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称牙套是「耗材」
一副牙套,花了两万五,却被医院称作「医用耗材」。这话让患者丁先生听了直皱眉头: 耗材,不是一次性物品吗?而且包装上没有任何医疗器械标志,甚至还贴着个药品二维码。
这不仅让丁先生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糊弄」了,也让一场普通的牙齿矫正纠纷, 引发了更多质疑。 医院的说法是否站得住脚,产品的合规性到底如何?事情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
一次牙齿矫正,揭开医院「耗材」说法疑云
丁先生是郑州一名普通上班族,今年年初,他来到当地一家口腔医院做牙齿矫正, 选择的是隐形牙套治疗方案。为了不影响工作和日常交流,他在缴费前特意咨询了能否保证舒适性。
医院工作人员当时拍着胸脯说: 这是最先进的隐形矫正技术,初期不适属于正常现象,两天就能适应。 戴上第一副牙套后,丁先生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他说话变得含糊不清,嘴里总有异物感,甚至连工作中的沟通都受到了影响。医院的解释是「多试试,慢慢适应」。 可他坚持了一周,依然没好转。医院调整了牙套,但情况没有改善。
丁先生提出退款,医院却表示,牙套是定制产品,费用已经转给厂家,无法退还。 但丁先生认为,既然整个疗程需要60副牙套,未生产的部分完全可以退费。
医院最终同意按丁先生的方案处理,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等待退款时,他发现牙套包装上信息模糊,没有医疗器械标志,随后向记者爆料。 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不仅是一起医患纠纷,更可能涉及产品合规性的问题。
「医用耗材」说法惹争议
医院称,丁先生佩戴的隐形牙套是「医用耗材」,因此治疗费用无法全额退还。这个说法听起来合理,但细想却漏洞百出。什么是医用耗材?通常指的是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例如医用手套、注射器等,而牙齿矫正器显然不在这个范畴。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分类,矫治器属于二类医疗器械,必须有明确的产品注册证号,但丁先生的牙套包装上却找不到这些信息。
更让人疑惑的是,包装上还贴了一个药品二维码。记者通过扫码发现,显示的内容与牙套毫无关联。这种模糊且混乱的标识,显然难以让人信服。 医院的解释是「厂家将其归为医用耗材」,但从法律层面看,这种归类显然不符合国家标准。
矫正纠纷背后的商业逻辑
隐形牙套是一种定制化产品,从拍片、建模到生产需要一定周期。 医院以此为由,强调「矫正费用前置支付」,并以「定制」为理由拒绝全额退款。 但问题在于,丁先生全疗程需要60副牙套,而他实际使用的只有一副。未生产部分的费用,是否可以退?医院的态度让人疑惑:一方面承认未生产部分可以协商退款,另一方面却强调「基础医疗服务费」不可退还。
换句话说,无论矫正是否成功,患者都得为这项服务买单。 这种操作并非个例,而是很多医疗机构的「套路」。他们通过占据信息优势,将产品和服务绑定销售,一旦出现问题,患者维权难度极大。
包装信息与监管漏洞
记者调查发现,丁先生的牙套包装上没有医疗器械注册标识,也没有生产批号。按照规定,二类医疗器械必须标明注册证号,且包装信息需清晰完整。 但这款产品不仅信息缺失,还出现了不符合逻辑的药品二维码。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一些灰色操作:部分厂家为节省成本,刻意弱化产品属性,打擦边球规避监管。
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但从目前来看,矫治器的真实属性仍需进一步确认 。如果产品确实存在合规问题,不仅医院要担责,厂家同样难辞其咎。
医院的管理问题
这并非郑州南区口腔医院第一次陷入舆论风波。此前一位患者在该院种植牙时,竟然误吞了手术用的钻头配件, 导致异物卡入胃部,最终通过急诊手术取出。虽然医院拿出知情同意书,强调「术中意外属正常风险」,但这种解释显然难以服众。两个月内接连曝出问题,足见其管理漏洞之大。
一家医疗机构的核心是专业性和安全性,但从这些事件来看,这家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显然有待提升。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容错率几乎为零。一旦发生问题,患者的信任就会被迅速消耗, 而重建信任的成本要高得多。
结语
无论是牙套变「耗材」,还是种植牙事故, 这些事件的共同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管薄弱。 患者在医疗机构面前,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部分机构却利用这种弱势,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有人说,医疗行业的本质是服务,但某些机构却将其变成了「生意」。他们更关心盈利,而非患者的实际需求。 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伤害了患者,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尽快查明真相,也希望患者能在维权路上少一些阻碍。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疑问,就能揭开一场「大问题」。你觉得,这类事件背后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