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11日讯
(通讯员 彭彬)近日,在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病房,护士给住院患者王阿姨测得空腹血糖10.8毫摩尔/升。王阿姨很着急:昨天晚餐后血糖还只有7毫摩尔/升,一整晚没有吃东西和喝水,晚上睡觉也很好,怎么早上空腹测量,血糖不降反升了?
在临床上,与王阿姨有着同样情况的患者不在少数:明明什么也没有干,降糖药或胰岛素按时用了,餐后血糖都很好,就是空腹血糖居高不下。
「引起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有很多,在排除了前一天有进食、失眠等情况下,患者有可能发生了‘黎明现象’或‘苏木杰现象’这两种情况。」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黄德斌解释。
「黎明现象」是指夜间血糖控制得很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但在清晨一段时间内(凌晨3时至早餐前)血糖升高。之所以会出现黎明现象,是因为人体内很多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从午夜到早晨分泌量逐渐增加,正常分泌的胰岛素可以拮抗这种状态所导致的血糖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不足,不足以抵抗这些激素升高血糖的作用,导致黎明时血糖逐渐升高。究其原因,「黎明现象」的出现仍然与药物治疗剂量不足有关,多见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
「苏木杰现象」则是指某种原因导致夜间发生了低血糖,机体为了维持血糖稳定,便产生了大量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使血糖升高,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即低血糖以后的高血糖反应。一般低血糖发生在0点~3点左右,导致清晨出现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出现「苏木杰现象」大多见于胰岛素用量过大,或没有按时加餐,或病情控制较好时体力活动增加等情况。
如何鉴别患者是发生了「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现象」?黄德斌表示,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监测患者0点、3点的空腹血糖。如果夜间未曾有低血糖发生,血糖在凌晨后逐渐升高,则为「黎明现象」;如果在黎明前后曾发生过低血糖(≤3.9 毫摩尔/升),或患者出现了心慌、胸闷、多汗、饥饿、烦躁等低血糖症状,同时空腹血糖>8.0 毫摩尔/升则为「苏木杰现象」。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虽然同为高血糖,但由于引起的原因不同,在临床上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黄德斌介绍,对出现「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的用量或者更换种类,使用胰岛素者则可以进行注射部位的轮换;出现「苏木杰现象」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减少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的剂量,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并注意睡前适当加餐,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禁止自行停药、换药。
黄德斌提醒,对待升高的空腹血糖,既不可忽视大意,也不可随意加药。在排除饮食过量或者运动量少,同时降糖药没有增减的情况下,注意监测夜间(0点、3点)的血糖,辨别是否出现了「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现象」,从而指导药物的调整。很多老年人夜间出现低血糖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如果是夜间低血糖后出现的反跳性血糖升高,更加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出现低血糖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