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大家是如何看待山西和山西人的?

2019-01-17財經

關於山西,有很多神話。

神話一:山西人都是煤老板。

不值得一駁。當年真正去投資煤礦的,除了原生的一些地頭蛇(現在也大多被抓了),大多是溫州及其他地方的遊資。而大多數的老百姓,只能去做礦工而已。就像賈樟柯他表弟一樣。動輒幾千萬乃至上億的投資,怎麽可能誰都投資得起。

神話二:山西遍地是煤。

同樣不值得一駁。怎麽可能呢。有煤的,只是一部份地區。大部份地方沒有煤。而且很多地方的煤層,埋得非常深,開采成本太高。

神話三:一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西安,五千年歷史看山西。

我非常理解,山西給自己做的廣告詞。畢竟,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沒有一句響亮的slogan,別人根本記不住你。山西所說的五千年歷史,有幾方面依據:

  1. 關於女媧、炎黃、堯舜禹的傳說(堯舜也只有四千年出頭,沒有五千年)。這些傳說,在河南、陜西、甘肅、山東乃至浙江都有。談不上山西獨有。
  2. 勉強可做實證的,是襄汾陶寺遺址(懷疑為堯都),但同期甚至更早的良渚遺址、三星堆遺址,並不亞於陶寺,和陶寺同期的龍山文化遺存,也遍布山西、河南、陜西、山東,山西充其量,只能說是文明起源地之一,談不上獨尊。歷史學界也早已達成共識,華夏文明是多源的,而不是單線的。司馬遷所記載的五帝譜系,更多地是一種層疊的累積,人為建構出來的。至於舜都蒲阪,禹都安邑,除了有幾座廟幾個地名之外,更是沒有太多實證。可證的古墓、信史,也就三千多年而已。陶寺本身,也只有四千年而已。
  3. 成序列的古文化遺存,如芮城西侯度遺址、匼河遺址、丁村遺址等。但全國其他地方的同類別遺址,也還有很多。此外,歷史學界比較普遍認同的,是人類單一起源說。也就是說,這幾個遺址的古人類,和現代人類,大概率是沒有傳承關系的,最多有一些基因混雜。現代人類,是距今六萬年以前,從非洲再次遷徙到全世界各地的。至於距今六萬年到龍山文化之前的遺址,全國同樣是遍地開花,如遼河流域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黃河上遊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寺窪文化、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黃河下遊的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長江中遊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長江下遊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山西,只是中原龍山文化的一支而已。

山西是華夏發源地之一,有輝煌的歷史積澱,已經足夠偉大了,沒必要非給自己戴一個五千年歷史看山西的大帽子。

真正可以佐證的,是「地上文物看山西」。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2007~2011年)中,山西共登入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建築、古墓葬、古遺址、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石窟石刻等)53875處,其中古建築有28027處,數量在全國首屈一指。截至目前,山西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達531處,數量為全國之冠。其中,古遺址46處,古墓葬20處,古建築421處,石窟石刻15處,近現代及紀念性建築28處,其他1處。山西的國保古建築數量占全國的近20%。中國現存元代及元以前木結構建築約440座,其中山西有350座,占全國的近80%。

之所以會保留這麽多地上文物,一方面是因為古代山西,處於遠比現在更核心的區位,經濟、文化都更為發達;另一方面,和山西的地勢有關。因為山西表裏山河,易守難攻,這些文物,受到的戰亂、傷害更少。反面例子就是洛陽、西安,十幾朝古都,但其實地面文物不多(地下很多),都毀於戰亂了。當然,還可以總結出第三方面,山西人民比較厚道,不喜歡走極端,所以破四舊、砸孔家店、大躍進什麽的,都裝裝樣子就過去了,安穩度過了最近一次浩劫。

那山西的地勢是什麽樣子的,能保佑這麽多文物下來?古代山西,又是什麽樣一個存在?

