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界一般将此定式称为:" 时代的眼泪 」(刻のなみだ)或 「鲁珀特之泪」 (Prince Rupert's Drop)。
下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这个定式起源、发展、没落的过程,以及名字的由来↓
这个定式之所以被称为 「时代的眼泪」 ,是因为这个日本定式见证了 「围棋贴目制」 的发展,以及还体现了 「新布局」思潮的精神 。
但后来随着围棋技术的升级换代,因此这个定式也被尘封进了历史书中,成为了今日大家口中的 「刻のなみだ」 (时代的眼泪)…
话说在不贴目的「 古代 」,日本因为重视「目数」。所以面对小目时,一般都是低挂。
而后来棋坛因为受到吴清源、木谷实等人发起 「新布局」思潮 的影响,开始逐渐重视外势。
因此 小目高挂 逐渐多了起来,而这个定式 正是那个蛮荒年代的产物 。
这个定式诞生后,其主要活跃在 「不贴目制末期「 ,以及贴少量目数的 「贴目制早期」 。
它还成为了 当年 吴清源、坂田荣男、高川格等几位「近现代棋坛王者」的 常用定式 。
但随着贴目数额逐渐变高,以及 大家对」子效「的理解开始上升 。
因此「托退定式」逐渐成了主流定式,新的 「托退定式」 与旧的 「时代的眼泪」 相比。
对于小目那一方来说:等于 从被对方托退,变成了托退对方。
于是随着 托退的攻守逆转 ,小目那一方的实空,肉眼可见地变多了。
就这样,有了替代品的这个定式,变成了用来追忆日本新闻棋战早期故事的 「时代的眼泪」 …
而另一个名字 「鲁珀特之泪」 (Prince Rupert's Drop)的来历,则是因为这个定式和「鲁珀特之泪」一样。
都是有着 坚硬无比的「头」↑
但却还有一个 一碰就碎的「尾」↓
因此挂角方 只需注意保护尾巴,在对方靠近时及时护住弱点即可 。
这样就能轻松地从这个定式中获利哦。
虽然棋迷们习惯在白2跳补棋,但其实 白2改为在A位补,那样会借用更少+效果更棒哦!
还有如果白棋把上面的拆三, 改为下面的拆二会更好哦 (那样以后就不用担心尾巴的缺陷啦)。