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新加坡媒體:中國社媒平台成為「網絡唐人街」

2024-12-11心靈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8日文章,原題:小紅書微信抖音 中國社媒串聯網絡唐人街 抖音、小紅書、微信、微博……在這些中國社媒平台交織而成的圈子裏,數百萬海外中國人交流資訊、結識朋友、舉辦活動,匯聚為覆蓋全球的「網絡唐人街」。
2021年到新加坡讀研究生前,來自吉林的韓欣楠就在小紅書上搜尋入境攻略。她說,雖然學校提供了標準入境流程,但保險起見,她還是到小紅書尋求幫助,因為「幾乎每天都有人即時更新當天的入境政策和個人經歷,供其他人參考」。為了回饋其他網民的熱心相助,韓欣楠也積極在小紅書上分享個人體驗和心得,從吃喝玩樂到人生感悟,從食物中毒到眼睛手術。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國防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甘麗宜表示,在互動數碼時代,海外中國人社群利用社媒平台建立支持網絡,為當地新移民提供幫助,同時與祖國保持密切聯系。「中國人間的強大家族聯系與內化的儒家倫理,使得他們無論身處何處,都是當今世界上最團結的社群之一。」
同根同源的移民在異國他鄉抱團取暖,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早期中國移民在新加坡建立的宗鄉會館,就是為同鄉人提供互相幫襯、互通有無的平台。隨著社媒平台盛行,移民社團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輻射範圍超越了地域和血緣限制。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國際關系助理教授何莉菁表示,新移民跟自己的社群和祖籍國保持聯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過,移民們除了與原有社群保持聯系,也應當加入在地平台,適應移居國的社會和文化,從而更好地融入當地社群,真正了解自己身處的新環境。」
在本地工作兩年後,韓欣楠使用Instagram和臉書的頻率變得更高。此外,她也開始從新加坡主串流媒體和其他英文媒體平台獲取資訊。她說:「每次臉書上刷到早報推播的新聞,我都會點開評論區看看大家怎麽說,聽聽更多不同的聲音。」(作者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