簡言之,山西四面是山。想出去想進來,都很難。

山西地形圖

東面橙色的部份,是太行山;西面橙色的部份,是呂梁山;南面橙色的部份,是中條山、王屋山;北面橙色的部份,是呂梁山的支脈洪濤山,陰山的支脈蘇木山(樺山)、采涼山,太行山的支脈孤峰山等。

這還沒完。呂梁山西面是黃河(山西和陜西的界河),中條山南面也是黃河(山西和河南的部份界河)。好不容易翻過山,結果又碰到一條河。出省難度從80直接飆到了95。

群山環繞之中,有幾塊大河沖擊出的小塊平地。就是圖上綠色的幾塊。

  • 最北面,是桑幹河沖擊而成的大同盆地;
  • 再往南,是滹沱河沖擊而成的忻定盆地;
  • 最中間的也是最大的一塊,是汾河中遊沖擊而成的太原盆地;
  • 再往南,是汾河下遊沖擊而成的臨汾盆地;
  • 最南面,是涑水河沖擊而成的運城盆地;
  • 東南方向,太行山深處,有兩小塊盆地:北部較大的一塊,是漳河沖擊而成的長治盆地;南面較小的一塊,是沁河和丹河(丹河出省後註入沁河)沖擊而成的晉城盆地。這兩塊地方,因為海拔很高,古人認為和天為黨,故稱上黨。
  • 山西的主要人口,也都聚集在這7大盆地當中。這七大盆地,互相之間,都有山脈阻隔,山脈上建有關卡,都是我們耳濡目染的一些著名地標:

  • 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之間,有恒山,恒山上有雁門關(喬幫主跳崖的地方);
  • 大同盆地和太原盆地之間,可以沿著陽方口入恢河上遊,再轉汾河上遊直達太原。汾河兩側是雲中山和蘆芽山,汾河源頭建有寧武關(內三關之一),通道北側建有朔州(馬邑,漢武帝準備圍殲匈奴的地方);
  • 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之間,有系舟山和雲中山,兩山之間有忻口(忻口會戰);
  • 太原盆地和臨汾盆地之間,有太嶽山和呂梁山,兩山之間有靈石(韓信嶺、雀鼠谷、汾水關均在附近;大唐開國第一戰——霍邑之戰、李世民平宋金剛的雀鼠谷之戰、衛立煌韓信嶺阻擊戰,均在附近);
  • 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之間,有絳山(又名紫金山)和峨嵋原,兩山之間有鐵嶺關(又名鐵剎關、厄口,現隘口村,軹關陘最後一個關卡。晉國的絳都、曲沃、翼都,都位於附近)
  • 太原盆地沿漳河,可直達長治盆地,沁縣為交通樞紐(八路軍總部);
  • 晉城盆地和長治盆地,有丹河通道,通道上有長平關(長平之戰);
  • 臨汾盆地和長治盆地之間,透過汾河支流和沁河支流相連,安澤為交通樞紐(太嶽山上小延安);
  • 臨汾盆地和晉城盆地之間,透過汾河支流和沁河支流相連,沁水為交通樞紐(端氏鎮,晉國最後的都城)。
  • 而從這些盆地出省,一共也只有寥寥無幾的十幾條通道。

    山西出省通道

    其中,西部呂梁山側的渡口,遠離幾大盆地,而且是通往比較落後的陜北,呂梁山和陜北崎嶇難行,因此,一向不是主要通道,只能作為小道和策應。比較重要的,是如下十五條通道:

    1. 殺虎口:從大同盆地穿越管涔山和洪濤山,通往河套平原,是古代防守遊牧民族的前線。近代山西走西口開發內蒙,所謂西口,便是這一座關卡;
    2. 白登道:從大同盆地,翻越陰山丘陵,通往錫林郭勒草原和漠北。大同北部,山勢比較散亂,因此,從內蒙古高原,可以比較方便地進入大同盆地。這裏也是防守遊牧民族的最前線。劉邦被圍在這裏,李廣從這裏出塞,北魏在這裏建都;
    3. 軍都陘:從大同往東,沿著桑幹河,經過宣化、懷來,可一路通到燕山外的延慶。翻過軍都陘,便是密雲和北京。這也是北方遊牧民族攻擊北京的一條主要路線;
    4. 飛狐陘:從大同往東南,進入蔚縣盆地,蔚縣透過飛狐陘,進入河北淶源盆地;(從淶源出發,有兩條路通往河北:往東透過蒲陰陘,到達河北易縣、保定;往南透過唐河道,到達河北唐縣、定州)
    5. 靈丘道及其支路平型關道:從大同往南,翻越恒山,進入靈丘盆地(新靈丘道,這條路是北魏所修),然後或往東,進入蔚縣(老靈丘道,區別於北魏所修新靈丘道);或往南,接唐河道出省(新靈丘道)。此外,也可以走平型關道,從忻定盆地北端進入靈丘;
    6. 井陘(娘子關):從太原往東,經陽泉和井陘,到達河北石家莊;
    7. 滏口陘:從長治出發,經涉縣,到達河北邯鄲;
    8. 太行大峽谷:從長治出發,經壺關,到達河南安陽林州市;
    9. 白陘(孟門陘):從晉城出發,經陵川縣,到達河南新鄉輝縣;
    10. 太行陘:從晉城出發,經天井關,到達河南焦作沁陽;
    11. 軹關陘:從侯馬出發,經鐵嶺關、絳縣、垣曲,到達河南濟源;
    12. 茅津渡:從運城出發,經過虞原盆地、平陸,從茅津渡渡過黃河,到達河南三門峽;
    13. 風陵渡:從運城永濟出發往南,從風陵渡渡過黃河,到達陜西潼關;
    14. 孟津渡:從運城永濟出發,往西渡過黃河,到達陜西大荔;
    15. 龍門渡:從運城河津出發,往西渡過黃河,到達陜西韓城。

