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女人

孙伯民主任:「脑机接口」在抑郁症患者脑中装上「情绪开关」

2024-07-17女人

治疗抑郁症新的可能性

90后小伙吴晓天患有「难治性抑郁症」,他称自己如同在黑暗中爬行了16年,「患病16年,我已经快忘了正常的自己是什么样,中医、气功、电击……你能想到的方法我都试过,我尝试过的相关药物能堆满一个房间。」但所有方法都只管一时之用,直到在大脑中插入了一个「情绪开关」。吴晓天是世界首个在人脑中植入「脑机接口」的抑郁症患者。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是指通过在人脑神经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连接通路,来实现神经系统和外部设备间信息交互与功能整合的技术。

现在生活里的吴晓天,已经基本克服了抑郁症的影响。如果他不说,没人知道他的右胸腔内埋着一个神经调控装置,也叫「脑起搏器」。它连接着两条电极,从胸前的装置延伸到耳后,再从后脑延伸到大脑前侧,穿过大脑前端的神经核团。电流刺激神经,抑郁症状随之消失。

设备植入体内后的模拟图:两条电极穿过大脑前侧的神经核团,连接到神经调控装置(脑起搏器),固定在胸部右侧。与外部设备关联,就能远程调控参数。

只要体内的脑起搏器开着,有电量,他就是有「能量」的。因此,他是一个隔几天就要「充电」的人。虽然设备的待机时间近一周,但如果出门在外,他一定会谨慎带好充电器,丝毫不敢疏忽。充电时,就拿出来对准自己的右胸口。

孙伯民,瑞金医院「脑机接口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研究负责人

近年来,神经科学、脑科学快速进步,人们能依靠先进的定位技术进行手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拓展,逐渐囊括精神疾病。2005年,加拿大报道了全球第一例使用脑起搏器治疗抑郁症的案例,后来欧美各国也陆续展开了临床试验。2020年底,瑞金医院「脑机接口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研究负责人孙伯民开始招募试验对象。他对此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要确保这项技术不是让普通人获得快感的,它只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这些患者必须尝试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但没有效果,也要经过一系列心理、生理测验,还要有精神科医生协助判断,才能入组。吴晓天作为10号患者加入,顺利于2022年1月18日接受手术。参与试验的30个患者中,吴晓天的改善率「属于中上水平」,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而平均改善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孙伯民也坦言,「并不是个个都像吴晓天这样有很大的改变。」很多等待解决的问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李骁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抑郁症的风险收益比尚不明确。长期来看,深脑区的刺激会不会引起未知的副作用,以及抑郁症患者是否有知情同意的决策能力,也有争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岳伟华也曾表示,这是一项重要的革新技术,但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发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也提到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安全风险与伦理挑战。首先,植入式电极需通过手术进行植入,涉及手术安全风险。其次,高精度的脑机接口系统可以读取大量的中枢神经活动信息,在增强或恢复运动、认知等功能的同时,不仅涉及更多的个人隐私,而且也会产生新的神经伦理学问题。最后,当前实际应用的脑机接口技术多专注于功能的恢复、改善或替代,但未来,可能应用于功能的补充与增强方面,可能将功能增强至超越自然的水平,这就涉及增强的限度、安全性与公平性等问题。目前,国际上有多家研究机构开始了DBS治疗抑郁症的尝试,【分子神经病学】2023年刊发的一篇文章提到,「总的来说,最近几年的研究展示了缜密的、趋同的和令人信服的数据,表明此类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是一种有效的、基于证据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国际上仍未形成对最佳刺激靶点的共识,也尚不清楚这种治疗方式能否为大脑带来持久的变化。 「治疗抑郁症是一场长跑。我想站在尽头,扮演一盏灯。也许你试遍各种药物没有起色,也许你足够幸运,半途就被治愈。但对于那些不想再坚持跑下去的人来说,我想为他们提供一点亮光,告诉他们,前面还有希望。」吴晓天说。

(本文所涉及内容均来自公开发表的资料。读者如涉及具体操作或决策,请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对待。对于据此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公众号一概不予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