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平時不聽嘻哈,曲上沒法專業,這裏只聊一聊歌詞裏的背景,想看編曲賞析請出門右拐。
摘自我本人的朋友圈。
說實話,那時候我真沒想過在兩個月後這首歌能火遍全國,只是忽然在音樂app的日推上聽到了這首歌。
像我這樣年紀大了,只能聽點兒英倫民謠小快板兒的使用者,其實看到這個歌名我是肯定會抗拒的。
80後應該還會有印象,那個時候disco在我們這裏還不叫disco,而是叫「迪士高」。
一首叫做「野狼迪士高」的作品,很容易讓我聯想起小時候在街邊看到的五彩玻璃門,粗糙的兔女郎海報,壞了也沒人修的小綠燈,浮誇的大燈牌,偶爾還有幾個字的偏旁部首滅了掛在那兒。
那是我從小就想逃離的,東北文化的一部份。
但沒來得及切換,前奏那標準的東北話就抓住了我的耳朵。
畫個龍,燈球兒,郭富城,往前遊,胯胯軸,竄天猴。
我能把當年的東北迪廳在腦海中完美還原,真不是因為小時候因為好奇總盯著看(大霧),而是這個歌詞寫的太有生活了。
我邊聽邊樂,一不小心就迴圈了一中午。
離開東北多年,那些當年讓我極度反感的東北文化,卻因為這一首歌,給了我一個去重新審視它們的機會。
這不是它的機會,而是給我的機會,我和我故鄉和解的機會。
我的家鄉是重工業基地,兵工廠,車輛廠,煉鐵廠應有盡有,我家小區對面就是駐軍基地。這種城市配置,是國家當年的發展路線所決定的,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過來。
重工業廠都已經破落了,兵工廠都改做煙花爆竹了,但其他的產業並未發展起來,於是現在在我的家鄉裏,說是百業蕭條一點都不過分。
城市居民消費水平低,薪金低,沒有新興產業的土壤,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不高,年輕人大量外流,老齡化嚴重…現在算是一種惡性迴圈吧。
所以在我的概念裏,那歷奇本可以稱之為廢土。沒有絲毫光明可見的那種。
當然,相比很多資源型城市,我家那裏還算好一些,畢竟在戰略意義上,在整個省份裏都還擁有重要地位,對於中國北方防線的縱深也好,大後方的支援意義也好,都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也僅此而已了。
所以像【野狼disco】這樣的作品,我也更願意稱它為「廢土文化」。
眾所周知,東北地區在中國的發展史上,起到過非常正面的作用,無論是資源還是人口,南方地區都吃過東北的紅利。而現在則因為國家產業結構轉型,東北已經從「共和國長子」變成了「拖後腿」的地區。
曾經風光無量的重工業基地,現在處在比較尷尬的時期,這也是歷史的必然行程。
地域黑的重點物件,三萬一套房的奇葩新聞,大量的下崗工人…數十年間,這種轉變真可謂天上地下的雲泥之別。
可以想象,經歷了這一歷史時期的東北人,內心是該有怎樣的掙紮和不甘。
說是「破落貴族」,一點都不過分。
所以,這種「廢土文化」,其實也算是一種「傷痕文化」。
但好在東北人自古以來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搏鬥所養成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仍在,所以在文藝作品上,東北其實一直都不虛江南才子佳人。
那是被歷史車輪碾壓之後仍然熊熊燃燒的樂觀主義,那是在零下三十度的寒風中還能緊握雙拳的不滅幻想。
【野狼disco】土嗎?肯定土,東北文化裏就帶著一種土氣,畢竟當年發家,靠的就是種啥都高產的黑土地,那種「地本位」的思想觀念,孕育出來的文化一定是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的。
別說外地人,就你問問現在還在東北的小年輕,他們也不會覺得這首歌洋氣。
畢竟我們那裏再土,「東方小巴黎」也還在我們那兒啊。年輕人沒出來是沒出來,但這種資訊時代,誰見的也不比誰少到哪兒去。
連東北最著名的夜店,都叫「東方斯卡拉」,試問把霸氣和西方藝術兩個東西扯在一起,誰能取出更好的名字來?
但為什麽在那片土地還會誕生這首歌?
那是因為東北的廢土文化和傷痕文化,的確能帶給人慰藉。
我月薪兩千怎麽了?搖個頭我還搖不起麽?
我家房子三百一平咋了?只要我住這兒,我就天天能上東方斯卡拉利劃個龍,指個燈球兒!
每個東北人都有一張嘴就逗樂別人的本事,各位真以為是靠口音?
靠的是像病毒一樣快速蔓延的樂觀精神啊朋友們!
講真,如果你不是樂觀主義者,就那種現實環境,仨月你就抑郁了。
但東北到現在仍然是居民滿意度居全國前列的地區。
攢一輩子錢,在海南買套房,填補了春暖花開面朝大海的理想,順便統一了海南和東北的社保,這輩子,齊了!
這種打不死壓不垮的樂天派精神,在這首歌裏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你說我們土嗨,無所謂,我們享受到的,是你在鋼筋混凝土森林裏最難以找尋到的快樂。
並且,和花多少錢無關。
在現在的時代價值觀下,這種態度尤其難得。
還是那句話,瑞思拜我的家鄉,我知道你可能很難重現輝煌,但我更知道你供養了人們食物和快樂。
你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最後,回到這首歌。
你敢說Gem唱的粵語不「像樣兒」?
你敢說他蒸汽波玩兒的不好?
你敢說他的beat,flow過時?
玩兒藝術,東北人誰都不虛!
別忘了,本山子曾統治了春晚十年呢!
————————
已授權下列營運賬號使用本文章:
潮人先鋒公眾號
嘻哈亂爆公眾號
酷我「一首歌一個人」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