    其中,井陘是最重要的出省通道,乃至催生出了河北的第一大村石家莊。在通道西側,也催生出了太原的東大門陽泉。而在首都位於西安或者洛陽的時候,孟津渡、軹關陘,因為拱衛首都,地位更加重要。

    呂梁山上的一系列渡口,最重要的一個,是孟門渡/磧(qi4)口渡。因為渡口東側的離石、柳林,是呂梁山上最大的河谷三川河谷所在地;渡口西側的綏德,是陜西北部最大的河流無定河河谷所在。從離石往東,經汾陽可通太原;從綏德往西,可經延安,到達關中;或經榆林,到達內蒙古。磧口不但是秦晉兩省的交通要道,黃河上遊過來的行船,到達磧口,便無法再繼續前行,因為其南側的大同磧艱險難行,落差達到10米以上。因此,這裏也是水路轉陸路的中轉站。明清兩代,這裏商貿發達,號稱九曲黃河第一鎮。從陜西、甘肅、寧夏、內蒙而來的貨物,在這裏都有轉陸路運輸,運往太原、京津。因為地處三川河谷,是呂梁山上最大的平地,又處於秦晉交通要沖,離石(呂梁),被催生成了地級市。而其他幾個渡口,比如從興縣通往神木的劉家川渡、從永和通往延川的延水關渡、從大寧通往延長的馬鬥關渡、從吉縣通往宜川的圪針灘渡(壺口瀑布就在附近),在歷史上,經常會設定軍事性質的州府予以防守。

    以上所提及的,七大盆地,催生了9個地級市:大同(大同盆地北側)、朔州(大同盆地南側)、忻州(忻定盆地)、太原(太原盆地)、晉中(太原盆地)、臨汾(臨汾盆地)、運城(運城盆地+臨汾盆地南側)、長治(長治盆地)、晉城(晉城盆地)。盆地周邊的山地,基本按照水系,劃歸就近的盆地。

    之所以會有9個,是因為,大同盆地有2個地級市:北側是大同,南側是朔州。朔州的存在,是為了防守大同盆地直達太原盆地的汾河通道。太原盆地有2個地級市:北側是太原,南側是晉中。晉中的存在,是計劃經濟時代造就的一個錯誤,就像西安和鹹陽一樣。不過一直沒有被糾正過來(當時流行把大城市周邊的郊縣,單獨劃一個地區,並且選一個交通方便的地方做行署)。

    除了這七大盆地,上面所提及的為太原看守東大門的陽泉、呂梁山上最大的谷地離石,也搭上了最後一班車,變成了地級市。

    那山西歷史上,是不是一直都是這樣的區劃呢?

    黃河流域文化遺址

    三皇五帝時代,晉南和豫北、關中一樣,因為黃土松軟,又位於高原上遠離水災,都是華夏起源地之一。

    三家分晉

    先秦時代,晉國從臨汾盆地崛起,逐漸統一山西,在北方一家獨大。其後三家分晉(因此,山西的簡稱是晉)。臨汾盆地、運城盆地大部份屬魏;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大同盆地、北呂梁山區屬趙;長治盆地、晉城盆地大部份屬韓。戰國期間最慘烈的上黨之戰,便發生在晉城盆地。此戰之後,六國再無翻身之力。

    東漢山西

    到漢代,臨汾盆地運城盆地屬河東郡;太原盆地屬太原郡;晉城盆地、長治盆地屬上黨郡;北呂梁山區屬西河郡;忻定盆地、大同盆地大部份屬雁門郡,西部對接河套平原的殺虎口一帶,單獨設立了定襄郡。其中河東郡屬於中央直轄的司隸校尉部。因為首都位於西安、洛陽附近,而臨汾、運城所在的河東郡,從地形圖上看,和關中是連為一體的,在地理上,也是一個平原(汾渭平原),只是被黃河切割成東西兩部份(冬天黃河一結冰,就完成無險可守了)。首都總需要有自己的緩沖地帶,河東郡,因此變成司隸校尉部的一部份了。

