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人到中年的時候難免會發出這樣的慨嘆,為什麽明明我很用心在做一件事情,結果卻總是不盡如人意;為什麽我什麽因素都考慮進去了,結果卻總是事與願違;為什麽我付出了十分努力,結果卻總是事倍功半。
最近一直在閱讀【人生演算法】這本書,在裏面仿佛找到了一些答案。我們往往在現實中讓自己的認知,能力與行為產生了錯配。
認知是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伴隨著我們習得和了解的知識越來越多,我們的認知範圍也會越來越廣,查理.芒格說過,有些學科是底層的知識,你必須要學會,比如文學,數學,物理,哲學,心理學等等,其他很多的學科都是建立這些底層學科之上,除了心理學成體系比較晚之外,其他學科幾千年前在希臘和中國都已經成系統地開始流傳下來。後續的經濟學,電腦,社會學思想都是建立在這些底層學科之上,有可能的話,最好掌握好這些底層學科,有利於擴充套件自己的認知邊界。當然認知本身是沒有邊界的,活到老,學到老,認知越廣泛,一個人的思維體系的建立才有可能越縝密。所以一個人對於認知的要求是越廣泛越好。
能力是需要建立在一個人的認知體系之上的。你懂什麽,就在此基礎上專精發展什麽能力。認知是輸入,能力是輸出,知識有進有出,才有可能發展成能力。比如一個人喜歡閱讀,那寫作輸出就是必不可少的部份,可以是閱讀筆記,也可以是心得體會,都有利於將自己的認知內化到大腦中,透過不斷地輸出而形成一種能力。巴菲特提到過能力圈這個概念,意思就是一個人擅長的領域和熱愛的領域的交集,就是一個人的能力圈。相較於認知的廣泛性,能力要具有個體性和專業性,每個人依據在自身認知基礎上打造屬於自己個人化的能力圈,能力要具有專業化內容,要有邊界護城河。所以一個人對於能力的要求是越明確越好。
行為或者說行動一定要是在自己能力圈範圍發展,正如巴菲特所說,一個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圈之內做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在了解自己能力之上訴諸於行動,才有可能有勝算的把握。王陽明說,知行合一,這裏的知,其實是建立在認知基礎之上的能力,只有在自己能力圈裏不斷行動,挑戰自己,個人才能獲得較快的成長。和能力明確相比,行動則一定要專註,只有持續地專註於一個行動,才有可能有所成就。所以一個人對於行為的要求是越專註越好。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對於認知,能力,行動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定位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認知需要廣泛,能力要建立在認知基礎之上需要明確,而行動又需要在能力圈裏專註完成。就好比三個圓,最外一層是認知,中間一層是能力,最裏面一層是能力。認知是基礎,能力是進階,行動是終極。
那麽現在我們就明白了開篇的兩個問題,大學畢業忙了半天,到了中年發現不盡如人意,問題就在於將自己的認知錯配了能力,能力錯配了行為。
讀書人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將自己的認知錯配了能力,認為自己懂得多,知識淵博,到了職場之後,任何場合都是自己大展拳腳的地方,殊不知,認知並不等於個人能力,你懂得未必就是你會的,認知並不可能全部轉化成能力,自己能力範圍只是你熱愛和擅長之間交集的那一部份,即使一個人懂得再多,也只能在自己的能力圈裏才能產生紅利,在圈外,建立在認知基礎上的行動,多半都是事半功倍。你懂並不能代表你會,中間隔著重重關山需要攀登,那些誇誇奇談,口若懸河的人都是將自己的認知錯誤地領悟成了是自己的能力。
商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將自己的能力與行動錯配。賺到了錢,就認為一定是自己能力的結果,商業社會賺錢的機會亂花漸欲迷人眼,創業,經商最大的誘惑在於只關註收益,而忽略了自己能力的邊界。我們經常看到有一類人,常常是什麽賺錢做什麽,只要能賺錢都做,根本罔顧自己的能力邊界是否能觸及到這個領域,一旦賺錢,就會想當然地錯誤認為是自己能力決定了一切,而當一個人長期在自己能力圈之外做事的時候,那失敗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行動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內,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能做什麽, 不能做什麽,對於未知的事物要保持一種敬畏,透過認知學習鍛煉成為能力之後,然後再去小範圍嘗試,這樣才能一點點將自己行動的能力鍛煉出來。盲目地行動,超出自己能力邊界,最後一定會被現實修理。
我們懂得東西未必會,會得東西也未必能做得好,對於不同人來說,認知,能力,行動三者之間是有著本質的差異。德爾菲神廟的箴言道出了一切,了解你自己。了解自己永遠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一個公司一定要有業務定位才能做得好,人也一樣,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要懂得給自己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學會適時地放棄一些東西其實比獲得更重要,廣泛認知,明確能力,專註行動才是一個人適配自己人生的關鍵,也是聰明人生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