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長期平衡意。西漢中期開始的一種正式調節米價的方法。築倉儲谷,谷賤時增價而糴,谷貴時減價而糶。漢宣帝時大臣耿壽昌首創。也特指常平倉。
漢武帝時期,工商業官營政策暴露出諸多弊端,昭帝時期就引起了較大非議。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開的鹽鐵會議上,眾臣對這些政策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導致了「罷郡國榷沽」的結果,但其他各項仍未罷除。
漢宣帝親政後,繼續整頓這些政策,曾於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九月下詔:「吏或營私煩擾,不顧厥咎,朕甚閔之。鹽,民之食,而賈鹹貴,眾庶重困,其減天下鹽賈。」由此可見,工商官營政策在昭宣時期雖然仍在執行,但經過整頓,這些政策的一些弊端在一定時期內得到了有效抑制,這有利於百姓的「休養生息」。
五鳳四年(公元前54年)正月,大司農中丞耿壽昌便在向宣帝奏請,在邊郡設立常平倉,以供給北部邊防之需,減省轉輸漕運之費。「常平」源於戰國時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糴,即政府於豐年購進糧食儲存,以免谷賤傷農,歉年賣出所儲糧食以穩定糧價。範蠡和【管子】也有類似的思想。
耿壽昌的改革方案很快收到成效,漕事因而暢達,他便又下令在邊郡各地築造谷倉,於谷價低時加價糴入、價高時則降價糶出,以平抑谷價,調劑各邊郡的谷物供給,名曰「常平倉」。常平倉的設立,是以國家的財力為後盾、以改變市場供應量的手段來達到穩定谷價,調節市場的目的。
這樣既能減輕過低的谷價對中小農戶的傷害,保護他們的切身利益,又使國家常年掌握著一定數量的糧食儲備,能夠維持邊防的穩定。百姓得其便利,國家也得以安定,一舉而兩得。
設立的「常平倉」作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定的糧倉,主要是運用價值規律來調劑糧食供應,充分發揮穩定糧食的市場價值的作用。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不僅使朝廷儲藏糧食的大谷倉一太倉和甘泉倉都充滿了糧食,而且邊郡地方也,倉廩充盈。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
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對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起到了積極作用,還對邊疆的糧食儲備產生有利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以上內容,多來自網上。
常平倉具有時間與空間大跨度、豐災年平抑物價的調節的作用,因此也只有依靠國家強有力的組織才能施行,只能在地域大國才能施行,也才有價值。西方歷史上沒有「常平倉」制度,和它們社會落後,地域狹小零碎,類似於自給自足有關。
包括中東歐洲的西方,在十三世紀,成吉思汗子孫西征之前,幾乎都還是處在茹毛飲血階段。就是較近中東的通常認為整個歐洲中較先進的所謂拜占庭,都還是教會部落。
就是西亞中亞這些廣大地域,國家都還在雛形之中,更大範圍內都是以遊牧部落形式存在,過著沒有定居的狩獵生活。自然無有大型國家組織,有願望有能力能有調節豐欠的常平制度。
乏國伏爾泰對此有類似說明,想想那裏五百年前連識字的人都沒有,又哪有國家?自然就無從談起常平制度了。伏爾泰的這些話,招致公知的詆毀。其實,指明歐洲落後的並非伏爾泰一人。
伏爾泰之前,公元16世紀西班牙莎拉曼卡大學教授安西拉聲稱:所有的古代歷史都是中世紀編造的。法國國家圖書館館長讓·哈爾端(公元1646—1729年)宣布:所有的「古代」文物和文獻都是在12世紀以後被創造或偽造的。請註意時間,兩位專家學者都是相當於中國明朝和清朝初期的人,不是現在的人,他們對那個時期偽造歷史可以說是見證者。
公元17世紀初,歐洲不同宗教、不同地區、不同利益之間發生了一場極其殘酷的30年戰爭。最終,於公元1648年確立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宣告歐洲民族國家體系的開始。新體系的確立,使教廷不再號令天下,民族國家至上,國家內部事務不再由外來幹預支配。這一原則,大體上延續至今。
即便今天,西方叫做市場經濟,仍然是有錢人任由市場左右物價,幹麽要為民思慮?就和今日阿三一樣,新冠疫情暴虐。一瓶氧氣,物價能飛漲十幾倍,自詡最大的民主國家,可曾「常平」國?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