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哪些智能科技是車主真正需要的?

2020-08-31汽車

跟基礎功能不一樣,智能科技方面的剛需有個特點:大家都愛看炫技的東西,真正涉及到駕駛安全的技術,卻往往被群眾忽略了。

根據【2017年襄陽市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報告】中的分析,全年67862各類交通事故中,從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時間段分析,主要集中在18-22時。其中18~21時發生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到全年總人數的22.72%。也就是說,有接近四分之一的遇難者,將生命留在了從傍晚到黑夜這3個小時。 [1]

另據公安部數據統計,在夜間發生的交通事故中,與濫用遠光燈有關的占30%-40%,且呈不斷上升趨勢。 [2]

忘記開大燈、濫用遠光燈,甚至不會用車燈,已經成為交通事故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份。由此可見,讓車燈變得智能,對於提升駕駛安全與駕駛體驗有多麽重要。

這方面我有切實的體會。我的第一台車是8年前買的,標配鹵素蠟燭燈,有效照射距離不足50米。有一次出差去天津,夜裏走國道回家,有一大段路沒路燈,黑漆漆的。當時給我嚇得,開著近光燈不敢跑快,眼睛跟不上車速;開遠光吧,對面的車總拿遠光狂閃「回敬」,關鍵人家燈泡還特亮,短暫致盲都不過分。那段50公裏的路,我感覺像開了500公裏一樣累。

鹵素大燈vs氙氣大燈

後來氙氣大燈、LED大燈崛起,近光照射範圍更廣、投射能力更強了,一些車型配合自適應遠近光,應對我之前遇到的那種「混沌之路」就好輕松多了,駕駛體驗和安全性上了一個層次。我也開過一些帶自適應遠近光的車,要麽很難觸發遠光模式,要麽反復切換遠近光,體驗其實也比較割裂。

來源:作者自制

人們的需求都是層層遞進的,智能化的探索智能化行程中,特別是主動安全這個層面,往往都是廠商一次次「超量滿足」使用者之後,在不斷的試錯中才找到套用前景。那句話怎麽說的,「真正的技術是讓人感受不到技術的存在」,我總結出汽車大燈的5個評價維度,我總結出5個維度,分別是: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和易用性和成本。

  • 安全性:不必多說,越高越好
  • 可靠性:別總是出故障
  • 舒適性:大燈一開,全村起床可不行
  • 易用性:將駕駛者的幹預降到最低
  • 低成本:太貴的方案很難惠及主流消費者
  • 5個維度中,安全性是最最最根本的,可靠性、舒適性、易用性最終都會反映到安全維度上。汽車燈光可以說是最容易被忽視,又對安全影響至關重要的方面之一。

    矩陣大燈設計示意圖

    目前探索的結果是:激光大燈甚至像素大燈尚處於秀肌肉階段激光大燈/像素大燈尚處於秀肌肉階段,成本居高不下;LED技術愈發成熟,在成本、可靠性方面占據主導。在LED基礎上開發的矩陣大燈技術,進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舒適性和易用性,可以說是目前量產車中同時兼顧5個維度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矩陣大燈的歷史

    作為車燈走向智能化的關鍵一步,2014年,矩陣大燈首次出現在奧迪A8上面,當時人們的反應是:「燈廠」誠不我欺!誰能想到,遠光燈居然還能「精確制導」,即時規避同向/對向車和行人。後來奧迪換代車型開始火速裝配矩陣大燈,最新一代A6L也開始采用這項技術。

    矩陣大燈的基礎技術方案由法雷奧提供。奧迪蹚出了探索的路,隨著矩陣大燈技術愈發成熟、成本逐漸攤平,大眾旗下車型承擔起技術普惠的任務——全新邁騰這次就配備了這種矩陣大燈。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大眾的這種做法也側面證明了矩陣大燈這條路線的發展潛力。

    全新邁騰矩陣大燈原理

    全新邁騰上面的矩陣大燈是IQ.LIGHT中的一項重要功能。硬件方面,矩陣大燈首先必須配合視覺技術,這塊兒IQ.LIGHT與支持L2+的IQ.DRIVE共享一顆MFK網絡攝影機,用來透過視覺辨識的方式判斷前方車輛的即時相對位置。

    矩陣大燈效果如何?

