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糖尿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看似只是血糖升高,其实却是全身性疾病的信号灯。许多人觉得,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高枕无忧,但事实并非如此。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一旦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身体的多个器官会相继「失守」,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结局。那么,糖尿病患者到最后,究竟是因为什么离开这个世界的呢?医生无奈地表示,这5个并发症,是罪魁祸首。
糖尿病并发症的「黑名单」
1. 心脑血管疾病:隐形的致命威胁
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非常高。据【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的一项统计数据,约有6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得狭窄脆弱,血流受阻,最后引发致命性事件。
【真实病例】
一位来自湖北的刘先生,55岁,发现糖尿病已经10年了。他平时经常熬夜,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且基本没有运动习惯。几个月前,他因胸闷、心绞痛被家人送至医院,结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医生在手术中发现,他的冠状动脉已经严重狭窄,其中一支血管几乎完全闭塞。尽管进行了手术,但由于病情过于严重,术后恢复并不理想。
【医学分析】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就像「被糖浸泡」过的管道,慢慢失去弹性,血液流动受阻,尤其是在心脏和脑部这样的关键器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报告,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因此,控制血糖的同时,还需要定期监测血脂、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糖尿病肾病:从尿中看见的「危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 。血糖长期升高会损伤肾脏的微小血管,导致肾功能逐渐衰竭,最终发展成尿毒症。 数据显示,约有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伤 ,这也是很多患者需要长期透析的原因。
【真实病例】
上海的一位张阿姨,64岁,确诊糖尿病已经15年。她一直以为单纯吃降糖药就可以控制病情,但从不关注尿检结果。
直到最近出现浮肿、乏力和尿量减少的症状,才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晚期。医生建议她立即开始透析治疗,但因经济压力和身体原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医学分析】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但尿液的变化可以成为重要的「预警信号」。当尿液中出现蛋白时,说明肾小球过滤功能已经受损。如果不及时干预,肾功能会逐渐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3. 糖尿病足:小伤口也能引爆「大危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但它的危害却常被忽视。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使得患者的脚部感觉迟钝,伤口难以愈合,甚至引发严重感染,最终不得不截肢。
【真实病例】
山东的王大叔,58岁,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半年前,他的脚底被一颗小石子磨破了皮,因为不痛不痒,他并未在意。后来伤口逐渐溃烂,散发恶臭,被家人送到医院时,右脚已经出现严重的坏疽。医生不得已为他截去了右腿。术后王大叔情绪低落,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医学分析】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由于神经损伤,患者往往感觉不到疼痛,导致小伤口被忽视;而血管病变则使得伤口供血不足,愈合能力差。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一旦发现溃疡、红肿等迹象,需立即就医。同时,日常要避免穿不合适的鞋袜,保持足部清洁。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模糊到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持续的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视力模糊、眼前黑影,严重者甚至完全失明。 据统计,近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广州的陈女士,45岁,糖尿病史8年。今年她发现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甚至连路边的广告牌都看不清楚。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已经发展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部分脱离。虽然经过激光治疗暂时阻止了病情发展,但视力已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
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此外,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也是防止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命的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激状态下也可能发生。由于胰岛素不足,身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导致血液酸化。这种急性并发症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南京的赵女士,37岁,因工作繁忙忽视了糖尿病的管理。一次感冒后,她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化验结果显示,她的血糖高达25mmol/L,血液中酮体严重升高,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过抢救,她才脱离危险。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管理不善的后果,常因感染、手术等应激状态诱发。患者应警惕高血糖伴随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防治并发症的关键:从日常生活做起
糖尿病并发症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隐匿性和不可逆性,但只要科学管理糖尿病,完全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下是一些关键建议:
1. 控制「三高」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监测并遵医嘱调整用药。
2. 定期体检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眼底检查、尿检和心脑血管检查。
3. 健康饮食 :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多吃高纤维、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4. 坚持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等。
5. 戒烟限酒 :吸烟会加速血管损伤,酒精则会干扰血糖控制。
结语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掉以轻心。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往往是并发症袭来的前奏。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日常管理,守住健康的「防线」,避免并发症的侵袭。
参考文献
1.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年,第37卷。
2.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版。
3.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全球糖尿病报告】,2021年。
4.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指南】。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