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遇到過一樣的問題。
一開始我是把工作與生活分得特別開的,就是八小時外只當閑魚,八小時內允許摸魚。
後面持續了一段時間,發現效率上不去,進而做出來的東西也很差,反而容易影響自我評價,失去了在工作中的成就感。
我的樂趣是什麽時候重新找回來的呢?是因為前陣子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篇回答,說的是過度歸因效應,它的意思是,當外部動機(比如獎勵、命令)過於充分時,當事人傾向於把行為歸因到外部動機上——認為自己只是為了掙錢或者服從命令。
如此,內在動機便被忽略或轉移,當事人也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享受活動本身的樂趣。
比如原本我們打遊戲的動機是興趣,工作的動機是為了掙錢。但有一天,當打遊戲變成了工作(主播),我們很容易開始把玩遊戲的動機視為掙錢,而不再是興趣。
於是,我們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純粹地玩遊戲,享受遊戲本身的樂趣。而如果外部動機過於強烈(比如贏的次數越多,錢越多),我們還會覺得被動和有壓力,會變得急功近利,想速戰速決,早點領錢。
等有一天,我們玩遊戲唯一的目的變成了掙錢,玩遊戲就不會讓我們感到快樂,甚至還可能讓我們心生厭惡。
於是就陷入了一個僵局:做自己喜歡的事很爽,但是不掙錢;可是當把自己的愛好變成工作後,我們又很快感到厭惡。
直到後來我不再把搞錢當作唯一目標,而是會享受工作本身的樂趣,把它當做是對我能力的一個證明,這時候開始我反而就不覺得累了。
可能這聽起來很虛,但是從內在重新構建動力遠,卻是切實有效的。
此外,幸福感降低時,應該給自己生活加點甜。
我的幸福閾值不高,如果平時忙,我周末也會給自己加餐,煲煲湯,外面吃吃飯什麽的,也會趁著周末,給自己買新的,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且我是一個很擅長去挖掘與制造生活裏的小驚喜小確幸的人,就是說不管環境多糟糕,總能找到快樂的點。
這體現在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別看錢到我手裏只進不出,但對生活質素很講究。
回家我會給自己點香,什麽檀香、沈香、印度香…
睡前會用單方精油與基礎油調和,進行按摩,冬天還會有精油球泡腳。
會給自己身體乳兌護膚原料。
會給自己煲各種養生湯。
會半個月換一次床單被,讓整個被窩都是陽光的味道。
會把家裏衛生搞得幹幹凈凈,看起來自己也覺得舒服。
會每天早上聽書,也會經常聽音樂……
會把自己項鏈拆了,給自己做小首飾……
也會閑來無事時把梳子整成這樣……
可能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總是懶洋洋的,懶得跟別人計較,也懶得去攀比。
所以真相可能並不是我擁有的東西比別人更多,只不過是我的心比別人富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