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核心資產的熱潮達到了歷史高點,股票、基金順勢出圈成為茶余飯後的談資。在全民買基的熱潮下,「三年期持有基金」乘勢大力發行。彼時銷售火爆的喧囂猶言在耳,但殘酷的行情卻讓首批認購的投資者「成為時間的朋友」希望落空,集體下挫的凈值表現卻給予熱情的資金狠狠一擊。
華北某公募人士認為,基金公司以及代銷機構等要更好地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市場高點克制規模沖動,在市場低點引導基民布局,以更長遠的戰略和更有效的行動,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
三年期封閉產品業績盡墨
2020年11月,由蕭楠管理的易方達高質素嚴選三年持有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同時啟動比例配售。該基金全天銷量突破500億元,遠超150億元的募集上限,是三年期持有基金中,主動權益類產品發行歷史規模最大的一只。這既是將「長期投資」奉為圭臬的基民們用腳投票的真實寫照,也是熱潮下基金公司乘勢上新的行業縮影。
然而在沖高回落的2021年,依舊有700多億份的三年期基金成立。擔綱管理的多為具備一定市場號召力的明星基金經理,如廣發基金劉格菘、嘉實基金姚誌鵬以及泓德基金王克玉等。「頂流」的號召力毋庸置疑,申購端的資金蜂擁而至,這部份基金發行時啟動比例配售並不新鮮,規模超過10億的產品比例過半,還有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這樣的百億「巨無霸」並列發行端歷史第一。
眾所周知,持有期基金的設立初衷是為了讓投資者「管住手」, 避免追漲殺跌的不成熟操作而導致凈值虧損。但在泥沙俱下的行情中,基金經理似乎也進退失據並交出令人尷尬的成績單。
前述易方達高質素嚴選三年持有自成立伊始凈值就隨著行情迅速飆升,9個交易日內漲幅接近18%。但「核心資產」的行情在2021年2月份就戛然而止,該基金也遭遇「開局即巔峰」,凈值曲線隨即調頭並長期處於1元以下,截至發稿回撤逼近四成。
數據統計,2021年成立的43只三年期基金中,僅有匯安盛鑫三年定開一只產品業績收正,而該基金為一只純債產品,這意味著權益類產品業績盡墨,且平均下挫振幅超過了31%,東方紅啟興三年持有等三只產品甚至有超過腰斬的跌幅。
華南某公募渠道人士解釋上述產品業績不佳的原因時認為,前幾年成立的三年期產品,基本都發在市場相對高點,產品成立後市場迅即向下波動,市場資金也刻意回避了公募持倉比較重的板塊和標的,這是造成這些三年期產品目前業績普遍不佳的最主要原因。當然,基金經理是否充分發揮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否相較市場創造了超額收益,具體來看每只產品的表現各不相同,無法一概而論。
「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部份產品凈值的大幅下挫,不僅在短期內傷害了產品持有人的利益,也在長期維度上影響了投資者對基金投資的信心。」前述公募人士表示。
部份基金已開始「自救」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封閉期內走勢不佳,但部份產品的業績已有回暖之勢,有基金經理或主動調倉、或堅守「等風來」以期彌補凈值折損。
2021年成立的三年持有期基金中,東方紅啟恒三年持有、浙商智選領航三年持有、東方紅啟華三年持有、國富有利競爭三年持有、交銀瑞卓三年持有這5只主動權益產品在年內均取得了正收益,大幅領跑年內滬深指數,那麽這些基金做對了什麽?
