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糖尿病患者病程达到一定程度,
比
如
5
年或更久
些
,有时会出现尿蛋白阳性的情况,这往往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尿液中 的 蛋白质含量异常增高,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 蛋白尿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糖尿病肾病,其他肾脏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因此,在确诊之前, 也是 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查 才能确定的 。
那么,要想 排除是不是 糖尿病肾病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 以下几种 检查:
第一、尿常规 :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糖分、红细胞等成分的含量。
第二、24小时尿蛋白定量 :通过收集患者24小时的尿液,测定其中蛋白质的总含量。
第三、肾功能检查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第四、肾脏超声 :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及结构,排除其他肾脏病变。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并伴有蛋白尿,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1、 列净类降糖药
这类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具有降低尿蛋白和保护肾脏的作用。它们通过促进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少尿糖排泄,从而减轻肾脏负担。
2、 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 (前提是血压不低)
这两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脏。
它们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肾脏血流灌注,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只需选择其中一种药物即可,避免同时使用导致副作用增加。
当然,除了进行以上的药物治疗,糖友们还需要从生活中入手,比如饮食、运动、血压血糖的监测等等。
![](https://img.jasve.com/2025-1/369482b88e9a37c1256430161ad66511.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