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純愛退場,全員惡人的愛情來了

2024-09-28心靈

國產愛情劇正在拋棄愛情。

或者說,正在剖解「愛情」這個詞,將它從我們熟悉多年的浪漫主義、童話偶像情結裏扯出來,剔除這個詞語多年來被塗裹的亮色和彩色外衣,露出它陰暗、脆弱和黏稠的一面,血淋淋地袒裸著。

近期開播、宣稱「向所有純愛戰士致歉」的都市愛情劇【半熟男女】裏,沒有任何一個角色在感情裏絕對忠誠。

熙熙攘攘的城市迷宮裏,他們互相躲藏、試探和拉扯,各懷鬼胎,問心有愧。看似自由的男歡女愛,背後都藏著各取所需的心機,或是一念之間的背叛,幾乎「全員惡人」。

以劇中男性角色瞿一芃為例,他與幾個月前另一部國產劇【玫瑰的故事】裏的方協文一起,成為了年度「渣男」代表。二者人設也類似:自卑且自負,敏感多疑,在感情裏極端且不真誠。而瞿一芃相較於方協文又「更勝一籌」:一心想做「鳳凰男」,腳踏不止一只船。

瞿一芃

【半熟男女】在播出前就大喊警示「純愛戰士慎看!」所謂「純愛戰士」,即在愛情裏對純粹性的要求極高,容不得半點道德瑕疵和灰塵。原著作者則給小說取名【這裏沒有善男信女】,簡單直了,將愛情裏的忠誠、堅定,等價於良善和某種信念。

對愛情法則缺乏信念的人,毫不猶豫地擁抱現實法則,比如光明正大的「門當戶對」,或是暗中計謀的「攀附」之欲。故事裏,形形色色的男女為滿足自己內心或現實境遇裏的缺失,因為寂寞、誘惑或欲望,互相推拉、試探、隱瞞,深深淺淺的心思和算計。這些感情裏最忌諱的失德,包裹著那一點柔軟的、轉瞬即逝的心動,也撞擊著長久相處積累的感情和留戀。

這部劇將一個終極論點拋在了台面上:如果削弱道德占比,僅隨心所欲地去愛,愛情的模樣還可能是美好的嗎?

道德是維系一段感情的必要因素,還是阻礙?

「渣男」「渣女」的煉成

作家金宇澄曾在接受【十三邀】訪談時,對「渣男」這種詞匯表達了不解和批評:「人本身是非常復雜的東西。這麽復雜的人性變化,用這麽低能的一句話去涵蓋它,真的是太幼稚,太可憐了。」

節目播出後,金宇澄毫無意外地招致了討伐。甚至有一種批評聲是:沒準金宇澄自己就是或曾經是「渣男」,才會為這種「道德敗壞」的身份「洗白」。

其實只需關註語句的表面意思本身即可。這位年過七旬的作家之所以認為此類概括讓人顯得「可憐」,是因為在本可以具有充分緩沖地帶的道德情感境遇裏,一個人主動選擇了單一的受害者立場。

金宇澄對「渣男」這種詞匯表達了不解和批評

若概括【半熟男女】裏幾位主角的行為,幾乎人人都是「渣男」「渣女」。腳踏兩只船、互相出軌、移情別戀、為攀富貴玩弄感情者……從道德角度論,人人都是加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

而「渣男」「渣女」「海王海後」這樣的詞匯,自其發明初期到大面積傳播,其承載的功能更多是便於概括和情緒發泄。在親密關系裏,當人們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自我保護和反擊是一種本能,其中就包括情緒發泄與道德審判。

看不見的台面之下,人人都在提防遇到「渣男渣女」,但我們自身是否也可能在某個瞬間變得「渣」?我們是否也會「本能」地用人性的復雜性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劇中,「腳踏兩只船」的何知南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妥。她內心的另一個人格在試圖喚醒她:「被兩個人喜歡沒有錯,但你享受就渣了」。但世俗裏的何知南也會對自己承認,「被兩個人爭奪,讓我感覺被在乎了」。

「腳踏兩只船」的何知南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妥

人很容易用「渴望被愛」來解釋自己背德的行為,這似乎是用一種心理或情感的脆弱來做掩飾。也像劇中千方百計想要攀上富家女的小鎮青年瞿一芃,從他的視角,自己出軌、撒謊,都是因為自己在這個名利場社會裏不被尊重。他渴望被人「看得起」,渴望被愛——難道,也是一種錯嗎?

一些行為的初衷也許並不是傷害他人,但又的的確確給他人帶去了傷害,在這種兩難情境下,人真的可以毫不猶豫地作出利於他人的選擇嗎?

如果對我們自己的心誠實,是否必然會在感情裏滑向道德低谷?

