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服網友們在畢業後依舊堅持讀唐詩,六神磊磊給出的理由是:唐詩沒有爹味,它永遠可以理解你、包容你。
好比你贊成結婚,唐詩裏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你反對婚姻,唐詩裏有「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也能和你站在一起;你想打拼,唐詩說「少年心事當拿雲」;你想躺平,唐詩說「今朝有酒今朝醉」。
在唐詩裏,你怎麽都是對的。
作者 | 蕭奉
編輯 | 陸一鳴
題圖 | 【妖貓傳】
唐朝三百年,「盛唐」最為後世所稱道。這一時期集齊了中國人對盛世繁華的想象,國君是天下共主的「天可汗」,天才們成群而來,留下了無數曠古絕後的詩歌名篇。
盛唐起於何時並沒有定論。距今1300年前那天,時在開元十二年(724),24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踏過「峨眉山月半輪秋」後,買舟東下,經益州,過渝州,出三峽,從此再也沒有回過蜀地。
作家六神磊磊(王曉磊)認為,盛唐就開始於這樣的一艘小舟上,惠風和暢,你站在船頭,對前途滿懷希冀。詩人王灣大約寫於開元元年(713—714)的一首詩【次北固山下】,便是初盛唐間無數詩人乘風踏浪的寫照: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在新書【唐詩光明頂】中,六神磊磊說:「這首詩無論是胸襟還是氣象,字裏行間寫滿了呼之欲出的兩個字——盛唐。」它還沒有抵達正午,萬丈光芒尚未展現,但春日的陽光已經驅散江上的寒氣與薄霧,舉目「潮平兩岸闊」。
明代的胡應麟選了三首詩作為初唐、盛唐與晚唐的代表,其中盛唐氣象的代表便是這首詩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不是後見之明,早在開元年間,被稱為「開元宗臣」的宰相張說就發現了這兩句詩的意義,並手書下來,掛在政事堂上,「每示能文,令為楷式」,希望天下詩人都像王灣一樣寫新詩。
學者戴偉華指出,張說標榜「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有著明顯的政治意圖,因為正是他開啟了唐代影響最深遠的政治改革,「將三省互相配合、互相牽制並共同構成為中書門下體制」,讓中書門下宰相機構逐漸成為最高決策中心,影響貫穿唐代中後期,甚至成為北宋政治體制的基礎。
拋開政治的野心,張說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推許,其實離不開自己的感同身受。他曾經被貶到廣西北部灣的欽州,在遙遠的流放之地度過了一個愁苦的春節,寫下過類似的心聲:「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張說在赴欽州上任時路過清遠的峽山寺,也寫下一首反映當時心境的詩。(圖/【唐詩裏的山水意境】)
這兩句平平無奇,放在數萬首唐詩裏實在不算出色,但正是一個個詩人前赴後繼地錘煉詩歌,才有了王灣「一句能令萬古傳」的【次北固山下】。
歷史上那些天才成群而來的時代,每一個天才都不是單獨出現的,學者們或作家們是在一個同樣的環境裏做學問、寫作,在不拘形式、自由自在的交流中,其中一個天才成為集大成者或突破瓶頸者,於是便出現了「一群人把一個人往上頂」(學者王汎森語)的情況,有了王灣,有了李白,有了杜甫。連李白都說,是「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如果說盛唐始於【次北固山下】的風帆或李白「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身影,那麽它的結束,或許是天寶十四年(755)詩人杜甫寫下的那首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王曉磊在書中形容,「這首長詩之於杜甫,就好比蜚聲世界的【第五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之於貝多芬」。
在歷代人眼中,「詩聖」杜甫總是一副憂國憂民的形象。(圖/【舞千年】)
那是農歷的十一月初,杜甫在長安的官職定了,連夜出發回老家奉先縣接妻兒,當時的節氣大約在大雪至冬至之間,寒冬將至,只見「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一路上可謂觸目驚心,那句人人能夠記誦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便是這次沿途所見。所謂的盛唐已經千瘡百孔。一個多月後,安祿山在範陽起兵。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寫下了大唐命運急轉直下的「盛世危言」。
六神磊磊在【唐詩光明頂】中描寫的時代,正是這樣一個盛唐,成群而來的天才齊聚詩歌的「光明頂」,最終「群冰從西下」(杜甫詩),結束於一場大亂。
六神磊磊帶著過去品讀武俠小說的筆法,把盛唐寫得俠氣縱橫,而又處處看見詩人們作為真實的個體行走在盛唐大時代的邊上,不被重視的理想主義,不被看見的日常生活,以及當盛唐掉頭向下時,他們的掙紮與堅持。
盛唐很短,但它的影子很長
【新周刊】
:你的「唐詩三部曲」分別以「寒武紀」「光明頂」「笑忘書」來命名,現在已經出了兩部。為什麽會選擇這三個詞來起書名?
