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私企打工仔眼裏,大概率是寶馬5系
公務員等體制內眼裏,大概率是奧迪A6L
學生群體眼裏,大概率是奔馳C(都不用上E級)
包工頭眼裏,大概率是霸道、陸巡、攬勝
微商眼裏,大概率是瑪莎拉蒂
但是,在知乎群體眼裏,以上都是樂色
我買了寶馬5系,你們笑我沒品位暴發戶
我買了奧迪A6,你們笑我沒錢買奔馳寶馬
我買了奔馳s級、勞斯萊斯、賓利,你們笑我開車像司機
有些網友愛用阿Q精神來維護孱弱的自尊
他們覺得,不是我買不起(其實真的買不起,砸鍋賣鐵去貸款的那種不算),主要是我看不上,我要批判它,這樣我的高逼格人設還是可以保持著的
雖然我996搬磚,但我老板收入高呀
雖然我被壓榨,但我打工人打工魂呀
雖然我前途並不開闊,但我知道馬雲馬化騰有錢啊
雖然我買不起房,但我租在市中心等房價跌啊
雖然我掏不出一萬塊,但我覺得奔馳c是工業垃圾、寶馬5是暴發戶啊
真正高不可攀的並不會讓他們咬牙切齒
伸伸手借個梯子加上貸款勉強能摸到邊兒的才讓他們無比憤慨
大概寶馬5和奧迪6,正好處於這個邊界的上限吧
![](https://picx.zhimg.com/50/v2-ea513c3f88882a1ebe13393009479a98_720w.gif?source=2c26e567)
你還別說,如果是10年前,我肯定是覺得開黑色奧迪A6的牌面最大
特別要提名老款的A6
當年奧迪官車形象正濃的時候,社會各界都是以開上黑色奧迪A6為榮
有個說法是,寧願得罪開奔馳的,也不要得罪開奧迪的
![](https://img.jasve.com/2024-3/0ee95e8ce9c5597c1d5797a3ab162b78.webp)
如果這輛A6的車牌再蒙著迷彩布,或者車牌號0000x的
氣場會大到嚇哭隔壁小孩你信不信?
![](https://img.jasve.com/2024-3/948a8f9b84793d16a2411dc4cae68128.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3/46622fed469e14b1b6ade064d3ec9f3a.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3/3facf6e5cbb075484f76c417ea8520b1.webp)
汽車品牌的牌面問題,可能過幾年就會成為歷史
因為現在新能化時代之後,人們大眾對於品牌的認知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普通人買車去到30w價位,永遠都繞不過BBA的入門B級車
但近年來也有例外,很多新買車的會選擇新能源電動車,或者已經開過BBA的也會嘗試電動車
比如蔚來、小鵬很多買家就是原來BBA甚至保時捷的車主,電動車給到他們的效能表現或者智能化體驗,都是以往豪華品牌給不到的
你以為豪華品牌就不想造一台叫好叫座的電動車嗎?
傳統車企大多在現有車型上增加新能源版本,少量像保時捷taycan一樣開創新車型,更多時候能體驗到的是與現有車型駕駛感受的不同
年輕的新能源車企則是貼合著國人的需求去造新車,你會發現很多新鮮技術和套用。
而且,從三電技術和駕駛輔助功能的角度上說,它們也毫無疑問已經落後於新造車勢力了
從這兩個方面看,即便是保時捷Taycan一點也不位元斯拉、蔚來、小鵬強,甚至堆料和智能化也不如它們猛
![](https://img.jasve.com/2024-3/9220739f68c994ce67b0446a1fb77ae1.webp)
不僅僅是Taycan,單論產品本身,奧迪e-tron、捷豹i-Pace這些在歐洲獲獎無數的車型放在特斯拉、蔚來、小鵬面前也沒有特別的競爭力,它們領先於新造車勢力的地方僅僅存在於設計美學、車內人機工學設計、品牌積澱這些需要時間沈澱才能做好的領域,但這些優勢在新生代年輕人看來,有時反而是累贅
就如上面的語音能力,BBA等大廠即便有百年工業技術積累,但也沒辦法在另一個範疇的AI技術方面保持領先,同理也包括電動車的另外一個核心能力-- 電池技術
燃油車哪怕僅僅相差幾萬塊錢,一開上路,就能感覺出三大件的明顯差距,一台十幾萬的車和一台二十幾萬的車分別一開,三大件的差距大的不可思議,而這種差別,放到電車身上就不明顯了
十幾萬的電車和二十幾萬的電車比,鋪裝路面、日常駕駛風格開,區別真的不明顯,換一台車,只需要適應一下剎車就行了
那麽BBA等豪華品牌高端車賴以生存的效能、調教、平順性等等產生溢價的效能指標瞬間歸零
這也是很多原豪華品牌的車主,一旦開過電動車後,就很難回去開燃油車的原因
所以我認為,過幾年後,我們對傳統的汽車品牌認知: 「坐奔馳開寶馬」「奧迪的科技和燈」「凱迪拉克運動」「雷克薩斯可靠性高」 等等之類的論調,將會全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