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自媒體網創行業已經6年了,經歷過很多挫折成敗。
在這個自媒體網創這個行業,現在也基本是月入3萬以上了,應該有發言權。
我只想說,做自媒體想穩定長久的方式就是做專案+帶專案(知識付費)。
後者更為重要,如果你在這個行業折騰的夠久,就會認可我的觀點,也是有數據支撐的事實。
而適合普通人的方法就是去做流量,加上轉化成交,月入過萬只是一個基本的前期目標。
「簡單批次生產內容,月入過萬」這句話是我一直以來的追求,也在持續的為之奮鬥。
釘選一個正確的賣點,用量變質變的理念拿到確定性的結果,這個方法是適合普通人的。
在這個方向的指導下,最近一直在最佳化專案細節,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麽叫「 知行合一 」。
也就是說:認知和具體執行動作一定是要密切配合的。
這兩者之間通常需要不斷的磨合,不斷深挖,突破,才能真正的做出成績。
大道理誰都懂,但能把大道理溶入真正的實戰專案,並有一套清晰具體的SOP執行流程,那才叫本事。
有一篇天涯神帖,詳細拆解了「年賺50萬」的方法框架:
年賺50萬,算下來每天就是賺1374元,假設一款產品的利潤是300,那就需要每天賣出5個產品左右。
假設產品的轉化率是10%,那麽每天具體的任務就是要搞50個客戶流量。
在自媒體網創這個行業,各種理論,數據表明,年賺50萬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1、首先得有正確的產品專案定位,大方向必須是穩定長久的。
2、要數據化,比如說每天5條內容發出去,平均能引來多少流量?
3、做流量的方法要適合普通人,必須是可以無腦批次執行的。 我選擇操盤的創業類IP專案,是經過無數網創前輩,包括自己反復實戰磨合出來的,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說到做流量,其實是 基於對人性,和對人的認知成長軌跡,行為規律等有一定的深刻理解,才能掌控其底層邏輯的。 你必須讓粉絲產生情緒共鳴,並產生行為動作,才能到達私域。
這個叫: 我知道你在想什麽,我知道你想要什麽,我懂你。在這個基礎上去做內容布局。
搞流量就是做內容,用內容換流量,在這個基礎上,我又確認了 」內容+全網平台分發+吃基礎播放「的策略。
隨著某音的內卷,靠那種上熱門一步登天的想法,概率太低了。
除了影片號還有一定的空間機會。這是混自媒體網創圈的基本網感。
大多數人,包括我,根本不具備生產真正的有創造價值的「優質內容」。
所以大家的共識都是「模仿、改編」爆款內容,以影片、圖文兩種方式分發出去。
這算是普通自媒體人的共識,這個認知也是正確的。
而搞流量大家都知道有一個公認的痛點: 內容的無腦批次化 有大佬甚至花大價錢開發了批次生產內容的工具,比如最佳化帳號環境,內容AI批次組合。
但其中涉及到太多新手小白不易理解的概念和對器材的要求。
而我的理念是全平台,多帳號,例如抖手、快手,小紅書、B站、影片號、一個搞兩個帳號,也有10個,一天兩條內容,也可以全網輸出20條內容了。
這也是為什麽我可以做到每天靠基礎播放可以每天引來50+流量。
但也有小問題,尤其是在內容選題和內容制作這兩個環節上比較耗時,做不到無腦批次。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最佳化,測試: 搬運爆款內容、快速選題、AI快速改編文案、無腦產出影片、圖文。
比如之前做影片還要先做一套PPT,現在只需要選題、改文案、配音、加上獨特的影片素材,無腦匹配,即可快速產出一條影片。
基本10分鐘左右就可以產出一條原創影片或圖文內容,感覺50歲的阿姨都可以輕松上手。
我的1+1生產內容,全網分發模式在執行細節上算是又有一次比較大的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