六神磊磊
:因為不能再叫「六神磊磊啥啥啥」了。以前的兩本書叫【六神磊磊讀金庸】【六神磊磊讀唐詩】,再這樣取名字就會變成那個段子,J.K.羅琳的作品合集叫「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本書為什麽叫「寒武紀」?那是一個古生物學上的概念。在寒武紀這個時候,物種突然大爆發,空前繁榮起來。唐詩其實也有這個階段。在初唐的某個時候,突然詩歌從比較狹隘、單調的狀態變得豐富多彩、五花八門。我就用了這個名字。我之前的責編很不同意這個名字,覺得很不好賣的樣子,但我還蠻喜歡的。責編最後拗不過我,我贏了,這個名字確實很普通但是很自信。
【唐詩寒武紀】
王曉磊(六神磊磊)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新經典文化,2022-9
【唐詩光明頂】
王曉磊(六神磊磊) 著
文匯出版社|新經典文化,2024-10
【新周刊】
:在【唐詩光明頂】這本書裏,你提到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可作為盛唐詩的開篇,而初唐詩的開篇則是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那麽中唐與晚唐的代表作是什麽?
六神磊磊
:中唐可能會是白居易的【宴散】:「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晚唐會是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但我還是想再看看,最後再確定一下。
【新周刊】
:「寒武紀」「光明頂」「笑忘書」三個名字,仍然是按初唐、盛唐、中晚唐的分期來討論唐詩,很多評論家也都如此,如宇文所安的「唐詩四部曲」、吳經熊的【唐詩四季】。但將唐詩切成三段或四段,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六神磊磊
:把唐詩分成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從明朝高棅的【唐詩品匯】開始的,後來大家覺得不錯,就沿用下來了。它肯定不是完美的,比如杜甫和錢起就差了十年,為什麽杜甫就是盛唐,錢起就是中唐?任何劃分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好比「婉約派」和「豪放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都不可能涇渭分明。但劃分總是有用的,它能幫我們理解很多東西。
【新周刊】
:盛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無疑是李白,余光中曾經很誇張地說過,他「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你這本書裏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說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的語言文化就會失去很多金句,甚至有些情感的表達也將遺失,如「青梅竹馬」與「刻骨銘心」。唐代其他詩人似乎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六神磊磊
:我這篇文章的本意是想告訴大家,一個頂級的文學家,能夠對我們的文化產生多大的影響。他在的時候你感受不到,但如果他不在了,你就會發覺文化上出現了真空。不只是李白,如果沒有了蘇軾、杜甫或者白居易,你也會感到痛苦。比如假如沒有了金庸,「滅絕師太」就不存在了;如果沒有了曹雪芹,「你像賈寶玉」就沒有意義。倒不是說只有李白達到了那樣的高度。
影視作品中灑脫恣意的「詩仙」李白。(圖/【妖貓傳】)
李白身上確實有一種不同於傳統漢文化的文化氣息。比如他給一個孩子取名為「伯禽」(編者註:伯禽,姬姓,字伯,為周公旦長子,周朝魯國第一任君主),漢族士大夫很少會用名人給孩子命名的;伯禽還有個小名叫「明月奴」,而「明月」有人說是西域的象征。
