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上以前寫的一篇文章。我簡單總結了一下大眾對心理咨詢的常見誤解,包括以下6個方面。
1、心理咨詢就是說說話而已,沒什麽用。
這個誤會往往跟心理咨詢起效較慢有關。心理癥狀的改善並非立竿見影的,有些需要幾個月、半年甚至數年才會有明顯的改善。而大眾的不合理期待往往做一兩次就能好轉,希望心理咨詢師幾句話就能點醒他。這種不合理期望更容易導致失望,成為心理咨詢無用論的來源。
心理咨詢就像減肥一樣,基本沒有速成的方法,它一般要經過潛移默化的一段行程,有時還要經歷一些痛苦,逐漸才能改善。一個權威研究發現,16次咨詢至少提供了 50%恢復常態機能的可能性;26 至28次咨詢提供了75%的可能性。按一周一次來算,心理咨詢起效並非那麽快的。
心理咨詢的談話跟日常的談話是有區別的,日常談話往往容易陷入講道理,安慰,說服,甚至評價的狀態(比如,「你不該那麽想,你想多了,你太小氣了」之類),對方收獲有限,有時甚至很受傷(二次傷害)。心理咨詢師一般不講道理,也不太安慰和說服,而是去理解對方的情感、想法、沖突,以中立的、包容的、尊重的態度面對一些似乎難以啟齒的心理困擾。心理咨詢更看重的是共情的傾聽和有深度的反饋,這是沒有接受訓練的人很難做到的。
正如精神分析家南茜所說的:「在精神分析的過程中,來訪者自尊增強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不是咨詢師應該為每件事重新給予積極的肯定,而是來訪者暴露了許多陰暗、邪惡及不恥的事情,而咨詢師並不吃驚也不回避了解那些令人厭惡的自我部份。」
當然,日常的安慰性談話也有幫助作用,但心理咨詢的談話有著不一樣的作用和效果。
2、心理咨詢師可以看穿人的內心。
心理咨詢師並沒有神通,心理咨詢師只是更願意去探索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情感、關系、記憶、沖突、觀念),透過這種探索去整合自己,這一切來源於來訪者願意在咨詢師面前開啟他自己。
當然,咨詢師會更敏銳的覺察對方忽略的心理成分,更能從表面的行為上推測背後的心理動機,比如他的防禦以及回避的情感和沖突,但這一切都需要對方的確認,一個心態正常的人一般不會用這種主觀推測去傷害對方的(少數有強烈剝削性的咨詢師可能會用)。
在平常的交往中,咨詢師一般不太使用這種對他人內心狀況過度猜測的能力,該說啥就說啥,該生氣就生氣,在咨詢中,咨詢師則會充分抑制自身的情感沖動,把註意力聚集於對方。那些不太區分咨詢與日常談話的咨詢師,既會讓自己過得太累,也會讓別人不舒服。
這個問題也許反映了人們對於被控制的害怕 :如果一個人能夠看穿你的心思,意味著你在他面前一覽無余,意味著他能夠控制(傷害)你。記得有一次去某地辦事,對方聽說我是心理咨詢師之後,以一種崇拜又害怕的眼神看著我。如果我告訴他:「你放心,我沒有超能力,我不會來控制你的」,也許他能能夠放輕松了。
這個問題同樣反映了人們對於內心世界的懼怕,人們往往習慣於把關註點放在外在:事業、競爭、賺錢、遊戲,卻不願意去面對內心。對他們來說,內心世界就像一個黑洞,令人害怕,但真正重要的是面對黑洞,越是面對了,內心整合度越高,害怕就越少。
3、心理咨詢師跟那些有負能量的人相處,自己也會被帶進去。
來訪者在咨詢師面前暴露的創傷、痛苦的記憶、抑郁或焦慮的情緒,或多或少會對咨詢師有些沖擊,咨詢師的情緒也容易被來訪者所影響。不過,這種影響一般是輕微的,除非某個主題剛好也是咨詢師自身所經歷過,以及沒有很好被處理。
相對於刑事警察、消防隊員、重癥監護室的醫生護士、法醫等,心理咨詢師受到的負面沖擊會少很多。畢竟,心理咨詢師面對的,是透過語言談論出來的痛苦和創傷,不用像前者那樣,直面活生生的創傷情景。
