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一個大學生應該有多少自己的存款?

2018-01-20財經

我從本科開始就一直在海外留學。在本科期間透過節省花銷和打工攢錢,畢業存款大概3萬美金左右。這筆存款讓我得以在畢業後過了個逍遙自在的假期,並在美股市場很幸運地參與了那一波Web2公司的估值翻倍。最重要的是,讓我在20歲左右的年紀,初步體驗了什麽是理財,這對今後的生活大有裨益。

我上的大學應該算是美國Top20裏面收費最低的私立院校。一年學雜住宿費加起來按學校預估大概是4萬美金,這些家裏會一次性打給我(省下來的就算我的啦)。同時每月有1.2K固定額度的吃穿用度花銷上限,這部份靠刷附屬卡解決。本科期間我的存款,就來自於節省每年4萬美金裏的住宿花銷,再加上打工掙錢,也就是節流+開源。

當時學校規定第一年必須住校,因此從第二年開始,我和朋友才開啟了校外合租生活。記得我們為了找到便宜靠譜的房子,真是不把距離當回事。我想這也就是青春能幹出來的事情吧,在刷夜復習之後,還要一早開車35分鐘去考試,且持續1周。如果再讓我重來一次,我可能寧願多付錢選擇離校更近的房子,畢竟這樣早起開車要安全很多。也希望如果學弟學妹們要選擇的話,有三點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社區安全性、室友挑剔程度和距離。當然,我犧牲距離的結果就是相較於宿舍,一年能節省6K左右。

從大二開始在搬離學校的同時,我也開始了打工生活。我當時是同時打三份工,一是在學校的軟件實驗室教學生使用一款繪圖軟件,二是做學校中文課的TA,三是在校外給高中生輔導數學。時隔多年,我仍舊記得第一堂試講是三角函數,而國內的數學確實比美國的高中教科書復雜很多。校內打工這件事情也是存在鄙視鏈的,比如當時gym前台就是個美差,錢多事少可以摸魚寫作業,但是這種通常會被美國學生搶占。軟件實驗室的工作也還算不錯,畢竟自己可以免費學習一門小技術。而賺得最多的,一定還是校外家教這件事,時薪相對來說非常高。總之,如果想找到好的打工機會,一定要勤刷校園公告,多和學長學姐打聽訊息。最好也最容易的崗位,通常是學長學姐離開後直接推薦你頂上的。這樣的校園打工生活一個學期大概能賺3K,一年下來也是6K左右。

其實我當時有個比較後悔的事情,就是假期實習主要找的都是免費實習機會。我當時專攻的方向是發展經濟學,所以本科實習基本圍繞在國際非盈利組織,很多機會是給報銷額度但是不給薪金。而如果我當時再努力一點,肯定可以找到對應領域的付費實習機會。這也是我上了研究生去互聯網公司實習後才發現,原來實習的薪金好好找並不少呢。

基於我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也想給學弟學妹們幾個本科期間省錢和掙錢的小Tips. 但凡明白,就為有益,希望有所幫助。

關於節流:

  1. 盡量避免被身邊的人和環境影響自己的消費觀念。多年之後會意識到,年輕時追隨別人買的東西會被將來的自己嫌棄,且往往是堅定自己標準的人更酷一些。
  2. 明白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麽,可以是吃、住或其他消費,在這方面允許自己 小資 一些,然後在其他方面進行調整。這樣將來不會後悔虧待了青春時期的自己。
  3. 不需要抵觸二手。大到車和家具,小到課本和軟件,多從學生論壇中了解相關資訊,往往會有想不到的驚喜。

關於開源:

  1. 臉皮要厚!這會受益終身。勇敢去聯系校園和職場前輩。好機會都是自己主動爭取來的,沒有人會看不起邀約被拒的年輕人,而事實上校友群體通常會接受你的邀約。
  2. 實習機會一定要自己找,且不要被容易找到的輕易俘獲。實習質素對職業發展非常重要。努力找付費實習, 知識獲取密度大概率來講更高, 尤其是STEM相關專業。
  3. 大學生活就是讓年輕人體驗和試錯的。如果你有任何有創意的想法,不要怕麻煩。因為今後的生活只會麻煩更多(哈哈哈)。勇敢去試!說不定就有了突破呢。

對於剛上大學的年輕人來講,剛剛成年,對一切都很好奇,且對獨立感有強烈向往,通常會非常希望有一定的財務自主權。以我當時和朋友們的了解來看,食宿打錢+消費上限刷卡的組合策略,其實可以比較好地激發年輕人省錢的動力,同時又讓年輕人在父母不過多過問花銷的情況下擁有一定自主支配權。依稀記得當我畢業工作之後,附屬卡被登出,也算是正式開啟了成年人的生活,而曾經的信任與便捷成為了我大學時期很美好的一段回憶。說到這裏,我了解到現在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推出了「親情卡」,不僅可以設定每月消費額度幫助孩子掌握自主權並培養良好消費習慣,還能在每日完成任意消費後領取一筆最高5000元的1年期隨機意外險保額,最高可累積至20萬元。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具體活動規則可以去掌上生活App看看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