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中國銀行行長劉金:跨國公司「有來有走」是正常現象!離開中國後慢慢又回來了,工廠沒有回來,訂單又回來了

2024-06-21財經

「2024陸家嘴論壇」於6月19日-20日舉行。中國銀行行長劉金出席並參與「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金融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環節的討論。

對於推進金融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劉金稱,「無非就是我們走出去,外資機構走進來」。

他介紹說,到去年年底,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法人銀行已經達到41家,分行已經達到116家,代表處則達到132家,營業性機構總數量有800多家,總資產超過3.8萬億元。「大家不要以為代表處130多家,又不做什麽具體業務,我曾經做過銀行在國外的代表,那可是一家銀行在這裏展業的開始和準備」。

在走出去方面,劉金介紹,中國銀行在64個國家和地區有分支機構。中國的各大銀行也都在海外開設了分支機構。「紐約、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盧森堡,近處的新加坡、悉尼、東京都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中國大型金融機構在那裏都有分行或者子銀行,這是我們開放的狀態」。

他還透露,中國的監管機構展現了非常開放的姿態,金融監管總局會定期組織國際監管聯席會議,請世界各國的監管局、監管機構到中國來,一起為我們在境外的經營提出監管建議、監管要求,回來再逐一落實。

「雙向的開放格局已經形成,大家也有非常好的互動」,他總結。

劉金還提到了跨境數據傳輸問題,「這是國際監管的共同難題,中國的金融機構到歐洲、美國開設分行、子行,同樣面臨跨境數據傳輸的監管要求。境外機構的監管,一開始可能不太相信我們的數據安全水平,我邀請很多境外監管機構來中國參觀各大銀行的數據中心、備份中心,大家相互建立起信任,可能就能找到更多的辦法」,他介紹說。

「過去兩年,在媒體上偶爾會看到一些不好的報道,說哪家跨國公司或者金融機構又離開中國了,其實有來有走本來就是自然的現象,與各自經營策略的調整有直接的關系」,劉金提到,實際上,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發展越來越好,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業務範圍和國內金融機構越來越一致。「比如現在已經有13家外資銀行被納入人民銀行的‘碳減排支持工具’的範圍。碳減排支持工具是一種再貸款政策,原來是中國金融機構享受的,現在已經有13家外資銀行可以享有同樣的政策了,此外,外資銀行已經在國債期貨交易中獲得了試點特許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跨國企業也一樣,有些跨國企業說離開中國了,但是很快發現他們慢慢又回來了,工廠沒有回來,訂單又回來了。總之,在經濟發展中,中國金融企業正按照要求做好自己的事情,營造好營商環境」,他說。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