這個說法談不上是偏見,但普通大眾容易放大這種影響,把心理咨詢這份工作看得太神秘或太偉大,這都是不合理的。對於咨詢師來說,一般都會有一些身心調節的方法(瑜伽、冥想、運動、旅行、興趣愛好等),在咨詢與日常生活中達到很好的平衡,以積極的狀態從事心理咨詢工作。
4、心理咨詢師本身都是有問題的。
這個說法有一定合理性,很多心理咨詢師,是帶著自身的問題,渴望解決自己的問題進入這個行業的。
但另一方面,沒有人敢說自己沒有心理問題。在人際關系、自信心、情緒調節、親密關系、幼時發展、心理癥狀等,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所以,這個說法容易把咨詢師當成是一個負面的存在並產生一種恐懼感,這是錯誤的。
一個人的心理問題,如果處理的好,可以成為一種心理資源。比如,心理咨詢師往往共情能力很好,這可能來源於幼時被傷害的經歷,這些經歷讓他們對別人的情感和傷害更敏感,成為心理咨詢中有用的工具。
我一直認為,心理咨詢師與普通大眾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心理咨詢師會去認識與理解痛苦,而普通大眾往往回避痛苦;心理咨詢師會鼓勵帶著痛苦過該過的生活,而普通大眾幻想著過上沒有痛苦的生活。心理咨詢師發展出了一種更成熟的面對痛苦的態度。
在精神分析看來,大多數人都帶著一些沒有解決的沖突,在性、攻擊、自戀需要的滿足與表達上,都要受一定的約束並產生痛苦。很少有真正能擺脫痛苦(問題)的人,即使以直面痛苦為己任的佛教徒,也主張「煩惱就菩提」。
5、來做心理咨詢,意味著自己是神經病。
「你神經病啊」,是中國人常用的罵人的話,人人都害怕自己是神經病,人人都害怕被別人當成神經病。這句話反映了人們對自己失控的恐懼,以及對被淘汰的強烈焦慮,人們把這些負面心理成分投射到別人身上,以清洗自己。
在來訪者中,有不少人是偷偷摸摸地來做心理咨詢的,生怕別人會知道,哪怕是自己的親人。當咨詢師鼓勵來訪者可以把情況告訴朋友或愛人時,有些人會反饋說「決不!」 對很多人來說,萬一跟心理咨詢扯上邊,自己就成為了一個有缺陷的人,因此,哪怕再痛苦也要死抗著。
事實恰恰相反,真正的神經病(也就是精神分裂癥),一般是不會來做心理咨詢的,因為缺乏足夠的自知力。不少嚴重的心理障礙者,由於缺少對人的信任,即使非常痛苦,也不太會來做心理咨詢,哪怕來做了,也只是抱著試試的態度,不會真正投入進來。來做心理咨詢的,往往是那些有痛苦,對人有基本的信任感,又有強烈改變意願的人。
6、做了心理咨詢師,就不會有煩惱了,脾氣會很好,對人充滿愛。
這也是錯誤的,就像不能說當了醫生後就不會生病一樣,心理咨詢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會生氣、難過、焦慮、害怕,也會跟人競爭,會因為錢少或地位低而痛苦,也有很多自私的想法。普通人有的煩惱,心理咨詢師都有。
心理咨詢師只是懂得去理解自己,去調節情緒,處理好關系,更願意去包容和理解痛苦,但這不意味著咨詢師不食人間煙火了。
很多人以為看那些出家的僧人,肯定不會生氣,不會有七情六欲了,其實不然,他們照樣有脾氣,照樣欲望多多,只是,他們以一些新的方式去處理和面對這些情感和欲望。同樣,心理咨詢師更善於用心理學的態度和方法去調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但並不意味著心理咨詢師就是完人了。
總體來說,心理咨詢並非萬靈藥,很多時候沒那麽神奇,心理咨詢師也並非白左聖母,也有他們的利益和需要。心理咨詢師掌握了一些面對痛苦的正確態度和方法,透過時間和精力的付出,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痛苦,推動人的成長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