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体育

饭圈文化对中国乒乓球的影响有多大?怎样的粉丝文化更有利于中国乒乓球的发展?

2024-12-12体育

对于乒乓球来说,推广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传统的做法,比如欧洲和日本,加快职业化的进程,配合多种转播渠道、周边产品的推广和更多乒乓球手和社区的互动,增强观众的现场体验感,慢慢把职业联赛的盘子做大,以此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职业联赛这条产业链当中。

但是,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

投入精力多,收效慢,且回报率太低。

另一种做法,

就是国乒的做法:

我们不要那个不赚钱的乒超联赛了,既然我们坐拥地表最强的乒乓球资源,有着「谁上都是冠军」的自信,那我就跟资本结合,用娱乐圈的方式来炒作,造出足够的声势之后,形成饭圈,总有人傻钱多的愿意买单的。

对于如今的乒乓球饭圈来说,以「代拍」为例,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代拍」通过「票务」获取航班信息,买卖双方根据字母缩写、表情包等「暗语」形成接头。一份包含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马龙、陈梦等运动员身份证号的「ID包」,仅售50元。

除了常见流通的「ID包」,有「票务」报价查询运动员入住酒店、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分别收费60元、70元、75元。有「票务」以100元的价格出售了其所谓的「游泳运动员张雨霏身份证信息」。

这些,

又仅仅是只在饭圈里才有的问题吗?

但是,

体育圈和娱乐圈毕竟不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荣誉。

没有硬荣誉,怎么办?

从积分上,想办法去打压和做签能够威胁到积分的人,通过强制赋零技术的灵活性以及提升商业赛的方法做分;

从赛程上,尽可能地把有威胁的球员都放在一个半区让其他球员帮忙扫雷,消耗主要的队内竞争对手;

从规则上,由于乒乓球本身裁判的视角问题,加上也不引入鹰眼系统,肆无忌惮地加强前一板的能力;

从选拔上,想办法打压跟他可以平替甚至高替的运动员的生态位(左手横拍双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PUA到运动员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黯然回省队;

从舆论上,不停地买热搜,完了再开盒竞争对手造成其「好像输球不行,赢球也没那么行」的心理困扰;

从赛场上,尤其是与国家队荣誉相关的,变成一人的粉丝秀场;

从资本上,不惜弄虚作假、掩盖事实、指鹿为马、抹黑对手,以达到创收的目的。

从现象上来看,

商业体育或者赛事本身就是一个造神的过程——无论是哪项运动,甚至是足球,都需要通过一个偶像来推广运动。

极端情况,搞出类宗教的偶像崇拜文化。

要说治理,

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饭圈文化的源头,到底是谁在操纵舆论,倡导乒乓球饭圈运动;

第二点,

引导正确的商业体育观,让有成绩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曝光以及更好的待遇。

最终,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我们需要的是资本意义上的形象代言人作为台前的傀儡,帮助操盘手达成目的,来让更多人注意到乒乓球;

还是体育竞技意义上的运动员作为体育精神的偶像传播正向价值观,来让更多人正视优质体育运动员的魅力,

最终推广乒乓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