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董秘不懂ESG?

2024-07-15財經

ESG風潮下,A股上市公司「爭相」披露ESG報告。

K公司是A股一家營收和市值均不到百億的制造業企業,且涉及「出海」業務。

董秘老王看到同行已釋出ESG報告,內心有點慌,決定在新一輪財報季披露K公司的ESG報告,「趕超同行」。

一、專案啟動

ESG報告編制工作啟動伊始(年報釋出前3個月),老王並未組織召集相關部門人員作動員,只是給下屬小李「3條指示」:

1、公司在ESG專案上的預算很有限,沒錢找外部服務機構,只能由你帶領公司人員編寫。

2、公司規模不大,首份ESG報告,外界關註程度應該不會太高,只需要完成對外披露,不追求質素。

3、同行ABCD這幾家公司去年的ESG報告,也就二三十頁,我們肯定比他們寫的「厚實」。ESG報告就是品牌宣傳冊,你們要多寫好的,盡可能「包裝精美」。

二、報告編制

小李作為董秘之下ESG專案的第一負責人,並未第一時間組建ESG報告編制小組。獨自抓耳撓腮,參考同行過往的ESG報告結構,花了一周時間梳理了一份K公司ESG報告框架。

之後,小李組織總部各職能線條人員成立ESG報告小組,並傳達了董秘的3條指示,按照報告框架給各個職能板塊的參與者「分派任務」。

然而,各成員並不知道ESG是什麽,更別提編制報告了。沒有預算資金支持專業培訓,大家只能在網上查查資料、參考同行的報告。

短時間內,很多人只是了解了同行的報告,並未真正理解ESG資訊披露的邏輯、要求、註意事項。

資訊收集梳理環節,小組成員也沒有進行太多的研討與調研。

1、實質性議題梳理評估中,大家只是模仿同行報告,沒有開展利益相關方溝通調研。

2、由於參與編制報告的只是總部人員,但K公司總部、分公司、各生產基地的同一職能條線都是各管各的,且在某些議題實踐中的管理體系、路徑並不相同,很多資訊並不是完全互通、共享。因此,大家只是把總部的資訊梳理清楚,並沒有收集匯總分公司、各生產基地的情況。

整個報告編制過程,參與者普遍本著「只講好,不講壞」、「無中生有,人無我有」的原則,「照葫蘆畫瓢」。

三、報告稽核

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ESG小組終於拼湊了一份「厚實」的ESG報告。

老王收到報告後,並未提出太多意見,只是皺著眉頭說:「同行都沒有披露任何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數據,我們如果披露這麽多,將泄露公司機密,趕緊刪掉」。

然而,在這一個多月的學習接觸中,小李們知道量化的關鍵績效數據對於ESG資訊披露的重要性。於是,雙方發生了激烈討論。但是,老王堅持己見。

無奈之下,ESG小組只能刪除辛苦整理的大部份數據,留下寥寥幾個看起來很重要但實則與公司ESG績效毫無關聯的數據。

四、報告設計與釋出

由於經費有限,小李找了一家沒有任何ESG報告排版經驗但報價低廉的廣告公司,只是要求:排版設計以「華麗」為首要原則。

3天之後,小李收到廣告公司的報告,並沒有認真校對,第一時間發給了老王。

老王看了一眼報告,說:真漂亮,挺好!也沒有認真稽核,直接提請董事會審批。

因為ESG是個「新鮮事物」,董事會成員其實也不了解ESG,覺得報告很精美,對公司品牌宣傳有利,集體表決透過。

一周後,K公司ESG報告悄無聲息釋出在交易所資訊披露平台,但並未如其報告所列舉的:在公司官網、官微等公開渠道可以查詢到。

五、報告披露後

有一天,一名投資者在K公司的互動平台上留言:

1、貴司ESG報告有十幾頁內容的大標題出現明顯的錯別字,似乎沒有校對?

2、實質性議題矩陣圖只有數碼序號,沒有議題標簽,數碼究竟代表哪些議題?

3、同一個數據指標怎麽和公司年報披露的數據不一致?

4、報告裏將近三十個議題都描述得很好,哪些才是貴司的核心議題?

5、怎麽都是描述性的內容,關鍵績效數據如何?

6、貴司去年發生好幾起重大環境問題行政處罰事件,在報告中怎麽沒披露?

……

然而,時間過去三個多月,這名投資者仍未看到K公司針對ESG問題的答復。

自ESG報告披露後,K公司股價已暴跌40%。

在新一輪ESG評級結果更新中,數十家評級機構一致性給了K公司「B」級。

看著同行「BBB"「A」等ESG評級。董秘老王陷入了深思。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