拉松和10場半程馬拉松。對一次報名費上漲了幾十元,他並不太在意:「其實不太有感覺。」 王華山表示,跑圈對馬拉松報名費有一定的共識。目前,全程馬拉松的報名費基本在150元至200元之間,而正規越野賽的費用大約是10元/公裏。「這和跑者一年花在裝備上的錢相比,不過是小數目。」
「報名費上漲過快也會給組織方帶來風險。」王華山回憶道,像此前省內某場馬拉松曾突然提價至300元,引發跑者不滿,最終又降回原價。
「跑友們更註重的是感覺和體驗,並不會在意報名費多收了三五十元。」作為蔣村跑團的組織者,王華山和跑友們曾自辦過馬拉松活動,比如3.5公裏的少兒馬拉松,吸引了眾多孩子參與。他們為每個沖過終點的孩子準備了完賽獎牌,即使是最後一個完成的孩子,掛上獎牌時也滿臉自豪。王華山認為,這種成就感對成人馬拉松同樣重要。
「150元到200元的報名費確實不算高,關鍵是服務要跟上、要相匹配。」 資深跑友普遍認為,像上海馬拉松、無錫馬拉松這樣能提供良好體驗的賽事,即使報名費超過200元,他們也會報名。
這一點也得到了馬拉松重度愛好者沈昊澤的認同。自2015年起跑馬拉松的沈昊澤,已參加了百余場賽事,包括波士頓、倫敦、柏林、芝加哥、紐約和東京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是名副其實的「六星跑者」。
沈昊澤認為,國內馬拉松報名費相對於主辦方提供的服務來說並不算高,國內賽事的商業化運作程度與國際賽事相比也較低。
他指出,波士頓、紐約等國際馬拉松報名費基本在300美元左右,且難以中簽,而國內報名費基本在100元至200元之間,按照參賽包、完賽包及賽事配套服務計算,這樣的費用並不算貴。
「如果服務好、質素高的賽事,可以接受報名費上漲,但無法接受起點終點區域賓館價格暴漲。」 跑友「璡-11」提出的另一個漲價問題得到了眾多人的共鳴。
近年來,隨著馬拉松賽事的增多,比賽期間酒店價格暴漲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比賽期間訂賓館就像開盲盒。」王華山也很感慨,這是眼下跑圈裏大家提及比較多的話題。每次,王華山都會根據以往賽事舉辦時間提前預訂,以應對臨近比賽酒店價格暴漲的問題。
這筆經濟賬, 究竟怎麽算
隨著報名費上漲,越來越多人開始關註馬拉松資金的去向。
在探討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舉辦一場馬拉松賽事需要多少成本。
據業內人士介紹,國內馬拉松賽事的辦賽成本支出主要包括賽道建設、人力成本、裝備補給、安保、醫療等競賽營運,賽事直播、賽事宣傳等賽事行銷及賽事獎金等各個方面。 不同規格等級的賽事會有所差異。
通常,辦賽成本與比賽規模成正比。雖然難以給出確切數碼,但可以肯定的是:馬拉松比賽成本絕不低廉。
那麽,為何全國眾多城市仍競相舉辦馬拉松比賽?
這背後便是馬拉松帶來的經濟效應。
經濟學上有個「馬拉松周期」,指的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後,以馬拉松為代表的路跑賽事會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有相關人士透露,國內馬拉松賽事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大類——報名費、政府補貼費用以及贊助費用。
一二線城市的馬拉松賽事,參與人數大多在2萬人到5萬人之間,報名費在20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
贊助費用的計算略顯復雜。大家比較熟悉的分類有冠名贊助商、官方合作夥伴、贊助商和供應商等。
有財經媒體觀察到,今年無錫馬拉松,還多了頂級合作夥伴、專項服務商和官方合作酒店的title(頭銜),像上海馬拉松,還多出物流服務商、保險服務商、官方指定能量膠合作商和官方指定攝影服務商等分類。
算下來,一場馬拉松至少有超過10家贊助商。有專家算過,一般冠名商的贊助費千萬元起步,合作夥伴則需付出500萬元至800萬元,贊助商的費用通常是兩三百萬元,供應商百萬級別就可以擠進來。
這麽一比,報名費占比其實是很小一塊。
但除了這些經濟效益外,馬拉松賽事產出的帶動效應——拉動旅遊,帶動當地消費、傳播城市文化等,是很多地方堅持辦賽的主要原因。
相關研究顯示,馬拉松賽事的外地參與者對吃、住、行、遊、購、娛等間接消費的帶動比例高達1∶13。
比如年年舉辦漢馬的武漢,據組委會不完全統計,已有5.3萬人次遊客因「漢馬」來到武漢。
2024無錫馬拉松,估算產生經濟效應約2.8億元,其中餐飲、住宿分別產生經濟效益1.27億元和1.17億元。
12月1日開跑的2024杭州女子半程馬拉松,作為國內首個環西湖跑的女子馬拉松賽事,共有8000人參加。西湖元素與女性力量的結合,使賽事與城市文旅深度融合。
一人跑步、多人消費,從「參賽」升級為「旅遊」。 顯然,馬拉松賽事不僅僅是參賽,更是創新了體育消費新場景。
這條42.195公裏跑道上,隱藏著巨大價值。如何為跑者提供更健康、更公平的參與方式,為賽事尋找更可持續的營運模式,是需要大家共同思考的問題。這不僅關乎馬拉松賽事的長遠發展,也是對城市文化和體育精神的傳承與創新。
潮新聞 執筆 朱平 沈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