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俄羅斯本土品牌拉達,
俄羅斯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是長城哈弗。
![](https://img.jasve.com/2024-11/ee8e77605f6be64c3d59df686be9d424.webp)
坦克500甚至成為總統車隊成員。
![](https://img.jasve.com/2024-11/858c30360b1c6cc2afecf2f67606b37f.webp)
俄羅斯市場的長城汽車大部份中低端型號來自長城的圖拉工廠(圖拉位於莫斯科南部約200公裏),是2015年開始建設,2019年投產,現在年產能20萬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有意向開始合作至今,長城為了圖拉工廠已經努力了10年。
![](https://img.jasve.com/2024-11/0da7f3016c9719458254082f53ca0e46.webp)
俄羅斯雖然人口少、GDP低,但也是人口過億的國家,綜合國力差不多在十來名左右。對汽車的需求量比較大。
同時,俄羅斯有自己的「小算盤」,更歡迎中國汽車企業去開工廠,成立合資公司,而非簡單的傾銷。
奇瑞接手了奔馳、大眾留下的工廠,江淮接手了雷諾留下的工廠,在當地開展組裝業務。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企業將會在俄羅斯生根發芽,像長城一樣,成為雙方合作共贏的典範。
站在企業端,基於供應鏈的合作更持久;站在消費者端,中國品牌性價比更高(雖然現在很多黑稿貶低俄羅斯的中國車質素,但中國市場上,國產車正在碾壓般的趕走國外品牌),讓更多普通老百姓買得起車,更受歡迎。
就算俄烏沖突結束了,歐洲車企想要再恢復到戰前的合作也會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