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康林松:電動化的行程不可動搖,零排放是最終目標

2024-10-26汽車

「僅僅加征關稅並不是正確的做法,歐盟應該坐下來與中國夥伴溝通,討論公平競爭的環境,並確保能夠透過談判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使所有市場參與者都能夠獲得公平的準入條件。」梅賽德斯-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向寰球汽車再一次明確對於「中歐關稅」的態度。

10月21日,梅賽德斯-奔馳對外正式宣布,其在歐洲的第一家采用整合機械-濕法冶金工藝的電池回收工廠正式開業。除去簡單的工廠啟動儀式,在歐盟即將對中國汽車加征關稅的特殊時期,這場關於奔馳活動的更大關註點在於康林松針對關稅的看法以及企業將如何對待中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

康林松在專訪中指出,梅賽德斯-奔馳的目標是明確的:我們正在大力投資電動化,投入資金達數百億歐元,未來幾年將迎來公司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產品攻勢。這不僅在於電動汽車的產品端,更在於汽車產業的整個價值鏈。電池回收工廠的啟用是最新技術的展示,也是奔馳成就更好未來的重要環節。

1

「貿易保護不會創造增長,只會阻礙增長」

奔馳是一家有著130多年國際營運歷史的企業,業務的積極發展有賴於開放的市場。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康林松認為貿易保護主義並不是正確的做法,它只會阻礙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扼殺創新,不會創造雙贏局面。

這並非是奔馳首次對歐盟的「貿易保護」進行明確表態,在今年上半年時,奔馳就提出始終支持基於世貿組織規則的自由貿易,包括所有市場參與者應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則。如今,隨著歐盟與中國在關稅上的問題凸顯,康林松再次明確表明自己的反對態度。

同時,康林松也提及,在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再次「擡頭」的時代,在另一層面上或許能夠更加促進德國企業和中國車企的合作,也能讓不同的中國汽車企業在歐洲落地建廠發展。

從目前的汽車產業發展來看,中國和歐洲汽車制造商分別在智能電動化和汽車生產方面有著各自的優勢,同時在行業大趨勢之下,跨國車企也在逐步加快和中國企業的合作。

對於奔馳來說,其和北汽集團有著20多年的合作夥伴關系,雙方相互交叉持股;近年來也與吉利集團成立了共同發展smart品牌的合資公司。康林松坦言,在任何有機會實作共贏的領域,奔馳都願意去嘗試,奔馳不會從思路上先給自己設限,這正是市場經濟的妙處:無形的市場之手將會給我們答案,哪些商業模式會成功,哪些則行不通。

2

用「中國速度」激勵和鞭策自己前進

當前電動出行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也愈演愈烈,尤其聚焦中國市場,2024年以來的重壓已經相繼壓迫到跨國車企的在華發展。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康林松沒有絲毫的放松。他在采訪中向中國媒體表示,中國汽車正處在極端的市場競爭,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們希望保持品牌定位,采取審慎的態度,從長遠考慮,和經銷商合作夥伴一起帶來符合消費者期望和奔馳標準的產品。

除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外,中國的發展速度也讓很多跨國車企自嘆不如。康林松認為,現在「中國速度」已經體現在方方面面。在過去30到40多年中,中國的經濟騰飛,國家的變化,以及基建的發展等,速度之快讓人驚嘆。甚至讓很多的跨國車企感受到,中國的變化是在朝夕之間。這種所謂的「中國速度」也在不斷提醒奔馳要加速跟上技術發展腳步,這樣才不會落後。

康林松介紹,奔馳未來將靈活地在同一產線生產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化燃油車,最終由全球客戶決定在哪個市場以何種速度實作從燃油車向電動汽車的轉型。落實到中國市場,奔馳一方面投資數百億元用於電動為先的下一代車型,同時還將繼續推出更高科技的燃油車,以保證中國客戶有豐富的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奔馳會忽視自己的目標:最晚到2039年實作乘用車新車產品陣容在整個價值鏈和車輛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凈碳中和。

在加速中國市場發展的過程中,奔馳還將繼續擴大在華研發能力,去招募更多的高新技術人才,與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合作,尤其是在數碼化體驗方面,去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是全球研發網絡的一部份,且越來越多地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從中國到全球,奔馳要用在中國的領先技術和成功案例推動在全球取得更大的成功。

3

奔馳走在電動化的道路上

康林松提出,零排放是奔馳發展的最終目標,奔馳相信作為最有效率的驅動系統,電驅系統最終會像現在的高科技內燃機一樣成為行業標桿。所以,不管是在產品還是研發戰略方面,奔馳都希望在電動化、數碼化體驗的大趨勢中做領軍者。

從這個層面再審視奔馳斥資數千萬歐元建設的電池回收工廠,其采用的機械-濕法冶金工藝的預計回收率將超過96%,鋰、鎳和鈷等稀缺原材料都能以適合的方式回收,以用於制造新動力電池。這樣一來,便能明白該工廠的啟用,是奔馳邁向脫碳的關鍵一步。梅賽德斯-奔馳致力於凈碳中和的未來,不僅在於電動汽車的產品端,更在於汽車產業的整個價值鏈。

因此,電池回收工廠不僅是最新技術的展示,實作了真正的迴圈經濟,也進一步彰顯了梅賽德斯-奔馳的開拓創新實力。更為重要的是,這也再次強調了電動汽車發展是奔馳實作凈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環。

據康林松介紹,奔馳此前已經宣布了下一代電動汽車產品的布局規劃,預計新系列車型采用新一代800伏電氣架構,能量轉化效率達到93%,WLTP工況下續航裏程可達750公裏,百公裏能耗僅為12千瓦時,充電15分鐘即可增加400公裏續航。

電動化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但用康林松的話來說,奔馳已經堅定地走在了這條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