    每個矩陣大燈包含兩個透鏡光源模組,其中內側的光源模組提供基礎的遠近光照明,外側的ADB矩陣光源模組由32個獨立的LED發光單元組成。這32個光源還分為2×16上下兩排,上排負責遠光,下排負責近光。

    開啟動態燈光輔助MDFS後,駕駛員就啥也不用管了。行駛中,MFK網絡攝影機、計算單元與大燈之間互相配合,按照不同工況分配任務:

    首先是自適應近光(AFS),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城鎮道路下的低速近光,此時駕駛員需要更寬闊的視野,因此系統會稍稍調近照射距離,內側透鏡模組調整至低角度,提供基礎的近光照明。同時點亮ADB模組中下排16個光源的外側LED燈,增加照射光型寬度,用來防範側面突然出現的行人和物體。

    如果車輛行駛在快速路上,環境光線也不是很差,系統會自動切換到高速路近光模式,實作更遠的照明距離。

    如果車輛低速拐彎,系統會自動觸發彎道照明,根據車速、方向盤轉角等訊號提升對應左/右側的照明亮度。以上三種模式,都是透過矩陣大燈上下排16顆LED光源並配合低角度的基礎近光燈來完成的。

    當車速達到70km/h以上,且環境光線不足時,擱往常很多人就要手動開啟遠光燈了。此時全新邁騰的矩陣式Matrix前大燈會自動觸發,由MFK網絡攝影機采集環境資訊,辨識並標記前方車輛和行人的頭燈和尾燈,即時控制下上排16顆燈珠的開閉,規避這些目標,實作分區塊的照明效果,不僅「指哪打哪」,更能「指哪躲哪」,有效規避前方的車輛和行人。最終,讓駕駛者體驗到「開著遠光燈還不晃人」的效果,甚至可以辨識交通標誌牌。

    這裏有個測試的小影片,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受:

    顧名思義,全新邁騰上面的IQ.LIGHT是一個整體化的燈光概念,矩陣式Matrix前大燈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此外還包括流水式的轉向燈效果(奧迪之前就用過類似的點亮動畫),以及與之呼應的全LED尾燈。

    行走在黑暗中時,人們習慣眼睛往哪兒看,手電筒就往哪兒照。開車也是如此,轉彎時司機必然很想看到目標方向的更多細節。全新邁騰既然有了矩陣大燈技術作為硬件基礎,那麽大燈隨動轉向功能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當方向盤產生轉向訊號時,矩陣大燈可以即時增加對應方向LED燈的亮度。

    一些傳統的機械式轉向頭燈透過采集車速、方向盤轉角等資訊,計算出頭燈照射的偏移角,並透過伺服電機實作最大15°的單向偏轉,顯然這個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延遲,而且就像手電筒那樣,往左偏,右邊就照不到了。透過矩陣光源實作隨動轉向,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機械式轉向頭燈的劣勢,響應速度更快,且由於基礎近光燈的存在,不會犧牲整體視野。

    IQ.LIGHT不止矩陣大燈

    全新邁騰的產品定位宜商宜家,所以能給到儀式感的外飾氛圍燈也少不了,比如從外後視鏡投射到地面上的迎賓燈。另外,全新邁騰車內還有14處氛圍燈帶,並支持30色可調,而且儀表盤主題也會隨著氛圍燈的顏色改變而切換。

    使用者的需求很多時候是極具個性的,比如我以前有個同事,他選車,沒有氛圍燈的絕對不考慮……像矩陣大燈這樣的技術,可能在汽車智能化道路上顯得不怎麽起眼。可正因為這項技術可以在無形間提升使用者體驗,且不需要過多幹預,還能提升夜間駕駛的安全性,這樣的需求一旦被觸及,使用者就很難回去了。

    總結

    城市生活節奏使得人們夜間行車的占比越來越大,但卻少有廠商把心思放在照明安全上面,因為研發有門檻,消費者認知成本也高。全新邁騰的IQ.LIGHT並不是特別新潮、炫技的存在,矩陣大燈雖然聽著有些陌生,但實際上已經發展了6年,易用性、安全性、智能化優勢非常明顯。IQ.LIGHT中的每一項技術,都是得到充分驗證,打磨完美後再適配於全新邁騰,因此還是相當有保障的。

    參考

    1. ^http://www.hubei.gov.cn/xxbs/szbs/xys/201801/t20180115_1243596.shtml
    2. ^https://new.qq.com/omn/20200629/20200629A0N1HQ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