李白的家世和文化背景都籠罩著神秘的色彩,有許多迥異於漢族的地方;他對少數民族、邊境戰爭的態度也不同於漢族——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發起許多邊境戰爭,高適態度激昂,李白的態度卻很復雜。因此,陳寅恪說他是胡人,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我覺得他不是,因為李白寫到胡人相貌的時候用「詭譎」一詞,如果李白是個胡人的話,他不會這樣說的。
【新周刊】
:盛唐很短,但它的影子很長。安史之亂後,唐朝其實還有一個半世紀的路程要走。但是,相比盛唐詩歌,中唐詩歌其實被低估和忽視了。
六神磊磊
:在唐詩的發展歷程中,中唐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留存到今天的唐詩中,中唐時期的詩是最多的。中唐的時間比盛唐長,詩和詩人也更多。我覺得中唐是一個特別掙紮、糾結的時代。盛唐的綜合國力和詩歌水平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韓愈寫道:「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中唐的人心懷憧憬,他們憧憬著重現開元天寶那種輝煌,但又心懷失望。像唐憲宗這樣有作為的皇帝也想回到那個時代,但癥結多,無力感強。
中唐詩人在文學上也是這樣的。他們都在想辦法突圍,找自己的路子。你看韓愈寫詩就顯怪,押韻偏喜歡押最難、最險的韻;白居易寫詩就親切平糊;李賀寫詩,鬼氣森森甚至魔幻。我覺得如果把唐朝比作不同種類的酒,中唐就像在桶裏放過很久的葡萄酒,酒體渾厚,後勁大,回味長。中唐一旦有好事發生,大家都是很驚喜的。你看唐憲宗有了點作為,打平了一些藩鎮之後,劉禹錫就寫道:「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
歷史時期的分段論是粗糙的,歷史具有連貫性,一刀砍斷是粗暴的行為。杜甫的許多作品寫於大歷年間,這個時期已經接近中唐了。安史之亂後,詩歌發生了明顯變化,憑什麽安史之亂還屬於盛唐呢?但是,如果推翻這個歷史時期的分段,簡單用另一種工具來詮釋唐詩,這個工具也是粗暴的。
(圖/【妖貓傳】)
【新周刊】
:中唐的詩人之中,你最想寫的詩人是誰?
六神磊磊
:劉禹錫、白居易和柳宗元比較吸引我。他們有不同的政治觀點和主張,不同的人生經歷。柳宗元的結局比較淒涼,劉禹錫的結局就明朗一些。但他們身上又有共性,比如他們都期盼看到唐朝重現輝煌。他們的關系錯綜復雜,而且有新鮮感。
現在有很多關於盛唐的電影,但其實古人的傳奇故事小說中,反而是中晚唐的故事多。中晚唐時期社會混亂、動蕩,古人覺得很有意思。
唐詩可以理解你、包容你
【新周刊】
:你的「唐詩三部曲」,與過去品讀武俠小說的文章有些不同,風格依然酣暢,但更嚴謹了。畢竟談到唐詩與詩人的經歷,涉及許多文學評價與歷史考證。
六神磊磊
:我一開始寫唐詩,質疑的聲音挺大的。有人覺得用這種「輕佻」的方式寫唐詩是一種悲哀,也有人還沒看過我的作品就說這是「垃圾」。我之前釋出過一篇文章,叫「杜甫,一個小號的逆襲」,有老師不樂意,說杜甫在唐朝是「大V」,不是「小號」。但是王安石寫【杜甫像】,「惜哉命之窮,顛倒不見收」,痛惜杜甫的命窮困,說他「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這還算「大V」嗎?
寫這幾本書的時候我遇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先寫的是「嶺南第一人」張九齡,但是寫完發現張九齡之後盛唐就結束了。然而在大家的認知和期待裏,詩應該先盛後衰。後來我打破了時間規則,改成了類似於【水滸傳】【儒林外史】【天龍八部】的寫法,就是一個詩人不寫完,就引出另一個詩人。由張九齡引出孟浩然,再引出王維,還是盛唐,王維再引出李白......於是「盛盛盛盛」。
有一個網絡小說作者對我影響很大,叫「愛潛水的烏賊」。他寫【詭秘之主】的時候,每寫完一卷,就會發很長的文章和讀者討論「我怎麽考慮、怎麽寫、怎麽改的」。很多讀者愛看他這篇討論,勝過了看正文。我看到之後蠻震撼,因為以前覺得作者沒必要把這些拿出來跟讀者說。但是他影響了我,我現在會把自己寫的文章跟編輯聊。我覺得這是種很好的方式,不是藏著掖著憋個大招、拿個「炸彈」出來。
第三本是寫中唐和晚唐,取的名字叫「唐詩笑忘書」,「笑忘書」的意思是該揮別了。
【新周刊】
:你開始研究唐詩,其實也跟讀金庸武俠小說有關?