以年內漲幅為8.16%的浙商智選領航三年持有為例,該基金成立伊始選擇重倉了兆易創新、聯創電子等科技股以及愛美客、顧家家居等消費板塊,在隨後的季度還向美團、珀萊雅等消費股調倉,但行情驗證了這些概念都是下跌過程中首當其沖的板塊,Beta重挫的行情裏,該基金也曾面臨過接近40%的回撤。
2022年末,浙商智選領航三年增聘劉新正為基金經理,該基金在隨後兩個季度內經歷了大換血式的調倉,將主攻消費賽道轉向了低估值龍頭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中出現了騰訊控股、萬華化學、中國重汽、美的集團、嘉友國際以及同程旅行等,這部份權重股在上半年貢獻了不菲收益,在震蕩行情更顯彌足珍貴。
後視鏡來看,該基金年內走勢穩健並非偶然,在去年年報歷奇金經理就表示:「我們對新能源重倉股做了認錯止損。過去我們過於看重公司的競爭力與產能增長,忽視了產業鏈(尤其是客戶)的盈利困境及下遊需求的不確定性。」而在今年二季報,基金經理再度強調:「我們股票整體持倉的市盈率估值偏低,按倉位加權的自由現金流回報率可觀。本季度,我們認識到,真正低估的公司其估值高低與否往往很直觀,需要精心調整假設才能勉強算出空間的公司往往令人失望,從而將研究的註意力往低估值且具備護城河的公司傾斜。」
國富有利競爭三年持有則是「等風來」的典型案例。該基金成立時,前十大重倉股中就有包括民生銀行、寧波銀行、郵儲銀行在內的五只銀行股,截至今年二季度,銀行股依舊占據一半重倉股比例。而年內沈寂多個季度的銀行股「枯木逢春」,成為表現最為出眾的板塊,該基金也漲幅高達6.6%,且成立以來累計虧損13.18%,表現尚可。
需關註贖回風險
三年期封閉基金摁住了投資者及時止損的手,也將贖回風險推遲至基金解禁期。
如泓德瑞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成立於2021年5月25日,在此期間凈值下挫約為23%。而該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內首批認購份額解禁,合計規模從一季度末的14億份降至二季度末的11.8億份左右,凈贖回份額達到2.03億份,凈贖回比例為15.4%。此外,前述國富有利競爭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在今年二季度期間,被凈贖回超2.06億份,凈贖回的比例為13.55%。
但也有基金在今年回暖,基民選擇繼續觀望。如年內漲幅高達11%的東方紅啟恒三年持有二季度內被凈贖回比例僅有1.1%。
而從基金發行的日期來看,今年7、8月是封閉期基金開啟的高峰。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認為,從實際情況來看,集中到期確有其事,但其潛在影響可能被高估:
一是集中到期產品規模並不算高。2021年7-9月的公募發行小高峰當中,周度發行規模整體在200億以上,但3年持有期產品,無論數量還是規模,都並未占據太高的比重。「其中,2021年8-9月發行的產品僅有8只,發行規模為225億元,集中在今年8月下旬和9月下旬到期。同期到期的12個月/18個月/24個月的持有期產品則更少,發行規模合計僅有27億元。」 劉晨明表示。
二是,到期後可能觸發集中贖回,但對市場影響可控。以8只產品成立以來的中位回報率估算,對於225億元的發行規模,目前剩余規模約119億元,即便全部贖回,也較難給市場帶來系統性風險。
該作何反思?
三年時間並不算長,但也足夠漫長。無論如何,2021年發行的三年期持有基金,讓首批認購的投資者「成為時間的朋友」的希望落空,彼時銷售火爆的喧囂猶言在耳,但現實卻給予熱情的資金狠狠一擊。
那麽,該作何反思?
對於基金公司而言,行情最火熱的時候,也是基金公司產品更易發行的節點,相當比例的投資者在「長期投資」的話術下選擇高位入場,難免虧蝕本金。華北某公募人士認為,基金公司以及代銷機構等要更好地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市場高點克制規模沖動,在市場低點引導基民布局,以更長遠的戰略和更有效的行動,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
天相投顧也表示,基金公司應當控制新發基金的節奏,有效把握新發產品與存量產品之間的銷售節奏。在市場高點時,應當適當減少新發產品,將資源向增強存量產品的管理方面傾斜;而在市場整體表現相對低迷時,基金公司作為擁有較高的投資能力的專業投資者,應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短期市場估值優勢,合理地推行新發產品,以幫助投資者規避「追漲殺跌」的行為,從而提升持有人體驗。
對於基金經理而言,前述某華南公募渠道人士指出,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或能力圈,與市場風格變化的不匹配,也是拖累產品業績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基金投資也許還是需要做一定的擇時,至少是在一個比較寬泛的範圍內,在市場冰點、估值較低的時候加大布局,在市場火熱、估值較高的時候落袋為安。」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李一鳴表示,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和投資風格可能不適應市場變化,最近幾年市場表現不佳,以及基金在市場相對高位成立,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持有期基金表現落後。此外如果基金公司的投研團隊不穩定或者投研能力下降,也有可能影響基金產品的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