在各種精準踩中荷爾蒙的浪漫主義故事感染下,我們曾經相信愛能讓人變強大。它讓人甘願付出,讓人願意去冒險。但事實上,愛情反而常常映照出個人內心深處的脆弱面。

英文裏,「愛上了」是「fall in love」,是一種墮落而非上升。我們跌進孤獨和欲望深處,無法自控地沈溺。

重視感情裏的忠誠,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防止這種沈溺。「門當戶對」和條件匹配可以在一段關系裏註入理性和審慎。而理想的愛情,就是感性與理性的完美平衡。

劇中「全面發展的六邊形戰士」韓蘇

【半熟男女】裏,瞿一芃是過分理性的代表。他在「攀上富家女」這件事上目的性極強,甚至戀愛本身也是為了改變自身階層服務的手段。這號人物看上去完全沒有心,更妄談感情。

而女主角何知南又過於感性。在感情裏,她過於隨心所欲,理性道德層面卻不夠堅定。她身處一段關系裏時對別的異性動心,且毫不收斂這份動心。

也許需要承認的是,當人們遇到愛——無論那是假象還是真實,被激發出來的也許不是勇氣和力量之類的東西,反而是內心深處的脆弱面和攻擊性。

比如貪婪、欲望和趨利避害的本能。「普通女孩」何知南渴望被愛,渴望在多多益善的愛裏享受獨特性;已婚老男人周斌渴望年輕女孩的肉體,渴望掌控弱者的權力感,為此謊言遍天飛;職業女性韓蘇也渴望一段忠誠和穩定的感情,可當發現自己被背叛後,她也會產生報復的欲望。

周斌

人們因獨特性而具有吸重力,也因獨特性互相傷害。這是愛情的脆弱之處,但也是愛情的魅力所在。

正如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繆塞說:「男人會欺騙、背叛、泄密、偽善和傲慢無禮;女人都很做作虛偽、不誠實……但是這不完美的兩者結合起來卻是人世間一件神聖而莊嚴的事。」

愛情,它是一個神話。我們可以去演繹,可以去欣賞,但別想著活在神的世界裏。

愛情神話

【半熟男女】不是近幾年第一部戳破愛情神話的國產影視劇。

去年,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豆瓣8.2分電視劇【裝腔啟示錄】,同樣將敘事焦點對準都市裏互相拉扯、試探的男男女女。他們沒有純愛的幻想,但他們會誠實面對自己的私心和欲望。同時,他們對愛情沒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能在混沌現實裏互相提供支撐和某種力量,就已足夠讓兩個人走到一起。

【裝腔啟示錄】劇照

誘惑、欲望、寂寞等等讓「不德」趁虛而入的情緒,在或許原本就不夠堅定的心理堡壘裏橫沖直撞,最終指向供我們所有人躲躲藏藏的道德曖昧性。

這種「道德曖昧」,與浪漫主義文學史上的道德邊緣化完全站在對立面。前者是由於現實掣肘和世俗心思過多,後者,如【鐵達尼號】或【廊橋遺夢】裏那種超脫世俗的浪漫邂逅,反而是摒除世俗限制、聽從內心激情的感召。

不過,多年後,人們才恍然大悟,【鐵達尼號】裏男女主角的愛情,其實也是背德的婚外情。由是,又一輪逆時代的道德價值批評湧入。

一個有些「反現代性」的事實是——在今天,道德在愛情裏的地位似乎更高了。

【鐵達尼號】劇照

於是,對人性的其中一個面向做出道德評判變成一件容易的事。網絡平台上,鋪天蓋地的「勸分」大軍,湧入僅有只言片語的聊天記錄或感情分享帖評論區。節日不送禮、回復資訊不及時,就足以被審判「該分」,仿佛親密關系裏的人只是商品,可以隨時退換。

旁觀他人愛情,往往只看到互相對弈的棋局,看到的是數據化的雙方得分和失分,但棋局之外的談笑和哀樂,都不在觀眾視線範圍內。

但似乎的確,越來越多人預設,只有樂而毫無「喜怒哀」的親密關系才值得自己走進。結婚率整體下降的社會背景為這種道德潔癖做出了呼應:如果不是足夠純粹的、毫無瑕疵的愛情,寧肯不要。

然而,忠誠的命題之下,同樣埋藏著令人失望的可能。近幾年知名度較大的國外家庭題材電影【婚姻故事】和【意外墜樓的審判】,都呈現了「承諾」之下更長遠的隱患。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後,還可能面對更棘手、更難以脫身的人生命題。

愛情只需要發生,它屬於兩個人相望的一瞬間。長期的感情、婚姻,則需要經營,需要用心和用腦,也需要物質支撐。

從這個角度看,愛情並不是難事。兩難的是人們對它的定義和期待。

【婚姻故事】劇照

這並不是要求我們放低自己的道德標準,恰恰相反,我們的道德準則,不應該被愛情「汙染」。

在古希臘哲學家們對愛情的思考與解說中,愛天然包含欲望、嫉妒等等「人性陰暗面」,現代社會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更外因性的虛榮、勢利等因素,於是誕生了「鳳凰男」「撈女」等詞匯。概念用以概括行為,但無法概括人生。