六神磊磊
:中國的武俠小說與詩歌聯系緊密,當年有很多粗制濫造的武俠小說,我讀過很多。即便是最爛的武俠小說,如果要表現主人公英俊瀟灑、文武雙全,也會讓他吟一首詩。我看過一本很爛的武俠,主人公吟的就是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吟詩之後那個姑娘說:「哇,少俠如此有文采!哎呀,少俠你太帥了。」
特別有意思的是,我以前堅定地喜歡李白,不喜歡杜甫。我的唐詩開蒙書是嶽麓書社出版的【唐詩三百首(新編)】。這本書裏,杜甫的詩最多。當時我是一個孩子,意見非常大,因為李白的詩少。十一二歲時,我看到【神雕俠侶】,其中郭靖說,中國士大夫人人都會作詩,但是千古只推杜甫第一,我對此非常震驚。
【神雕俠侶】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圖/1995版【神雕俠侶】)
為什麽是杜甫第一呢?我當時很不理解,但是又覺得金庸的話要認真對待。所以從那時起,我去看了更多杜甫的作品。現在我更喜歡杜甫,他對我的文學觀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我很喜歡杜甫用詩講故事的方式。
【新周刊】
:李白的詩確實帶有一些武俠色彩。
六神磊磊
:我現在依然非常喜歡李白。有人說,唐朝劉長卿的詩是「十首以後,語意略同」。如果你讀十首李白的詩,就會發現其中也有類似的意味。相比之下,杜甫的詩則更加開闊、深厚一些。
【新周刊】
:你怎麽看待李杜之爭?你對唐詩的欣賞,也經歷了這個過程。
六神磊磊
:首先,這種比較的存在本身就是好事,怕的是沒有比較。關於李白和杜甫的討論,歷來帶著不同的目的、角度和立場。有人是大臣,就厭惡杜甫在詩裏做各種批判,而且由衷感到難過;有人則覺得杜甫什麽都好,唯獨「三吏」「三別」最惡,違背了詩歌雅和含蓄的傳統。
我覺得只要參與討論的人足夠多,詩人的本真就會得到還原。比如李白,大家對他的認識一般就是偉大詩人、浪漫主義的代表,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詩裏寫的一切都很美好。但其實傑出人物往往是「美好+庸俗+窩囊+底線」,尤其是「底線」。之前的電影【長安三萬裏】為這些討論開了個好頭,希望以後李白這個人物能越來越豐厚,大家看待歷史人物的眼光也更加平糊、寬容。
動畫電影【長安三萬裏】呈現了李白在浪漫之外的一面。(圖/【長安三萬裏】)
【新周刊】
:在這本【唐詩光明頂】裏,你讀唐詩的視角似乎有了一些不同,很多篇都在努力尋找詩人作為個體在那個時代的經歷和感受。尤其是寫杜甫妻兒那篇,從杜甫詩中發現他對妻子和孩子的感情,以及他們一家幾口「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平靜日常生活,十分動人。
六神磊磊
:我有孩子之後,很多想法都變了。以前在公共場合經常覺得小孩子很吵,嬰兒一哭鬧也很吵。現在聽孩子哭鬧不覺得吵了,還會下意識想孩子要怎麽哄哄。過去一個人的時候,有的詩讀著就漫不經心過去了。像李白的【寄東魯二稚子】,說他的一對子女的:「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過去讀沒有太多感觸,現在一讀到就想到自己的女兒,恨不得馬上回女兒身邊。很多東西經歷之後會懂得快一點,特別是我這種比較笨的。
【新周刊】
:讀一首唐詩,最重要的是什麽?
六神磊磊
:我覺得「平視」是最關鍵的。要把詩人當成一個人來看,不要仰視他,這樣更能體會他寫這首詩的立場、情感。還有一點,就是要帶著開放包容的心態讀詩。雖然經典需要傳承,但讀詩的根本目的並不是把詩背下來,而是解決當下的困惑。如果讀了很多唐詩,成果還只是會背,就太狹隘了。
【新周刊】
:很多人在中學畢業之後,可能就再也沒有讀過新的唐詩了。你認為,我們為什麽還要不斷地讀唐詩?
六神磊磊
:唐詩可以理解你、包容你。好比你贊成結婚,唐詩裏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你反對婚姻,唐詩裏有「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也能和你站在一起;你想打拼,唐詩說「少年心事當拿雲」;你想躺平,唐詩說「今朝有酒今朝醉」。
在唐詩裏,你怎麽都是對的。網民不是討厭爹味嗎?唐詩沒有爹味。現在你上網,人人都告訴你你錯了,但唐詩總是說你是對的。
(實習生熊梓瑜對本文亦有貢獻)
校對: 遇見:營運:小野;排版:菁菁
[1]【文化生態與唐代詩歌】.戴偉華
[2]【詩唱大唐】.陳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