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可能性:
1,當遇到有人被貶低的情景時,意識到,自己也在不知情情況下,經常被貶低,於是就會難受。
這種心裏回路很可能來源於對自己社交能力本身的不自信,以及潛意識中認為自己的人設並不穩固。
2,幼年的各種規訓導致自己非常在意他人評價,所以對負面評價,無論來自於誰,都會難受,而遇到類似情景,首先會代入被評價者,產生認知共情,預設被評價者知曉被貶低後,會因此痛苦。
這往往需要社交分層,降低自己對外部評價的敏感度,以及進行共情(在陌生人身上)的遏制。
3,在認知中,沒有把「批評」、「被評價」和「貶低」、「看不起」分清楚,錯誤的預設「貶低」也是一種「客觀的評價」,這就會賦予「貶低」正當性,並因此的相信「貶低」,這時候就可能由於相信了,所以覺得被評價者低人一等,因而產生憐憫和交織期間的難過。
「貶低」並非客觀,而只是情緒的攻擊和踩踏而已。
4,每次意識到這個社會中,並非如應然所說的平等、包容,而是實然上有大量的偏見、歧視、傲慢和淺薄,那麽一直被規訓的很信任「應然」的人,也會出於【規則類怪談】而恐懼、失望、難過或者悲憫。
以上。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