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合並是內耗,強弱合並是扶貧。
經濟協和性:深莞 > 滬蘇 > 廣佛 > 京廊 : 深莞和滬蘇都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前店後廠」效應,產業協作上已經很順暢。
行政可能性:廣佛> 京廊 >>>>>深莞 = 滬蘇 :四者都還有不少行政壁壘,相比之下廣佛同省合並沒那麽復雜,核心區(除了順德的核心區外)的距離足夠近,但京廊、滬蘇都是跨省,深莞則是距離以及掏空廣東財政問題,非珠的扶貧任務已經很重,省不太可能讓步合並。
總體來說,在現在的城市基本都是廣域市的規模下,兩個大城市合並帶來的很可能不是增量,而是資源的重新調配和內耗,沒有包括在核心區的那些區域就有可能出現衰退。以佛山為例,順德區的核心區是大良和容桂,但位置過於偏南,是很難吃到佛山的基建外溢的效果的,樂從的佛山新城和北滘新城目前經濟活力還沒有被帶動起來,但佛山還在繼續規劃新城中——三山新城、陳村新城、德勝新城。。。。主打的就是一個迷惑。
哪怕現代的城市發展已經透過新科技和新的交通工具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但城市是不可能無限擴張的。更精準一點的說法是,考慮到核心區天然的聚集資源和吸納資源的力量,一個 自然 發展起來的城市的核心區的大小是有上限的。
一般來說,現代的超大型城市的核心區的半徑,在5km~10km,都市圈的話(即包括核心區以及外溢的近郊區)是12km~20km。
但考慮到各個城市的出行半徑,中國大城市的出行距離比都市圈要再大上一圈的,國內出行半徑前十名的城市的城市出行半徑基本在30km上下,也就是說,現在中國大城市能有效實作資源覆蓋的城市直徑是60km,面積大概是2800k㎡上下。不在圓圈覆蓋區中的部份很自然就會因為資源不足而增長緩慢,直到科技繼續進步,或者有政策和資源傾斜大量孵化成城區。這就是現代城市的地理桎梏。
因此,兩個地理相隔比較遠的城市,兩強合並必定會有一升一降,甚至相互內耗和相互拖後腿明明賺了不少錢但是錢卻花不到點上對城市發展沒有太大幫助(參考下佛聯邦);一強一弱則會出現單方面的吊打,好事是一般來說福利會變好,基礎設施也會變好,壞處就是很可能會淪為強市低階產業和的基礎農田指標的堆積地。
城市出行半徑No.1 北京——城市半徑31.7公裏。
No.2 上海——城市半徑30.8公裏。
No.3 深圳——城市半徑30.5公裏。
No.4 佛山——城市半徑30.3公裏。
No.5 廣州——城市半徑29.8公裏。
No.6 成都——城市半徑29.3公裏。
No.7 杭州——城市半徑28.8公裏。
No.8 東莞——城市半徑28.8公裏。
No.9 天津——城市半徑28.7公裏。
No.10 大連——城市半徑27.5公裏。
No.11 蘇州——城市半徑27.3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