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在心理咨詢(治療)過程中,是否可以向咨詢(治療)師詢問聯系方式?

2019-11-20心靈

北京心之愛心理咨詢師,趙懷民老師:
當你第一次咨詢後,你的咨詢師有沒有和你一起探索一下你想獲得咨詢師聯系方式的主因是什麽?還是他直接就拒絕了,根本沒有和你澄清主因,探索其背後隱藏的資訊?或者你的咨詢師有沒有和你一起澄清對心理咨詢的理解和對心理咨詢正向的期待?

假如沒有的話,你的咨詢師也許有他的考慮和咨詢計劃。但就目前來講,你的咨詢師至少失去了一次了解你內在動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協助你看清在此點上你存在的盲點和需要成長的方向。

至於你想獲得咨詢師聯系方式的主因,我猜想首次會面後,你對咨詢師的介入有正向的體驗,想獲得他的聯系方式,以備不時之需。在自己遇到事情時,好及時的獲得幫助。

假如是這樣的話,這正說明你傾向於依賴他人,淡化自己的慣有模式。而這個模式正是在咨詢中必須要觸及的核心部份。

咨詢中, 咨詢師對來訪者不輕易給予聯系方式的主因就是培養來訪者涵容與困境以及負面情緒共處的能力。 雖然很痛苦,但這是來訪者發展自身資源走向獨立與成熟的必經過程。

我記得自己在國外時,有時是笑著去咨詢的,卻哭著回來,甚至一周的時間都處在郁悶的狀態中。那個時候,我覺得咨詢師很絕情,一點人味都沒有。直到自己成為咨詢師後,才對此設定對來訪者自身的成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接納。

咨詢師不輕易給來訪者自己的聯系方式也是對咨詢師的約束和對來訪者的保護。 來訪者進入咨詢,是非常脆弱的,內心是混亂的,分不太清哪些對自己有益,哪些沒有,極容易被一些職業操守不夠堅決的咨詢師所利用。沒有咨詢外的社互動動,來訪者就避免了很多被利用或被侵害的機率。即使有了這樣的設定,咨詢師侵害來訪者的案例還是會出現,但已大大地減少了案情的發生。

咨詢師每天聆聽大量的心酸事,是一個耗神費力的工作,急需自身的空間和足夠的時間來恢復體能和技能,為來訪者提供高品質的陪伴和服務。 假如來訪者頻繁的資訊和電話可能會破壞咨詢師的自我界限和自我修整的時間,從而影響陪伴或咨詢的質素。 不輕易的把自己的聯系方式給予來訪者實是對咨詢師自身的保護。

事實上,你的提問看似簡單,但並不是Yes or No 的回答,中間涉及的內容非常多。

在國外,除了正規的心理咨詢機構以外,個人專業註冊的心理咨詢診所也很多,咨詢師把個人的聯系方式留給來訪者也很常見,但也是在一定界限的範圍內具體實施的。比如,是為了便於溝通預約,請假,更改時間,或突發事件的應急需求而設定的;也有可能來訪者周圍的人力資源非常少,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一個咨詢外的傾聽物件。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給咨詢師留言,寫信或email,咨詢師一般不需要回復或者咨詢師按照事先的約定有選擇性的回復。有的時候,咨詢師視情況會考慮是及時回復還是延後回復,以免自己的介入有拔苗助長的傾向,自己的喧賓奪主會剝奪來訪者培養自身涵容困境的能力。

當然,對於一些可能會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來訪者,咨詢師會和來訪者有個事前的約定,在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沖動前給咨詢師打電話,咨詢師的及時介入,會避免一些傷害的發生。

國內的咨詢行業還是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咨詢的規定還不是太完善,一些咨詢機構的從業人員是否達到專業的職業操守還值得考核。公司不給予或不支持咨詢師把自己的聯系方式給來訪者是一種職業的操守。

對於不在固定心理咨詢機構工作的咨詢師,固定的地點也經常變化,所以給來訪者留有聯系方式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當然國內有心理咨詢師助理協助咨詢師和來訪者的溝通,這有點類似國外正式咨詢機構的模式。 這樣的設定也避免了咨詢師和來訪者咨詢後的會面和聯系,既約束了咨詢師,也保護了來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