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車的江湖闖蕩了十幾年,見過形形色色因報保險修復而「擴損」的車,那幾乎成了行業裏心照不宣的尋常操作,畢竟維修方多修能多賺,車主有時也能跟著落點好處。
可「縮損」,這稀罕事兒我還真沒碰上幾回,不想,今日就撞上了一台奔馳 EQE。
淘車島的首席淘車顧問胡大大,受島彈客戶所托,淘一台奔馳 EQE,大概預算二十四五萬,具體根據車的情況定價格,正巧我們這有一個賣家的這車在幫賣中。
兩邊一對接,價格差不多,賣家爽快發來車子修復前照片,瞧著那剮蹭程度不算嚴重。
胡大大也不含糊,迅速查了出險、保養記錄,連電池健康度都細細看過,一切平穩。
記錄上就左後門和左後葉子板外觀覆蓋件有鈑金噴漆,總共理賠金額就幾千塊,這小瑕疵,多數買家都不會皺眉。賣家言辭誠懇,直言剮蹭後便報保險送去 4S 店,後續修復詳情卻不是太了解。
汽車修復這行,心裏都有本賬,4S 店的記錄向來只多不少,想著實物頂多跟記錄持平。
當然特殊情況也有,比如沒走保險、私下在小修理廠的「暗賬」沒記錄的。胡大大經常說:「自己不親自檢測過的車,一般不做肯定的評估。」
那些透過影片就可以遠端檢測的確實厲害,胡大大就不敢這樣做。
於是,胡大大滿心篤定,一大早踏上這漫漫長路。倒騰地鐵、高鐵、公交,再換乘打車,一路舟車勞頓,直至下午 4 點多,才抵達賣家所在的偏遠小村。
檢測大幕拉開,怪事接踵而至。左後葉子板外側,確如記錄所言,僅薄薄一層補漆,可葉子板內側,竟藏著嚴重鈑金修復的痕跡,仿若隱匿在暗處的鬼臉,陰森駭人。
因葉子板補漆,C 柱下段為了減少色差,會接駁噴漆尚在情理之中,可往上一瞧,那漆痕竟如蜿蜒長蛇,從 C 柱沿左側上橫邊梁一路直抵 A 柱。
胡大大心裏「咯噔」一下,涼了半截。
雖說沒攤上重大事故名頭,但這葉子板內側慘狀、車頂上邊梁直到A柱噴漆,已然狠狠踩過我們的車況紅線。
賣家見勢不妙,忙不叠降價挽留,胡大大卻擺擺手,神色堅決:「這不是錢的事兒,車況不符,絕不能要。」
返程之路,更是荊棘滿布。小村莊地處偏僻,和北京平谷區離的不太遠,檢查站查的很嚴格,打車軟件形同虛設,根本叫不來車。
賣家也不說送送,胡大大只能徒步前行,一小時後才尋得一個城鄉公交站,一番苦等,終回城市。
彼時,高鐵停運,身心俱疲的他覓得一處安身之所,默默平復心緒,暗自打氣:「不符要求,絕不成交,任它前路坎坷。」簡單果腹後,這場波折的尋車之旅,才算是落下帷幕。
這台奔馳 EQE 的「縮損」謎團,或許藏著車主、保險公司、維修方之間不可言說的默契,為了那看似漂亮的出險、維修記錄,好讓車子在二手市場多幾分體面。
胡大大主動把客戶定金退了回去,安慰自己說是自己不中,沒有把握好,由此造成的時間、精力和路費的浪費,怪不得任何人。
可這背後,卻是買家如履薄冰的艱難處境,二手車的水,太深太渾,不知何處又藏著這般隱秘漩渦,叫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