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什麽谷歌、微軟等美國頂尖企業會有那麽多印度裔高管?

2016-06-03心靈

留美+美企工作8+年,我之前一直很費解,直到三年前被中國大老板帶去美國參加了一次年度匯報會,我才恍然大悟。

公司年底的述職匯報是公司最重要的會議,匯報物件是CEO和幾個VP,述職效果直接決定了每個國家分公司的考核和第二年能拿到的資源。輪到亞洲述職,中日韓依次陳述了一年的艱辛工作和輝煌成績,各大老板都是異常認真細致的陳述自己工作。特別是日本我聽的都打哈氣了,那個口音真是一言難盡。

輪到印度負責人發言的時候,這個皮膚黝黑的大哥一上來就說:公司管理層對印度市場漠不關心,讓我痛心疾首。

我們在現場一下就傻了。

安靜了三秒鐘,這個大哥繼續慷慨陳詞:「印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從二十多年前沒有汽車電子等工業,到現在大量中日韓的工廠在大舉搬廠到印度;從三星到LG,從蘋果到小米,每一個數得上名字的巨頭都在加速投資印度。

中國的今天就是印度先進制造的明天!那請問公司管理層是願意投資今天還是投資未來呢?」

大哥頓了一頓,繼續說:印度分公司從總公司拿到的資源,完全不匹配印度的高速發展:人員薪資不夠有吸重力、團隊不夠獨立運作、從總公司拿到的價格竟然比中國要高。說到這,他恨不得捶胸頓足仰天長嘯,他繼續說:這次述職匯報,印度分公司的表現不好,完完全全是因為公司對印度市場的不夠重視,給予的資源不夠有誠意,讓他夜不能寐。

接下來的述職完全貼合他的論調:是他拿到的資源不夠導致印度整體的業績不行。緊接著,他又開始激情澎湃的陳述他心目中印度生意的宏偉願景,並且具體列出了一條條需要總公司提供的資源。

最後,他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到:「我願意為印度過去幾年業績不好負全責。但是今後,如果印度生意還不好,那就是管理層的不作為了。」

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這個印度大哥就直接走下了台。

全場懵逼!

這絕對是我入職這麽多年來參加的最震撼的一次會議,直接顛覆了我對外企職場的認知。

後來這個黝黑的印度大哥不僅沒被處理,反而兩個月後被升為印度總負責人,促使印度公司獨立運作,並且拿到了更低的價格和超過中日韓加起來的招人預算。

在歐美企業,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啊!

第一件事,改變了我對外企職場的認知,但僅僅是心靈的震撼;

但第二年發生的另一件事情,讓我徹底的見識到了印度人的「職場格局」。

我在大老板的提攜下,很快升到了大區總,負責的很多客戶高速成長,很快把生意做到了印度。不成文的規矩是,如果我的客戶把生意做到了其他國家,我需要分20%的銷售額到其他國家,以讓其他國家做好售後,我們內部把這個行為稱為「跨區分單」。

但是印度分公司由於服務人員數量有限、專業度參差不齊、且工作效率不高,很多國內的客戶都習慣把器材或生產線在國內組裝偵錯好,然後運往印度直接進行簡單偵錯後投入生產,所以基本不需要印度團隊售後。加上印度團隊一直沒有找過中國團隊要分單,所以我也就沒分過給印度。

結果有一天淩晨,我收到了一個印度不知名的銷售的會議邀請郵件,抄送了中國區大老板、印度大老板、亞太的VP要討論中國和印度的跨區分單的事宜。我一瞅這個銷售,級別比我低好幾級,但抄送的老板級別大的嚇人。我稍微有點慌,但馬上淡定下來推測對方肯定是要來分訂單的。所以趕緊組織團隊梳理了近三年做到印度的生意,為開會做好準備。萬一印度人投訴我們賣到印度的訂單沒有給他分單,我們完全可以拒絕分單:因為中國客戶的專業性和服務能力很強,根本不需要對方印度方面的協助,而且你印度團隊大概率也不知情,不然為啥沒找過我呢?

會議按照預計時間開始了,各大佬正襟危坐,我也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結果一上來,這個印度小哥就說:他不準備跟中國團隊討論任何一張訂單的分單。

我第二次懵了。

然後他侃侃而談:他要討論的是如何構建一個中印服務生態(Eco-system),讓印度分公司更好的服務未來從中國轉移到印度的客戶。

印度遲早要超過中國,比如被譽為東方小孟買的上海,正在疏解很多制造業企業到印度,他希望透過指定中印分單標準,對每一張可能涉及到印度生意的中國訂單征收30%的銷售額到印度公司,並且希望中國團隊能定期向印度公司分享中國客戶的方案和投資計劃,以便更好激勵印度團隊服務從中國來的客戶。

兄弟們,咱先不考慮這個提議的合理性,你就說這個格局高不高吧。我當時除了震驚就是佩服了,這個三哥是真的敢說啊,而且格局擡的也很高:要建立南亞共榮體啊。

國內大老板面無表情不作表態,慢慢的轉頭看了我一眼:你怎麽看?

我立馬就懂了:那必須懟回去啊。

我卯了十二分的怒氣值,盡量站在更高的格局反駁對方,中心思想就一條:我司在中國向來不缺生意,並且理解印度同事生意難做,因此我們中國團隊自然是支持建立有利於公司的服務生態。所以,請印度銷售每月定期向中國團隊匯報對中國客戶的服務情況,然後我們跟中國客戶一一核實,會酌情考慮分單給印度團隊。

中國客戶歷來不屑跟印度當地的服務團隊打交道:當地印度團隊技術能力差、服務拖拉,討價還價讓當地客戶苦不堪言。我這樣一說,大老板也表示了支持。直到開完會後兩年時間,印度團隊一共就提出了一次分單要求,還被我們拒了。

但是組織這個跨國會議的哥們,一年之內連升兩級。

這件事情的結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會發現在外企印度雇員不僅敢想,而且是真的敢說,而且是能在大場合高瞻遠矚一本正經的侃侃而談。且不論他說的內容是否合理,就這種作風,就很壓制中日韓很多職場老兵。

前面兩件事情對我的影響很大,可以說是直接塑造了我在外企的職場風格:

  • 高舉高打:敢想敢說高調做事
  • 討價還價:爭取一切有利資源
  • 重視匯報:埋頭做事重要,但是有效匯報更重要
  • 由於我司很多高管確實是印度裔,經過若幹次的交鋒,我發現印度裔高管比例高其實沒啥了不起,他們職場走雖快,但是並不代表印度裔普遍就比我們能力強。

    他們更喜歡討價、更喜歡有攻擊性的爭取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匯報能力很強,加上印度由於被英國殖民蹂躪過幾百年,都說英語,所以有溝通上的天然優勢。這就像我們在外國開公司,一般都喜歡招校友、老鄉或者熟悉的人。對於很多外企,印度長期殖民狀態下的文化和語言與英美基本沒有差異,優先提拔印度人也不意外。

    我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覺得好像我們在外企低人一等,難以跟印度裔競爭;相反,我們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充分學習印度裔高管的一些有利於我們的特點,在外企為我所用,充分幫助國人在世界外企的大舞台上加薪升職,這才是我們討論這個話題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