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比較殘酷的事實——大部份人在青春期並沒有很健全的獨立人格。
尤其是多數被家庭秉承著傳統打壓式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對自身的認可度極低,說話做事充滿了自卑和不安。
而且由於統一路徑的前 12 年專註教育的塑造,這些人基本都是被「好好讀書,考上了好大學什麽都會有」洗腦教匯出來的。
於是這最寶貴的需要 多多接觸世界多多實踐檢驗建立健康良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的時間被錯過了。
這些年輕人們 嚴重缺乏做成事的經驗,缺乏對世界的認識,缺乏對自身的認可。
這會導致這些人對自身的存在感和價值感沒有一個穩定良好的認識。
剛到大學,會有一個 終於擺脫束縛 的報復性欲望釋放階段。
包括但不限於消費、遊戲、作息、戀愛等。
校園裏都是同一年齡段的年輕人,空氣中彌漫著荷爾蒙氣息,再加上身邊夥伴都陸續有物件了,自己開始著急,開始想「隨便」找一個搭子先體驗一下個中美好。
對於沒得吃的人來說,先吃上一口才是當務之急。
於是一個著急的不成熟的人遇見了另一個著急的不成熟的人,大家都是一樣的懵懂無知,關系裏充滿了自卑、焦慮、恐懼、不安、猜疑。
而相對來說,考公考研上岸,可能是這些人截至當前為止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大一件 做成事 的經歷。
這種經歷本來應該是在幾歲時就透過勞動、耕種、社會實踐等方式體驗過的,一直被延後到了大學畢業階段。
他們終於透過這件事情體驗到了透過 腳踏實地積累從而獲得成功 的快樂,由此肯定了自己的價值,感受到了自身堅實的存在感。
於是之前不成熟的關系就成了一個自己曾經如此失敗的見證者,是亟需被撇棄的。
這就是對這個現象的解釋。
其實不僅是現代,這個本質的原因可以一直回溯到遠古時期,只不過是將考公考研上岸替換成創業成功、科舉中舉、當上部落首領、成為猴群領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