幾個月前轟動一時的「胖貓」事件,被概括為「撈女」和「舔狗」的故事。追求心愛的人就是「舔」,為愛人付出和讓步就是「戀愛腦」,二者都代表自我的迷失,與今日提倡的「愛自己」式個人中心主義背道而馳,因而被嗤笑,被鄙夷。

社會主流思潮對愛情的提純和醜化同時發生了。資訊時代,在種種「不美」的愛情故事的沖擊下,人們一面歌頌絕對純凈的愛情,因為它越來越顯得稀缺;一面對摻雜半點瑕疵的感情難以容忍,要求關系裏的絕對公平與透明。

當人們對愛情不切實際的信仰和期望一點點破滅,緊隨而至的是對愛情的唾棄與嗤之以鼻。如今,輕視愛情甚至反對愛情成為某種時代主流。愛他人的分量遠遠讓位給「愛自己」,一個將愛情看得太重的人,無論在道德上還是在審美上,都被放置在了鄙視鏈底端,為了追求愛情付出的心力更是可恥的。

時代情緒在提倡「自愛」,並認為充分地愛自己是愛他人的前提。可愛情的本質,就是一種人格深處缺失的彌補,是一種「忘我」。

人們沈迷其中是因為忘我,但經歷傷害和痛苦,也是因為短暫的忘我。

抽絲剝繭之後

愛情的魅力之一,在於完全排他的獨特性與唯一性。在這個擁擠的世界裏,我唯獨看到了你,你也獨獨看到了我。愛情發生的瞬間,個人價值得到最大程度地滿足,對大部份普通人而言,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滿足。

而那些三心二意的、朝三暮四的曖昧和試探,在審美上就與愛情背道而馳了。傳說中的「純愛戰士」們渴望被「堅定選擇」,甚至更古典地,渴望一生一世一雙人。這沒有錯,只是它不能不把人性和復雜的現實處境考慮進去。

真正的愛是依附於日常和世俗發生的,我們沒辦法忽略復雜的現實,反而去發明一些更復雜的理論和公式來提純愛情。這實際上是在拒絕真實的感情。

【半熟男女】的原著作者柳翠虎在接受采訪時形容:「都市裏的愛情其實很像綠化帶裏的花,它很鮮艷,但是它也有城市應該有的汽車尾氣和灰塵。」

利益和算計、防備和試探,不公平的付出,以及永遠辨不出來的「輸贏」,這些東西看起來很狼狽和汙糟,但它們是生存在這個環境裏生長並活下去的必要痕跡。

「互相劈腿」的何知南和瞿一芃,也會在與前任分手的時候真情實感地流淚。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痛。雖然,在道德審判者眼裏,這些都大概是「鱷魚的眼淚」,但對他們自己而言,只有在那一刻撕扯的痛感裏,愛情才真正來到。

韓蘇和瞿一芃

這就是愛情的本質,不是偶像劇裏冒粉紅泡泡的甜,而是刺穿我們內心最脆弱那部份的銳利。

只要一個人還有心,哪怕已經被大面積汙染,他依然可能被刺痛,可能發生感情的波動。浪漫主義的本質,就是將那一點點激情和感性提純,放大到足以覆蓋人在現實境遇裏的冷漠和脆弱。

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我們選擇去愛,就要接受受傷的可能性。因為它極大概率是理性控制之外的、防不勝防的,也可能是短暫的和充滿危險性的。

愛情是【花樣年華】裏周慕雲與蘇麗珍在深夜她拾階而上之前的剎那對望,是【兩小無猜】裏還不懂愛的兩人互相說「敢」的一瞬間,是【色·戒】最後從王佳芝紅唇間咬牙擠出的兩個字「快走」,甚至是背德文學【安娜·卡列寧娜】裏有夫之婦和年輕軍官在火車上偶然發生的剎那對望和震顫。

【安娜·卡列寧娜】劇照

有時,愛情的發生,短到還不夠進入道德審判的維度。可有時,它與世俗道德的相斥性,又恰恰證明了它的純凈性。

真實世界的愛情絕不是神聖的,反而是凡俗的,甚至是落灰的。真實世界的我們,不像電視劇裏那樣必定有「官配」,也不能被許諾「受傷後一定會得到撫慰」。

對大部份親密關系而言,百分百的、純粹的公平是個偽命題,總有人付出多一點,在意多一些。同理,不假思索地接受對方的全部也是偽命題。在一次次體驗、質疑的過程中,我們漸漸靠近真實的自己,也漸漸攢聚起生命的多維度和厚度。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永舟

編輯 | 吳擎

值班主編 | 趙靖含

排版 | 風間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