    東漢期間,匈奴人大量移居內地,北呂梁山脈,已經成為匈奴人的天下。而大同盆地,則被鮮卑人占領。因此,五胡亂華期間,山西成為匈奴和鮮卑的根據地之一。漢(前趙)先是建都離石,後來遷都臨汾;後趙石勒起於晉城;西燕慕容沖(就是被苻堅納為男寵的那位)定都長子;北魏則建都大同。

    盛唐山西

    隋代南北一統,隋煬帝暴虐無道,唐公李淵從太原起兵,建立大唐。太原是龍興之地,被定為北都。整個山西,終於被劃為一個道了。不過此時的道,是一個監察區,而非行政區。而且河東道的道治,在蒲州(永濟)。山西仍然是南重於北的。河東道被劃為19個州:

  • 運城盆地1州:蒲州。
  • 臨汾盆地4州:北部為晉州、南部為絳州(臨汾盆地被塔兒山分為南北兩部份);西部的南呂梁山區,北部為隰州,防守從永和通往延川的延水關渡和從大寧通往延長的馬鬥關渡,南部為慈州,防守從吉縣通往宜川的圪針灘渡。
  • 晉城盆地1州:澤州。
  • 長治盆地3州:盆地腹地為潞州(長治);沁水上遊設沁州(沁源),作為潞州的西大門;北部設儀州(左權),防守從潞州通往娘子關、從太原通往邯鄲的通道。
  • 太原盆地1府1州:北部為太原府;南部為汾州(汾陽),防守從呂梁山離石方向沿東川河南源而來的通道。
  • 忻定盆地2州:南部為忻州,防守忻口;北部為代州,防守雁門關和平型關。
  • 大同盆地2州:北部為雲州(大同),防守白登道和殺虎口;南部為朔州,防守通往太原的汾河通道。
  • 中呂梁山區2州:北部為嵐州,防守從興縣通往神木的劉家川渡;南部為石州,防守從柳林通往綏德的孟門渡。
  • 蔚縣、廣靈、靈丘三個小盆地1州:蔚州,防守飛狐陘、靈丘道、蒲陰陘、唐河道;
  • 靈寶1州:虢州,位於河南,防守從長安通往洛陽的函谷關通道。
  • 中條山外黃河以北的芮城、平陸,歸都畿道所有。

    中晚唐山西

    不過很快,安史之亂來臨,山西重新分成了三塊。北面是河東節度使,轄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大同盆地;南面是河中節度使,轄臨汾盆地、運城盆地;東南部的長治、晉城盆地,歸昭義節度使。和漢末一樣,唐末突厥人大量遷居山西,稱為沙陀。

    北宋山西

    五代時,是太原的一個高光時刻。沙陀人李克用、石敬瑭、劉知遠三次從太原起兵,分別建立後唐、後晉、後漢,太原也因此被稱為龍城。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其間,北漢還割據太原盆地、忻定盆地獨立。到了宋代,大同盆地屬於遼國西京道,大同為遼國的西京。而南部的運城盆地,屬於永興軍路(路治西安),一如兩漢。中間的忻定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長治盆地和晉城盆地,屬於河東路(治太原)。中唐以後,氣候變冷,經濟中心南移,而北方又多遭戰亂,山西開始整體沒落。

    宋代在唐代的基礎上,有如下改變:

  • 運城盆地東西二分,西為河中府,治河東(永濟),防守蒲津渡;東為解州,防守鹽池。
  • 長治盆地:潞州升為隆德府;沁州擴大地盤(把沁縣納入),改為威勝軍,治所遷到了沁縣,防守從太原前往長治的交通要道。
  • 太原盆地:最東端娘子關一帶,割出平定軍(平定縣),防守娘子關。
  • 中呂梁山區:割出一些列邊境州,防備契丹和西夏:保德軍(防守黃河渡口)、火山軍(河曲南,防守黃河渡口)、岢嵐軍(防守通往黃河渡口的通道)、憲州(靜樂,防守汾河通道)、寧化軍(防守汾河通道)。同時,把黃河對岸的晉寧軍(佳縣)、麟州(神木)、府州(府谷)、豐州,也都劃歸河東路,方便應對西夏。
  • 大同盆地:遼國同樣隔出了應州,防備北宋,防守雁門關。
  • 金代山西

