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再過幾天就要徹底翻篇了。
過去的這年裏,發生在中國車市的故事總是那樣出乎意料。從年初打到年尾的全民價格戰,幾乎摧毀了所有車企的最後防線,在追求銷量的過程中,維持體面也已經成了最不重要的環節。合資與自主,傳統車企和新勢力,兩兩互搏毫不留情。
而對於細分市場的名次爭奪,新舊交替的情形同樣在頻繁出現在我們眼前。各級轎車、SUV市場因新能源轉型逐步披上了綠色外衣,大量堅守傳統的車型和品牌慢慢淡出了消費者的視野。
在這期間,有人說,行業內卷至上,沒有人是贏家。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作為行業先鋒的比亞迪確是那樣不可理喻地締造了盛世。從市場到使用者端,再多的質疑都抵不住比亞迪拿捏中國車市的勢頭。
旗下的王朝和海洋網不用多議,在各個細分市場上均留下的強烈存在感。相比之下,別看騰勢、方程式豹和仰望這三個子品牌並沒有采用車海戰進入市場,但論對於自身定位的拿捏,依舊是在同行中處在一個名列前茅的位置。
特別是騰勢,兩年時間,用一款騰勢D9就從別克GL8執掌了20年的地盤上狠狠扯下了一塊「肉」,足見其品牌強勢的一面。
當然,由於今年市場迎來了快速變革,MPV市場同樣也進入到了新一輪的競爭態勢中,小鵬X9、理想MEGA、LEVC L380、極氪MIX等車型的加入,勢必會為前輩帶去新的壓力。那對於騰勢D9來說,沒什麽比盡快完成產品的叠代更為重要了。
25款騰勢D9的上市搶在了年尾這一刻,是有意向市場告知,騰勢對於MPV市場的重視一定是無出其右的。但另一方面,面對對手的奮力反撲,產品煥新上的爭分奪秒,或許就是其堅守市場地位的最佳方式。
守擂,產品煥新容不得怠慢
要說,今年中國車市最顯著的特征,圍繞「價格戰」進行的產品廝殺顯然是外界最熟悉的。產品推陳出新過程中的無盡內卷,行銷廣宣裏的明爭暗鬥,或是對市場份額的爭搶無所不用其極,都一一體現出了,身在其中的各大汽車廠商面對行業洪流時,那不願被時代拋下的心境。
以這樣的態勢去推算未來的市場走勢,我相信,不會再有人會選擇按部就班地推進自己的發展戰略,但又不可否認,回溯過去一年的紛爭,似乎也很難說,市場變革的底色下,先聲奪人的人一定會笑到最後。
據數據統計,自上市以來,騰勢D9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30萬輛,並取得了同級MPV產品保值率第一的口碑。而其40萬元開外的零售均價所蘊含的意義更是巨大。
中國車市從未出現過一款能改變高端MPV市場固有格局的產品。就意味著,騰勢D9的出色表現,沒什麽可以讓任何一個人去吐槽的。
只是,就像文章開篇所指,隨著競爭強度的加大,MPV市場一定不會就此刻的變化而定型。現階段,騰勢D9能在自己的領域一枝獨秀,那往後呢?誰又能篤定,不會出現另一個戰鬥力拉滿的騰勢D9?
