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可把邻居愁坏了。
她说,孩子学习一直很努力,可最近突然躺平了。
从没打击过孩子,还经常夸奖他,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后来,和邻居聊了聊,发现问题恰恰出现在「夸奖」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奉行「鼓励式教育」。
认为越夸奖孩子,他们就越自信、优秀。
从 罗森塔尔效应 来看,这也有理可循。
但现实是, 并不是所有的称赞,都能温暖孩子的灵魂。
某些看似鼓励的话,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打击。
「只要你想,就一定能做到。」
这句话表面上听起来,好像是父母对孩子能力的信任和肯定。
其实背后隐藏的,是 父母对孩子「理想化」的投射。
电影【垫底辣妹】中,男生玲司本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可上了高中之后,便沉迷游戏,无心学习了。
无奈之下,妈妈把他送到了「课外补习班」。
坪田老师在接待这对母子的时候,是一脸的疑惑。
一边是焦虑不已,紧张兮兮的妈妈,另一边是狂打游戏机,完全摆烂的孩子。
为什么玲司对妈妈的情绪,可以如此的不在乎,甚至有些反感呢?
通过沟通,坪田老师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原来,玲司一家三代都是律师。
爸爸希望玲司能和自己一样,考取名校,将来也成为一名律师。
「这孩子很聪明的,只要他想做,一定能做到的。」
老师听到这句话后,立刻就打断了谈话。
「玲司妈妈,只要做就能做到,这句话是不好的。
假设玲司做了却没做好的话,就是证明自己无能了,孩子会越来越消极了。」
其实,父母对孩子赋予过高的信心和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自恋」情结 。
——我这么优秀,我的孩子肯定也不会差。
龙生龙,凤生凤,这不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吗?
其实我和孩子相处时,也会有美化滤镜,幻想孩子将来能比我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