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恒大在風光的時候借了很多的債,既有境內的,也有境外的。
境外的比較慘,去年10月份就開始出現美元債違約。
據債券市場公開資訊統計,截至目前,恒大已有13筆美元債違約,合計總金額192.8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1290億元)。恒大在處理境內債和境外債之間所表現的態度是有區別的,恒大的境內債至今未出現公開違約。所以海外債權人認為他們遭到了不平等待遇。
恒大覺得自己還能再搶救一下,想搞債務重組,也就是向天再借500年,一點一點拖,總能拖過去的。
但在海外債權人看來就是夜場夢多,他們不想等了,因為他們的債權是針對海外平台如開曼或者香港等公司的債權,但是恒大的大部份資產都在國內,在海外能夠用於還債的資產是很少的。
如果他們還不采取動作,等上七八年後隨著地產商所持資產價值的貶值、國內債權人的搶先清算資產,最後甚至會一無所得。
但如果他們透過把香港的上市公司清盤,隨後提名清盤接管國內的業務,然後再拍賣國內資產,這樣他們就可以獲得最大化償付。
所以對海外債權人來說,恒大清盤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當然申請歸申請,能不能得到執行還是未知數。
但無論恒大未來的命運如何,對許家印家族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出現流動性危機之前,恒大堅持了多年,一邊高息融資,一邊高比例分紅。據統計,2011年至2020年,許家印家族透過鑫鑫(BVI)有限公司持有中國恒大股份比例在58%-71%之間,按照65%的分紅比例作為平均數計算,獲得現金分紅高達近500億元。清盤是將資產套現償還債務,但股份制公司的資產以公司名義所擁有,故償債的法律責任只限於公司承擔,並不涉及個人層面。
所以即使到了香港上市公司被清盤的那一天,許家理論上依然是可以全身而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