所以,值此一刻,25款騰勢D9選擇全面煥新的會是給予自身又一次提升產品的機會,實際上,也是為了防止在出現有力對手而面露慌張。
關於產品本身其實沒什麽好說的,在這個比亞迪技術大爆炸的階段,即便是對於騰勢D9這樣註重乘坐體驗的MPV車型,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技術叠代。
從內至外,標配 800V 高壓平台、搭載比亞迪五代 DM 技術,配有帝瓦雷劇院級聲場、7.5L 智能冷暖冰箱、靜音電吸門等,對比同類產品,25款騰勢D9的優勢都是極為明顯的。
不僅如此,當消費者對於整車智能化的要求逐日提高,新款車型同樣將「天神之眼」這一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放到了全系標配的技術列表中。
一款均價在30~40萬的高端MPV究竟應該是什麽樣子的?其實在過去的20年間,別克GL8幾乎向所有人灌輸了一個無人能反駁的標準答案。
高端大氣的外觀需要配合上極顯檔次的內飾、足夠寬大的乘坐空間還需有晃晃悠悠的底盤內容做支撐,最後再上一些考究的用料和看著就很貴的配置,正是這一系列的連招造就了只屬於「陸上公務艙」別克GL8的盛世。
但回頭看看過去兩年的市場變遷,盡管我們依舊看到了豐田賽那這樣將家用發揮到極致的產品,大有令市場改旗易幟的氣勢,可眼看騰勢D9居然能在一上市就占據了40萬以上MPV市場的頭把交椅,直覺已經告訴了我們,原本固化的市場格局將出現松動。
而如今,從產品煥新的程度去看,想必騰勢D9更是在想著去加強這一判斷在市場中的認知厚度。
騰勢D9的使命,不止於改變市場格局
是的,我們本以為,2023年才是中國MPV市場迸發新生的元年。大通MIFA9、WEY高山、奔騰M9……一款接一款的全新車型適時向外推出,可無奈的事,市場走勢哪會如人們想象的那樣。這些帶著品牌轉型願景的產品,最終所得到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到了今年,鑒於消費趨勢的大規模變遷,當所有細分市場又被點亮時,看似被市場再次背刺的MPV確實又出現了轉機。電動化大潮下,大多造車企業甚是積極地想要成為那個可以深度挖掘市場潛力的玩家。
但講真,只要你好好觀察下整個MPV市場的格局,再去想想那些新人的前景,誰敢說,輿論端再多的叫好聲會令這個早已固化的市場格局出現裂痕?唯一能拿的出手的產品,好像只有騰勢D9這一款。
中高端MPV的市場容量究竟有多大?在中大型SUV的全方麪包圍下,留給主抓空間的同價MPV的發揮空間有多少?能消費得起動輒30~50萬的新車,且具有容納大型車輛用車環境的潛在使用者究竟又有多少?
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我認為,不會有哪個中國車企不知道大概的狀態。那之所以在這個分外焦慮的年份裏,為什麽只有騰勢D9跑了出來,或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消費趨勢向著新的方向演進,有且僅有騰勢D9,恰到好處地摸到MPV市場的發展門道。
當經濟大環境有別往日,考慮到用車成本愈發成了消費者購車的前置要素,再考慮到中國高端品牌羽翼漸豐的現實,騰勢D9主張宜家宜商的整體思路,配合上全維度切中消費心智的產品力和品牌形象,其所能產生的勢能幾乎是無解的。
那當時間來到當下,對於騰勢D9來說,既然市場已經在這兩年時間裏逐漸形成了以騰勢D9為MPV標桿的消費認知,那麽,無論後來者的實力如何,騰勢D9的及時煥新就是必然要落實的一件事。
未來,騰勢汽車究竟希望騰勢D9能做到怎麽的市場高度?基於現在市場的表現,大多數會認為,將別克GL8的時代徹底覆寫是這款中國MPV最想幹的事。
但說實話,站在行業轉型和產業發展的角度上看,騰勢D9並非要將細分市場全盤吃下。在中國這個偌大且多樣的汽車市場,這樣的想法無疑也是狹隘的。在我看來,其真正想要達成的目的卻是,騰勢D9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將中國MPV市場的發展方向進行重新梳理,並且為每一個同行者做出榜樣。
「在中國,高端MPV就得有自己的樣子。」這一類MPV並不能簡單和「商務車」劃上等號,同時,也不能簡單地轉譯成「多功能廂型車」。
換句話說,當25款騰勢D9在加強駕乘舒適度和再塑豪華感之際,亦對智能化有了強烈的自我理解,只有你身在這個市場,就一定能理解騰勢D9為何要這麽做。我們從不否認,隨著時間推移,中國車市依舊會被諸多新出現的不確定性所包圍,但不管怎樣,中國車企都有責任在自己的地盤上借勢完成新遊戲規則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