    到了金代,山西全境歸於金國。分為三部份:大同盆地,屬於西京路(治大同);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和中呂梁山區,屬於河東北路(治太原);臨汾盆地、運城盆地、長治盆地、晉城盆地,屬於河東南路(治臨汾)。金代是山西文化上的一個小高峰,金代文人之冠元好問,是忻州人;而臨汾,產生了著名的平水韻。

    此時的區劃,也到達了極大值。在宋代的基礎上繼續細化,在大同盆地的南端,割出了武州,防守偏關黃河渡口;寧邊州,防守黃河渡口。同時把北宋的軍,都改為正常的州。保德軍改為保德州、火山軍改為隩州、岢嵐軍改為岢嵐州、寧化軍改為寧化州、平定軍改為平定州、威勝軍改為沁州。憲州改為管州。慈州改為耿州。儀州改為遼州。隆德府降級為潞州。中條山南黃河以北的芮城、平陸,劃歸解州。

    元代山西

    到了元代,山西歸屬中書省直轄。和金代近似,由北往南,大同盆地設為大同路(西京路改),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中呂梁山區設為冀寧路(河東北路改),臨汾盆地、運城盆地、長治盆地、晉城盆地設為晉寧路(河東南路改)。並設監察機構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治大同)、司法機構河東山西道肅政廉防司(治太原)。這是山西二字,作為地區名稱的正式出現(山西者,太行山以西也)。

    明代山西

    到明代,山西最終形成,並正式定名為山西布政使司。在此之前,晉南的臨汾運城,和晉中晉北多分為不同行政區。明代改路為府,並細化出了潞安府(長治),在一些軍事要地設立了直隸州。

  • 大同盆地設為大同府;
  • 太原盆地北部、忻定盆地、北呂梁山脈,設為太原府;太原盆地南部,設為汾州,防守前往離石、陜西的通道;
  • 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設為平陽府;
  • 晉城盆地,設為澤州;
  • 長治盆地腹地,設為潞安府;西北側,設沁州,防守從太原通往長治的交通要道;東北側,設遼州,防守從長治通往娘子關、從太原通往邯鄲的交通要道。
  • 清代山西

    到了清代,在明代的基礎上,繼續細化。此外,把蔚縣、淶源劃歸直隸。

  • 運城盆地:從平陽府獨立,西部設蒲州府,防守蒲津渡;東部設解州,防守鹽池。
  • 臨汾盆地:南部設絳州,位居塔兒山以南;中部仍設平陽府;最北部設霍州,防守太原盆地和臨汾盆地的交通樞紐靈石關;南呂梁山區設隰州,防守從大寧和永和通往陜西的渡口。
  • 長治盆地、晉城盆地:和明代無變化。澤州升級為澤州府。潞安府、遼州、沁州照舊。
  • 太原盆地:汾州擴大,將中呂梁山區南部的三川河流域劃歸,防守秦晉通道,並升為汾州府;東部陽泉一帶,獨立為平定州,防守娘子關。北部依然為太原府。
  • 忻定盆地:從太原府獨立。南部為忻州,防守忻口;北部為代州,防守娘子關。
  • 大同盆地:西部割出朔平府,防守汾河通道入口和殺虎口。東部依然為大同府。
  • 中呂梁山區北部:從太原府獨立,東為寧武府,防守寧武關和偏關;西為保德州,防守通往陜西的黃河渡口。
  • 此外還有歸綏六廳和烏蘭察布,目前已經是內蒙的了。不過,因為長期歸山西管轄,人口也大多是山西移民後裔,所以同樣說晉語。
  • 明清兩代,山西人地矛盾突出,因此,明代有洪洞大槐樹大移民;同時晉商依靠邊境貿易開始崛起,乃至在清代,山西號稱海內最富。晉中一帶,成為中國的華爾街。

    1925年山西地圖

    民國期間,南北三分的情形,又出現了一次,雁門道、冀寧道和河東道三分三晉。而閻錫山治下的山西,戰亂較少,號稱全國模範省,在全國依舊居於上遊。

    山西政區圖

    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幾經調整,最終變成了現在這樣:

