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北京:支持醫療大模型開發和落地套用

2024-05-25財經

中新經緯5月23日電 據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23日訊息,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釋出關於印發【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簡稱【行動計劃】)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以醫療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發展,支持醫療大模型開發和落地套用,推進數碼療法、人工智能輔助治療等產品的研發套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新藥研發。

【行動計劃】指出,到2026年,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其中,醫藥工業營業收入達到24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每年100億元以上。實作引領全球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5-8項,新增獲批上市創新藥10個、創新醫療器械30個;「三醫」聯動發展能階進一步提升,新建1-2家研究型醫院;引進培育多層次專業人才1萬人以上;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撬動社會風險投資每年200億元;高品質特色園區10家。產業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行動計劃】提出了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強化創新策源,加快前沿技術成果轉化。

【行動計劃】指出,發展壯大新型創新力量。穩定支持生命科學領域新型研發機構,積極承接國家重大戰略性科技任務,開展高水平原創研究,面向產業需求開展共性技術攻關,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企業孵化育成。 在醫學轉化研究、呼吸道傳染病、基因儲存套用、核糖核酸等領域,設立一批創新體制機制的研究機構。 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落地發展並融入北京創新體系。

加速生命科學領域重大成果產出。 在細胞基因治療、腦機介面、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領域部署「核爆點」專項,催生具有顛覆性、引領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支持腦認知原理解析、衰老機制等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布局面向生殖健康疾病、疑難罕見疾病等的套用基礎研究;加強基因編輯等產業亟需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

二是加強臨床研究,強化醫研產協同。

【行動計劃】提到,提升臨床研究質素。推進有條件的醫院組建專職、兼職的臨床科研隊伍,完善考核機制,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建設臨床研究聯合體,以國家醫學中心、研究型病房示範單位為核心開展高水平臨床研究及醫學研究轉化。提升臨床研究人員參與或承擔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的能力。

三是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碼化賦能。

【行動計劃】提出,實施醫療大數據共享與套用。 建設全市共享的門急診、住院、體檢、科研等電子病歷體系。 推動標準化、資訊化臨床研究數據共享,明確數據脫敏標準, 打通醫院之間數據連結 。推動檢驗結果、醫療影像在全市三級醫院實作互聯互通互認。推動醫院開展醫療大數據的登記、評估、流通,拓展在創新研發端套用。

促進醫療數據安全跨境流動。搭建數據跨境流動審批溝通機制,強化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個人資訊出境標準合約備案等服務,保障數據出境合規。依托本市數據跨境安全與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數據安全與治理公共服務平台,加強對藥物警戒等業務管理場景數據出境的風險研判和合規指導。

加快以醫療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發展。 支持醫療大模型開發和落地套用,推進數碼療法、人工智能輔助治療等產品的研發套用 ,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新藥研發。加快醫療、醫保、藥監等數據底座建設,精細化開展數據清洗和治理,推動數據流通。引導算力企業加大對人工智能醫療的支持,探索配置建設可信計算環境。

四是打造全流程服務體系,加快研發到套用行程。

【行動計劃】提到,加速創新藥械入院套用。推動醫療機構建立定期召開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工作會議的長效機制。加強服務創新藥申報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有關工作。引導市屬醫院將創新藥加快入院套用, 對納入醫保目錄的藥品本著「應配盡配」原則盡快入院 。對符合條件的、涉及新醫療技術的創新醫療器械可隨時申報新增醫療服務價格專案,試行期間滿足條件的,醫療機構可申請統一定價和醫保論證。透過訂購、首購等方式促進醫療器械研發,加快創新產品入院套用。

最佳化醫保支付結算模式。進一步推動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鍊結」工作(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繼續擴大試點範圍,探索將非國家醫保談判藥品納入試點範圍。將符合條件的創新藥械及相關技術服務納入本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CHS-DRG)付費除外支付範圍。遴選1-2家醫院開展人工智能醫療器械試點,探索構建入院采購和結算模式。

豐富多層次商業醫療保險體系。按照安全、有效、經濟原則,推動將未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創新藥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針對細胞基因治療等創新性強、臨床急需的創新藥,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開發保險產品,與基本醫療保險形成互補。

五是做優品種結構,推動產業能階躍升。

【行動計劃】表示,推進藥品創新發展。推動下一代雙多抗、感染性疾病疫苗等大品種研發上市套用,支持藥品國際註冊和出口,促進仿制藥質素提升,產出十億元大品種30個。 支持細胞療法、基因藥物等市場潛力大的品種快速形成產業增量。在炎癥、感染等領域,推動全新靶點、全新機制的重磅藥物研發。

促進醫療器械提質增效。壯大醫療機器人等領域產業規模,推動國際高端醫療器械產線落地,促進進口產品在京生產,提升醫療器械產值在醫藥工業中的占比。在生命支持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加快產品海外註冊,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市場開發能力。

推動中醫藥守正創新發展。推進中藥創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的開發,促進數碼化中醫診療裝備開發套用。 推動名優中成藥大品種開展符合現代醫學規範的臨床套用 ,推進院內制劑在醫聯體內調劑使用並向新藥轉化。搭建中醫藥國際綜合服務平台及線上交易平台,開拓國際市場。

六是分類精準施策,助力企業梯隊式發展。

【行動計劃】提到,大力集聚領軍企業。吸引3-5家跨國企業來京發展。支持在京跨國企業提升產業能階,擴大研發中心規模,引進領先技術和品種。發揮頂尖科學家、知名醫生的影響力,發揮研究型病房等平台作用,引育不少於5家領軍企業落地發展。

推動孵化器能力提升和高水平營運。引進不少於3家國際知名的專業孵化器、加速器。在創新資源豐富的區域集中布局孵化器,在產業要素完善的區域集中布局加速器,為孵化專案提供驗證平台、投資基金等保障服務。促進孵化器形成覆蓋「發現—驗證—熟化—孵化」全鏈條服務模式。

註入資本活水。 發揮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強化對社會資本投入的帶動效應,重點支持早期轉化和產業落地。匯聚全球風投基金,促進國有投資平台與風投基金合作。 建立企業上市服務通道,營造登陸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良好環境。 支持企業登陸國內外資本市場,新增上市企業20家。

七是實施全方位引進培育,打造國際人才聚集高地。

【行動計劃】強調,做好全球頂尖人才引進服務。吸引戰略科學家在京組建研究團隊和實驗室;加強腦機介面、合成生物制造等領域頂尖人才引進,加大醫藥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交叉學科高端人才引進力度。依托新型研發機構、高校院所等,加強科研資源配置,在經費保障等方面賦予更多自主權。

八是突出區域優勢,構建產業集聚聯動發展格局。

【行動計劃】指出,強化空間供給和區域統籌。規劃新增不少於3000畝可供產業使用的工業用地,推動建成標準廠房120萬平方米,新開工標準廠房180萬平方米。推進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提升園區國際化營運水平。做強海澱區、大興區、昌平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主導區,支持城市副中心等具備優勢的區域加強產業布局,構建「四核多點」的產業格局。

推進海澱區打造智醫融合新標桿;推進昌平區打造創新提速新引擎;推進大興區建設先進制造新高地;推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藥械智造新地標。(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