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雙方互指對方撒謊,選戰氣氛日益激烈,美總統候選人辯論「火力全開」

2024-09-12心靈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王逸 柳玉鵬】當地時間10日晚,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哈裏斯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費城展開首場電視辯論。雙方圍繞美國經濟、移民、墮胎以及俄烏沖突、巴以局勢等問題展開激烈的交鋒。現場兩人火力全開,頻頻指責對方「撒謊」。在辯論結束後,雙方都聲稱自己「贏了」或「這是自己最好的辯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哈裏斯一次又一次地用尖銳的言辭攻擊特朗普,讓特朗普陷入守勢。現在距離11月5日大選投票還有不到兩個月,有分析認為,美國兩黨在選戰中的互相攻擊將更加激烈。英國【金融時報】稱,無論如何,美國無法擺脫頑固的兩極分化。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11日稱,特朗普和哈裏斯之間的電視辯論是「又一場表演」。這「就像在鐵達尼號上舉行的拳擊比賽」,「比賽的結果毫無意義,因為離冰山(撞擊)還有15分鐘」。
辯論結束時沒有握手
哈裏斯走過與特朗普之間相隔的六英尺距離並伸出手說:「我們好好辯論一下吧。」特朗普說:「很高興見到你。祝你玩得開心。」CNN稱,這是哈裏斯和特朗普在費城國家憲法中心舉行的首場電視辯論開始的一幕。這場辯論以握手開始,但並沒有以握手結束。報道稱,在整個辯論過程中,哈裏斯幾乎一直在向特朗普發起攻擊,特朗普則從頭到尾都在應戰。對於特朗普一直不願承認自己在2020年大選中失敗,哈裏斯說,特朗普「已經被8100萬選民(2020年美國大選中投票給拜登的人數)解雇了」,「我們非常明確這一點,但他很難接受這一點。」而特朗普只是用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此前的贊揚為自己辯護。

當地時間10日晚,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哈裏斯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費城展開首場電視辯論。圖為美國納士維民眾觀看電視辯論轉播。(法新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哈裏斯顯然在上台前就有一個明確的策略:讓特朗普失態。為此,她幾乎在每個議題中都說出旨在激怒對手的尖銳話語。在辯論中,特朗普稱「這個國家的犯罪率高得驚人」,攻擊拜登政府應對不力。哈裏斯立刻將話題轉到特朗普面臨的眾多起訴:「我認為,對一個曾因國家安全罪、經濟罪、選舉幹預而被起訴,且被判犯有性侵犯罪的人而言,這真是太有趣了。」對此,特朗普稱,這些起訴都是出於政治動機。「所有這些案件都是他們針對政治對手發起的……這是司法武器化。」他說,「他們談論民主,說我是民主的威脅,但他們才是民主的威脅。」
美聯社稱,哈裏斯的話語激怒了特朗普。他對哈裏斯進行「毫無節制的人身攻擊和威脅」,而這正是特朗普的顧問們在辯論前竭力阻止的。特朗普威脅稱:「如果她當選,那將是我們國家的末日。」
「他在撒謊。」「她在撒謊。」在辯論現場,兩人火力全開,頻頻指責對方「撒謊」。對此,美國各媒體網站加強了即時事實核查。【華爾街日報】稱,哈裏斯和特朗普均在辯論時故意歪曲對方的立場。比如,在墮胎問題上,特朗普聲稱,民主黨的政策「將允許在整個懷孕期間墮胎」。【紐約時報】的報道列舉了兩人說的「假資訊」:哈裏斯錯誤地誇大特朗普任職期間的經濟問題,她說:「特朗普給我們留下了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失業。」特朗普指責哈裏斯防範非法移民進入美國的措施不力,「他們(指非法移民)甚至吃美國人的寵物,他們吃狗和貓」。在社交平台上,特朗普有關「他們在吃狗」的說法立即沖上熱搜榜,引發網友激烈爭論。
「誰贏了這場辯論?」
「誰贏了這場辯論?」在辯論結束後,CNN對選民進行的一項快速民意調查顯示,63%的人認為哈裏斯在辯論中占有優勢。不過,【華盛頓郵報】在辯論後對威斯康辛、佐治亞、賓夕法尼亞等搖擺州選民進行的訪談顯示,選民對兩人表現孰優孰劣看法不一。不少選民表達了對此次大選的失望,有人說「辯論令人沮喪」,有人表示「不想給兩人中任何一人投票」。