  • 大同盆地:北為大同,南為朔州,一如往昔。不過朔州比之前小了,大同比之前大了。
  • 忻定盆地:忻定盆地,連帶著中呂梁山區北部,之前的忻州、代州、寧武府、保德州,合並為忻州。寧武府、保德州,這種純粹為軍事目的而設的州府,在和平年代,必要性不大。忻代盆地本就不大,且海內升平,忻州代州合二為一,才是常理。
  • 太原盆地:北為太原,南為晉中,東為陽泉。榆次因鐵路而興起,其後又恰逢計劃經濟時代的不按規律劃分政區,遺禍至今,並改了個大號,叫晉中。平定州為鐵路旁的陽泉取代。
  • 臨汾盆地:北為臨汾,合並之前的霍州;南部塔兒山以南,先前的絳州,劃歸運城。霍州這種純軍事目的的州,合並給臨汾,也比較正常。
  • 運城盆地:運城。先前的解州、蒲州,合並為運城。戰爭需求不大了,運城盆地也沒必要東西二分。但把臨汾盆地南側汾河下遊的絳州,劃歸運城,著實有點奇怪。大概是因為臨汾人口已經夠多了,再加上絳州,會變得一家獨大,因此,就近並給運城了。
  • 晉城盆地:晉城。
  • 長治盆地:先前的潞安府、沁州,合並為長治。而遼州,合並給了晉中。遼州、沁州,這種為軍事目的而存在的州,同樣也被撤了。不過遼州合並給晉中,這個操作有點詭異,帶有濃濃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特點。
  • 中呂梁山區:先前的汾州府,搬遷到了崇山峻嶺中的離石,並給自己取了個大號,叫呂梁。同時,把中呂梁山區北部的興縣、嵐縣等原屬太原府的山區縣,也都劃給了呂梁。
  • 合計11個地級市,117個縣區。其實山西區劃最大的問題,便是縣太多,每個縣太小,平均每個縣不到30萬人。人口在20萬以下的縣有38個,占了三分之一。一些山區的縣,甚至不到10萬人。盡管50年代曾經撤並了一些縣,比如洪洞、襄汾、臨猗、萬榮,但實際上,這些縣本來就不小(洪洞是山西第一大縣),真正小的縣,反而一個也沒並,比如岢嵐、古縣、安澤、大寧、永和這種幾萬人的小縣,喊了好多年,就是並不了。雖然說,山西的每個縣,都有沈甸甸的歷史,但這麽小的縣,實際上是養不起這麽大的政府機構的。

    大同城:漢代建平城,之後成為邊陲重鎮,往往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第一站,尤其以北魏為最。大同北接蒙古高原,往南可以通太原、忻州,往東可以走軍都陘直逼北京,往西出殺虎口入河套平原,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建都大同,唐代設雲州,並以雲州、蔚州為大同道,取天下大同之意。其後直到清末,都是西京或者府城所在。建國後則又以煤炭著稱天下。轄北半部份的大同盆地。雲岡石窟和北嶽恒山,是大同最出名的地標。

    朔州城:是大同盆地直接通往太原盆地的交通要塞,漢代建馬邑,北魏將朔州州治從盛樂遷到馬邑。唐代改馬邑郡為朔州。取城彼朔方之意。其後直到清末,均是州府所在(明代並入大同府)。轄南半部份的大同盆地。應縣木塔和崇福寺,是朔州的地標。

    忻州城:東漢時設新興郡。唐代改新興郡為忻州。因忻口而得名。傳說中漢高祖被匈奴圍困,到忻口方才得脫,於是將此地命名為忻口,取欣然大悅之意。其後直到清末,均是州城所在(明代並入太原府)。忻州北有雁門關,南有忻口,東有紫荊關(飛狐陘)、倒馬關(蒲陰陘)、平型關,西有偏頭關,是拱衛邊疆的第二道防線。轄忻定盆地和西側的中呂梁山區北端。五台山和雁門關,是忻州的地標。

    太原城:為戰國時趙國所建,是趙國的舊都。太原,即大原,一大塊平原的意思。太原是山西的地理中心和交通中心,從秦漢起,就是山西北部的政治中心。到明代起,成為整個山西的首府。轄北半部份的太原盆地。晉祠泥塑,是太原的地標。

    晉中城:歷來無此稱呼,是建國以後設立榆次地區,升為地級市的時候,起名叫晉中市的。榆次在戰國時期就被稱為榆次了。但一直都是太原的附庸。直到同蒲鐵路和正太鐵路修通之後,兩線在榆次交會,榆次才發展成為一大都會。1949年以後,計劃經濟年代,流行把大城市郊縣單獨劃為一個地區,並設立地區行署於交通便利之處,於是設晉中地區,行署駐榆次,從而脫離太原。榆次和太原盡在咫尺,就像鹹陽和西安一樣。這本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個錯誤,但一直延續至今,誰也沒有魄力去改正。晉中,是山西省中部的意思。轄南半部份的太原盆地。明清兩代的晉商,多在晉中轄區。平遙古城,是晉中的地標。

