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狂飆!政府要出手了?……

2024-05-18財經

文/楊國英

一篇小作文,引起連續狂歡。

昨天,坊間流傳的一篇彭博社小作文,直接引發地產股狂飆。

。這篇小作文稱,「(中國)政府可能會從開發商手中收購數百萬套存量住房(庫存的新房)來做保障房,以此推動樓市去庫存。」

在這篇小作文發酵之後,杭州臨安區隨即啟動樓市去庫存。

再然後,市場又將天風證券研究所5月12日的研報扒了出來,在這篇【收儲存量房是否可行】的研報中,天風證券研究所稱「據其測算,政策透過收儲壓縮住房去化周期至平衡狀態,大約需求約7萬億元的資金,這還是在空置二手房中僅有25%為有效供給的樂觀假設下。」

這一連串的資訊釋放,不能不讓人懷疑,近期市場有一股灰色力量在推動地產股的狂飆。

對此,簡單說兩點:

  1. 地方政府是有可能收購庫存新房,但不可能全面撒網,規模更不可能高達百萬套或金融高達7萬億。任何一地政府,是否收購庫存新房、以及具體收購多少,肯定是要算帳的,這個算賬至少會結合具體城市的債務杠桿率、人口到底是凈流入還是凈流出、現在二手房是過剩還是不足。

比如,現在許多三四五線城市,本身債務杠桿率就很高,即便想加杠桿也很難,同時,現在三四五線城市,普遍是呈人口凈流出的狀態、且二手房本身就相對過剩,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地方政府可能會收購庫存新房嗎?

肯定不可能。

這不是吃飽了撐著嗎,收購庫存新房是為了養豬還是養兔子?!

所以,真正有可能收購庫存新房的地方政府,應該以一線和二線大城市為主、且人口還是凈流入的(最近兩年每年的人口凈流入至少在5萬人以上),這一類的大城市,全國總共也就10個左右,但即便這些優質的大城市,出手收購庫存新房的數量,至多也就一萬套左右,不太可能再多。

至於弱一些的、每年人口凈流入低於5萬人的二線大城市(比如東北和中西部的省會城市),地方政府即便出手收購庫存新房,其數量事實也是極少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接下來地方政府出手收購庫存新房,在全國範圍內,最多不會超過30萬套,怎麽可能有數百萬套之多!可能涉及的總金額至多也就六七千億,怎麽可能會高達7萬億之巨!

2,地方政府收購庫存新高,政策的核心訴求應該是化解房地產不良資產,而不是救房企,更不是推動房價新一輪上漲。

現在的房企,普遍現金流匱乏,且多數房企已觸及破產之邊緣,這就導致許多房企過去兩年的已開工甚至完工率超過80%的樓盤,沒有資金繼續推進了,根據我上月的調研,現在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因為,現在施工方和材料方普遍要求開發商現款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墊資了。

面對這些已經開工尤其是完工率超過60%以上的樓盤,現在地方政府不接手不盤過來,就有可能會變成爛尾樓,這不僅影響市容市貌,而且會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

所以,現在地方政府收購存量新房,其核心目的,是為了防止批次爛尾樓的出現,而不是什麽救房企或什麽推動房價新一輪大漲。

房企是不可能去救的,也是無法救的(除了國資背景的),因為,現在的絕大多數民營房企,事實早已經資不抵債、且普遍還有規模不小的美元債,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怎麽去救房企,怎麽去拿財政的錢去救房企——之於房企而言,個人認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會進入密集的破產重組潮。

房價更是不可能繼續推動大漲的,現在之於房價的政策,政策核心訴求是穩房價(避免房價繼續大跌)、而絕不是繼續推動房價大漲,這其中既有樓市投資邏輯已經大變的現實(以前註重交易差價,現在轉為評估持有收益),也有讓樓市回歸常態不再結構性擠壓實體經濟的必然。

當然,之於股市炒作而言,部份適合短炒的投資者,在本輪行情開啟之初,用部份倉位精準介入賺一把,這也未嘗不可——但是,部份投資者有個痛病,在介入之初原本是想短炒的,但介入點位不對、右側追高介入了,然後被深套了,再然後就自欺欺人視為價投了,大虧從來就是這麽來的。

註意,就地產開發上市公司而言,現在市場整體風險還沒有真正出清,因為從財務上看,如果房價今明兩年不能企穩、並且上漲15%左右,那麽,當下至少70%的地產開發上市公司,未來一年左右超大概率是要進入破產重組的(當然也要退市)。

但是,涉及地產的,事實也並非沒有相對安全的結構性機會,比如物業上市公司,這是相對可以穿越周期的、且整體不存在破產重組的可能性,樓市好不好、房價漲不漲,物業費總得還是要繳的,這也是我們在春節3萬字長文的第五章「2024年股市的6個機會」,將物業股作為第1機會分享的原因所在,最近一個月,A股物業股普漲振幅接近30%,港股(港股通)物業股更是整體大漲超過了50%。

再說一說今天港股大漲,在今天繼續大漲之後,港股的恒生指數最近一個月已經跑贏A股滬深300指數接近20%,類似這樣的結構送錢機會,今年年內應該很少再有的,如果有的話很可能也要等到今年年末。

而如果明天港股盤中繼續大漲,事實也可以考慮稍微減一點港股通,之於中期看,港股(港股通)超過大概率還會跑贏A股20個百分點,但這個應該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全兌現。

再次重復,中期內A股會有小牛、局部會有大牛,中期內港股會有大牛、局部會有超大牛,但這並不妨礙這個過程中的適度低頻的彈性盤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