據英國【衛報】報道,哈裏斯在辯論後向支持者發表講話時稱:「今晚,我向美國民眾陳述了利害攸關的事情……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特朗普10日晚則突然現身當地的媒體中心。一大群記者立即圍住特朗普,有人問他為什麽來到媒體中心,特朗普稱:「這是我最好的一場辯論。」BBC稱,如果特朗普真的這麽自信,他就不會覺得有必要親自到媒體中心說出這番話了。報道稱,在6月與拜登的辯論後,特朗普並沒有出現在媒體中心發表講話。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當天還在社交平台上發帖稱:「我認為這是我表現最好的一場辯論,尤其是因為這次辯論是‘一對三’!」報道稱,特朗普競選團隊發言人指責美國廣播公司兩位主持人在辯論中只對特朗普的話進行「反駁」。
美國【國會山報】稱,在辯論後,哈裏斯競選團隊聲稱「已準備好在10月進行第二場辯論」。對此,特朗普在接受霍士新聞網采訪時表示:「她想進行另一場辯論是因為她今晚輸了。」他稱會考慮再進行一次辯論,但前提是辯論「在公平的網絡平台上進行」。
【紐約時報】稱,辯論結束後,經過剪輯的辯論短片在美國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展開了第二場較量。讓民主黨興奮的是,在世界上擁有約3億粉絲的美國歌壇巨星泰勒·斯威夫特10日晚在辯論後宣布支持哈裏斯。斯威夫特在社交媒體Instagram發文稱,她將投票支持哈裏斯,因為哈裏斯正在「為權利和事業而戰」。CNN稱,斯威夫特的最新表態給予哈裏斯「至關重要的支持」。
「希望美國政客停止這樣做」
10日,各大國際媒體都十分關註特朗普與哈裏斯的辯論。不過,兩人除了在巴以沖突、俄烏沖突等國際焦點問題上互相攻擊外,並未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CNN稱,在談及加沙沖突時,特朗普聲稱,如果他還是總統,這場戰爭就不會發生。他還反復提到哈裏斯「憎惡以色列」。哈裏斯則反駁稱,她「在整個政治生涯中都支持以色列」。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重申「結束這場戰爭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但他沒有具體談及如何結束這場沖突。哈裏斯則稱,普京是一個「會把你當午餐吃掉的獨裁者」。美國CNBC稱,哈裏斯還指責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實際上打擊了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但同時,她批評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太軟弱」。
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大選是美國的內政,對於大選言論我不做評論,但是我們也反對美國大選拿中國說事。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1日表示,特朗普和哈裏斯在辯論中多次提到俄羅斯總統普京,並利用他的名字作為國內政治鬥爭的工具,「希望美國政客停止這樣做」。對於特朗普有關打電話結束俄烏沖突的說法,佩斯科夫稱:「這樣的電話不可能結束烏克蘭沖突。我們一再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美國不放棄其將烏克蘭作為消耗品的政策及試圖遏制與俄有關的一切。」
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當天嘲諷稱,美國兩黨候選人之間的電視辯論是「又一場表演」,「他們說過的話,隨後又立即否認。」紮哈羅娃還稱:「美國正在走向災難,而其他國家正在努力拯救(世界)。」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稱,目前距離美國大選僅剩不到兩個月,歐洲盟友從應對特朗普式的「噩夢場景」(新的貿易戰、拋棄烏克蘭、結束北約)轉變為有了一絲希望。不過,報道提醒稱,盡管哈裏斯開始占優勢,但歐洲期待延續與美國之前的關系是愚蠢的。英國【金融時報】11日稱,無論誰在大選中獲勝,美國都無法擺脫頑固的兩極分化。就目前而言,美國的選舉敘事正在發生變化:美國的動蕩是可以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