    陽泉城:因正太鐵路和煤礦而興起,1947年設市。1983年設立地級市。陽泉地區是山西通往河北的主要通道井陘所在之處,是山西的東大門,韓信曾在此背水一戰。宋金設平定軍,明代屬太原府,清代設平定直隸州。不過當時的州城是平定。鐵路時代來臨,處於鐵路線上的陽泉取代平定,成為陽泉市。陽泉市區有泉五處,終年湧漾,澤潤一方,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娘子關,是陽泉的地標。

    長治城:古稱上黨,取與天為黨之意形容其高,戰國時期即為軍事要地。兩漢為上黨郡(郡治長子),北周在今市區設潞州,上黨屬焉。其後直到清末,都是州府所在。明代析置長治縣,為長治得名的開始。長治,是長治久安之義。轄長治盆地。長治是通往河北南部的滏口陘所在,亦為軍事要地。太行大峽谷,是長治的地標。

    晉城:戰國期間建高都城,西燕設建興郡,隋代改為澤州,唐代設晉城縣,為澤州州治。其後直到清末,都是州府所在。三家分晉之後,晉靜公被遷於此,故稱晉城。轄晉城和陽城盆地。晉城是通往河內的太行陘和白陘所在,歷來都是軍事要地。長平之戰即發生於此。皇城相府,是晉城的地標。

    呂梁城:歷來無此稱呼,是離石地區地改市的時候,新起的名字。以呂梁山為名。離石地處三川河谷,是呂梁山上最大的平地,同時也是軍事要沖,是陜北通往山西的必經之路,是整個呂梁山區的交通中心和地理中心。戰國時趙國設離石邑。西漢置離石縣。因靠近離石河而得名。劉淵曾建都於此。隋唐宋稱石州。明代隸屬於太原府,清代隸屬於汾州(汾陽)。建國後地區行署從汾陽又搬回了離石。轄離石盆地和呂梁山區。汾陽地處太原盆地,比離石的地理條件要好得多。不過,計劃經濟時代,經濟並不是唯一的考量,處於地區交通中心的離石,肯定比偏處西南角的汾陽要方便得多。其後將錯就錯,就一直挨到現在了。磧口古鎮和汾酒,是呂梁的地標。

    臨汾城:戰國時南韓初建,舊稱平陽,是南韓的舊都。傳說堯帝建都於此。宋代稱臨汾縣。歷來是晉南中心城市。因臨近汾河而得名。傳說堯帝曾建都於此。三國期間,設平陽郡。劉淵曾建都於此。其後一直到現在,都是郡城州城所在。轄大半部份的臨汾盆地。堯廟、大槐樹和壺口瀑布,是臨汾的地標。對了,還有五星級廁所。

    運城:因鹽池而興起,從建城之初便是鹽城,但是直到民國期間工業化發展之後,才真正取代解州、安邑和永濟,成為運城盆地的中心城市。而臨汾盆地最南端,塔兒山之南的絳州,因為不在鐵路線上,也開始沒落,並給了運城。運城是運鹽之城的意思。轄運城盆地和一小部份的臨汾盆地。運城地處山西河南陜西三省交界,蒲津渡、軹關陘、茅津渡、風陵渡均位於此,是交通要沖。關帝廟和永樂宮,是運城的地標。

    臨汾和運城在明代之前的大部份時間內,多歸屬京畿管理,所以,晉南的方言屬於中原官話,和山西其他地方的晉語有很大差別。同時,晉語也不只是覆蓋山西,陜北、內蒙河套、烏蘭察布、張家口,也都是晉語的天下。

    山西方言

    山西因為煤多,計劃經濟時代,曾經是重工業基地。不過改革開放以後,已經越混越差。隨著一波波的限產減產,減少汙染,減少鋼產量,煤礦國有化,已經快變成山海關內的東北了。目前在全國,人口位於第18位元(3490萬),GDP第20位,人均GDP第17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第22位。總GDP比人口排位低,說明低於平均發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人均GDP排位低,說明經濟發展質素很差,無法藏富於民。妥妥的中下遊。如果不是煤老板長了一把臉,可能真的會是阿卡林省了。2021年,因為全國缺電,逼著山西大規模挖煤發電,所以2021的名義GDP增速,高達28%,最高的長治,高達35%。大概前無古人,估計也後無來者了。

    能看得見的無奈,南北交通大動脈大西高鐵,到現在都沒有全線貫通;呂梁、朔州,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不通高鐵的內地城市(地級市)之一;鄭州米字型高鐵都修完了,太原連十字還沒搞定。鄭州被水淹了,全國都在救援;山西被淹得更厲害,卻悄無聲息。

    根據2021年統計年鑒,各市經濟情況如下:

    地區 常住人口(萬) GDP(億) 排名 人均GDP 排名 人均可支配收入 排名
    全省 3490 17652 5.1 2.5
    太原 532 4153 1 7.9 1 3.5 1
    運城 477 1644 3 3.4 11 2.2 9
    臨汾 397 1505 5 3.8 9 2.3 8
    呂梁 339 1538 4 4.5 6 1.9 11
    晉中 338 1469 6 4.3 8 2.6 5
    長治 318 1712 2 5.4 5 2.6 6
    大同 310 1370 8 4.4 7 2.5 7
    忻州 268 1035 10 3.8 9 2 10
    晉城 219 1426 7 6.5 3 2.7 3
    朔州 159 1100 9 6.9 2 2.7 4
    陽泉 132 742 11 5.6 4 2.9 2

    太原在各方面都一枝獨秀。和其他城市,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不過,和那些強勢省會比如長春、成都、哈爾濱、西安、武漢相比,太原還算是比較仁慈的,近在咫尺的榆次都搞不定。省會首位度,只有22.7%,排名第17位。不過,排在太原後面的,大多是山東、福建、江蘇、內蒙、河北這些雙中心的省份。山西則完全沒有第二中心。非要說山西第二城,大概是長治吧。因為晉南兩市太不靠譜了。

    晉南兩市,是太原之後人口最多的地區(運城的戶籍人口比太原還高),但是經濟非常拉胯,人均GDP位列倒數兩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排在中下遊。只能說,山西的煤,大多埋在山區了,這兩個平地最多的地區,依靠種地,是打不過挖煤的。從古代山西的中心,淪落到現在的墊底,落差有點大。

    2020各市原煤產量

    日子過得最舒坦的,其實是三個袖珍小城陽泉、晉城、朔州。人口不多,收入不低,自得其樂。

    呂梁這個純山區,煤越挖越多了,但是和可支配收入是不成正比的。還是最窮的地方。忻州和呂梁近似,山區眾多,煤反倒不太多,因此,也是倒數榜上的常客。

    至於晉中,各方面都很平淡,榆次連自己都拉不動,更談不上帶動下面的縣發展。越早拆分約好。拿出安徽拆分巢湖的勇氣,否則,永遠沒有出路。

    經濟上的落後,或許只是一時的馬失前蹄,不必氣餒。但人文氣質上,山西已經完全沒了當年晉商的開拓精神。在10年前,山西甚至是全國少數幾個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多的省份。可山西並不是江蘇、廣東、浙江這樣的發達省份。唯一的解釋,就是山西人都不想出去闖蕩,寧肯在家附近窮著。就像當年的大寨,感人的勤懇,驚人的貧困。直到近幾年,實在沒什麽就業機會了,才開始大規模出省打工。但迄今為止,山西的戶籍人口才比常住人口多70萬,占戶籍人口的2%。對比一下安徽,戶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1000萬,占戶籍人口的14%,比比就知道,山西人有多戀家多沒有冒險精神了。留在原生的,不是考公務員,就是進事業編或國企。幾百萬人擠著走一條獨木橋,供需嚴重失衡,前幾年中央所說的山西塌方式腐敗,膿瘡般的政治生態,就水到渠成了。

    而且山西人歷來的善良、堅忍、平糊,也越來越被流失了,乃至出現了洪洞黑磚窯這種把祖宗臉都丟光了的事情。不能立功,連德也立不住了。

    立言就更談不上了。因為心態上的萎靡不振,文化上建樹甚少。早期的山藥蛋派,已經煙消雲散。除了賈樟柯、寧浩、曹保平等電影導演,才女柴靜,半個山西人劉慈欣、鄭淵潔外,其他方面,也真的拿不出手。還有賈躍亭、李彥宏這種毀譽參半的人物,不提也罷。

    放眼古代,山西位居黃土高原之巔,俯瞰華北平原和河南,遮蔽關中,是古代中國的戰略必爭之地,創造出燦爛的傳統文化,不得山西者,無以得天下。近代,山西執中國金融之牛耳,運籌帷幄,海內最富。往事已矣。現在的山西,何時能走出泥潭,重現輝煌?為之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